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云红 《学术探索》2012,(8):130-133
从现代学科分类情况来看,"文学人类学"主要被放置在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三个学科里,成为三个学科的亚分支,这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目前的现实状况及地位。本文无意争辩学科从属的问题,而是从知识话语学角度探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对"文学人类学"可能造成的遮蔽性。  相似文献   

2.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已有150年的历史。人类学从清末开始传入中国,至今也近百年。纵观国际人类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人类学的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近代人类学、走向田野的人类学、当代人类学(6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类学研...  相似文献   

3.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4.
论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兼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类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人类学萌芽于十六世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在十九世纪中叶,而为这门学科形成提供思想和物质基础的,主要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革命。二十世纪初,人类学正式划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分支,以后,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发生很大变化。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作者从分科特色、理论特色、方法论特色、研究目的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冯跃 《兰州学刊》2006,(4):168-169,126
本文从学科方法论角度,对整体论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三个角度的线索分析和描述,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理清人们对整体论意义理解上的模糊思路和误解,从而推进人类学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具在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人类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包括:主体人类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主体─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人类学方法论建构以及主体─人的生存价值前提等系统内容。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刘达成影视人类学———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拍摄“中国民族志电影”起,不仅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为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理论体系,作出为其它分支学科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变迁过程,分析比较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或各国家文化的异同,弄清同各种异文化相处之道的学科。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类型,侧重其组织、结构、制度、功能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可看作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广义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民族学则分三个层次,一可等同于人类学,二可等同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三可作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的一个小的分支学科。最后作者对中国民族学的现状和发展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9.
文艺人类学是人类学与文艺学交叉形成的学科.人类学可以给文艺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范式、范畴、方法和观点上的启示,而文艺(特别是史前艺术)则以不可替代的内容构成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二者的双向互动机制构成文艺人类学学科的重要维度,即: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符号维度、功能维度、结构维度、思维维度等.  相似文献   

10.
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影视人类学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影视人类学简述刘达成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影视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技巧,对人类学研...  相似文献   

11.
陈相超 《理论界》2012,(12):154-156
人类学运用特有的"他者的眼光",使其研究区别于其他学科。这种方法应用到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上,催生了经济人类学这一学科。在西方经典人类学家中,对交换行为的研究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有马凌诺斯基、莫斯和列维-斯特劳斯,他们的研究在整体上代表了西方人类学学科经典时期对交换研究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2.
陈新 《学术研究》2006,(10):87-92
在20世纪西方史学诸种思潮中,年鉴学派史学与历史人类学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两种。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年鉴学派以学科综合为旗帜,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历史客体建构论、问题史学,以及时限的辩证法与总体史思想。历史人类学则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产物。它继承了年鉴学派进行学科综合的理想,试图以“历史人类学”之名整合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历史人类学以集体/整体作为自身研究的终极对象,广泛采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分析策略,为当代史学再次树立了学科综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概念史研究对历史过程及学科史分析所带来的新视角,使其成为学科史研究的新兴方向.人类学学科史的研究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学术史陈述,较少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概念、视角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讨论.应用概念史的分析方法,重新梳理以1949年以前西南中国人类学研究概念、视角的建构与转变,可以看出,从社会到群体的转化过程中,对作为具像的群体和作为研究概念的群体的差异性认识,决定了早期西南中国人类学对研究对象的处理及其研究逻辑的建构.对研究概念、视角本身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为当下西南人类学研究之新分析概念的建构提供历史经验和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何明  吴晓 《文史哲》2007,(3):29-34
从实践出发,就是把社会生活的实际运行过程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并使之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始终。艺术人类学把从实践出发作为学科的学术价值取向,既承续了其母体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又确定了与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相区别的学科边界,从而赋予艺术人类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新兴子学科或独立性的交叉学科的建构具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而开启出生活世界的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新视域,在艺术和审美研究领域拓展出以田野民族志为基本方法和以人们在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接受行为为焦点、以由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所构成并对人及其行为具有形塑作用的场域为坐标、以由社会制度或社会规定性逐渐内化到人的身体之中而形成的并具有不断吸纳特定场域中新的社会规定性以调整与重构自身和实践对象的惯习研究为指归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自身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的划分。大体可分为两类;在苏联和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人类学的分科主要是包括古人类学,人种学和人体形态学的研究,一般称为体质人类学也叫狭义人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民族学、考古学有较明显的界限。在英美法等国家,则除了人类体质演进的研究外,还包括人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研究,把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也列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故一般称之为社会人类学也叫义广的人类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关的边缘学科。 我国解放前采用的是广义人类学,解放后基本采用狭义的人类学,主要是古人类学的研究,其它的分支学科都还没有很好开展。各大学原有的人类学系或人类学课程,也均先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在我国文艺学园地中,开始崛起一片枝叶青翠的幼林——文艺新学科。它们形态各异,参次不齐,但都洋溢着盎然的生机。有的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符号学,在引进消化国外相关学科基础上,已开始构建多样化的理论体系,并向众多的分支学科延伸;有的如艺术人类学等,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专题,力图超越西方艺术人类学过分拘泥于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框架的弊端,建立独立的学科本体;有的如艺术象征论、艺术  相似文献   

17.
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虽因其研究对象的共域而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叉互渗研究实践,但却长期滞留于材料移植和理论移植阶段,未能促成艺术人类学学科范式的形成。其主要根源在于两个学科各持一端:一者固守实证主义立场,把艺术视为与生计、交换、政治体制等几乎无差别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与解读;另一者坚持对从社会文化中孤立出来的艺术及其活动进行思辨的方法,把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的艺术悬置起来不予问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既解构了理性主义的思辨模式又颠覆了实证主义的绝对真理性,把人及其主体性移置到学术研究的中心,引发了学术范式的转换和知识资源的重组,推动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积极互动和深度融合,促成具有学科意义和知识创新能力的艺术人类学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文学人类学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在其范式转换和理论推进的过程中,审美性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学对人类生存经验的研究经历了从普遍性经验、地方性经验到个体性经验的演历,审美经验在经验研究的范式转换中逐渐凸现出来,进入了文学人类学的理论视野。后理论时代,在文学理论重建文学焦点的学科诉求中,经由审美经验的引领文学人类学将会返回文学家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文章认为,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的现象的契机,尤其是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曾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和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人类学是通过对诸社会比较来阐述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因而对社会人类学来说,比较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个世纪了,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得以成熟,并作为不可动摇的独立学科确立起来,仅有40多年的历史。1940年出版的《非洲政治组织》和1950年出版的《非洲亲属组织》是当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人类学已经有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研究方法。自社会人类学的比较方法确立以来,很多社会人类学学者对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广泛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时至今日对社会人类学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的选择上仍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看法。为此,本文拟从人类学最常用而且最易混淆的三个概念——文化、社会、民族出发,探讨最适合于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