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 ,同一概念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符号表达、展示。这些不同符号的形成、固定并非偶然 ,皆有根可寻 ,正是它们的根源造成了其特性、应用范围的差异。这些符号的形成及应用的思维方式为标志设计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将文学作品当做符号体系来研究,探讨文学符号的本质,对文学符号进行分类,是近年来符号学研究的新尝试。本文在阐明文学符号基本要素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将文学符号分为三类,即语言层面上的陈述符号、行动层面上的形象符号和叙述层面上的叙事符号。这种功能性分类展示了文学符号如何凭借其复杂的编码手段来有效构建文学文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的传播是依赖符号实现的,因而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自然语言符号及人工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各有其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符号产品的生产机制问题,即在文化的发展中,符号的出现需要怎样的条件性,符号产品的丰富性、差异性背后有怎样的统一性。认为人对文化的自由创造只是一种幻觉;符号的生产是符号场的自我生产;符号场是诸符号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具有有机性、结构性、生长性;其以符号资源、符号资源在生产中的关系、符号资源的作用方式构成自己的生产方式;其联结着宏观与微观2个层面,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符号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学是意指研究公认的有力武器.符号学的语言教学研究,成为新的观照.语言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掌握.语言符号包括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前者是语言的本体,后者是其书面记录.不同符号的教学,通向不同符号系统的建立.中国学生哑巴外语的符号学怪圈,是以文字符号的学习建立语音符号的系统.语言学习首先是口头语言的学习.口头语言的学习即语音符号的学习,其任务在于建立正确而牢固的语音能指,及与其所指的约定关系.必须将课本之书面符号转化为语音符号,在口授中才得完成.  相似文献   

6.
符号作为一种象征物、一种载体,代表着文化的外在表征,也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等内在理念。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其特有的符号或符号系统所阐释的。地区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认真分析地区生态文化符号的价值及其构成要素,建构其独特的生态符号和符号系统,从而实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旦勿”字及“旦勿”声字在楚文字中用作地名、人名和阴阳之“阝旦勿”等的使用情况 ,描写了“旦勿”字在楚文字中的分化过程 ,分析了其分化字在记录语义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我们应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文章首先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然后研究其造型形态,最后探讨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最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卡西尔认为,人是能发明并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符号化能力使人创造了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卡西尔对各种文化形式作了深入探讨,其中,对宗教(神话)、科学、艺术三种文化形式的根本特征及其内在关系的剖析,给予我们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对清代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安澜园历史原貌考证的基础上,追溯了该园的历史沿革及其更迭的社会背景,探析了全盛时期园中的景观布局与构成园中景观的诸要素。并从西方符号学理论模式的视角入手,通过符号语义中象征和类比手法对园中假山、水体空间、花木造景及建筑布局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分别进行论述。基于景观特征与空间形态考证,进行深入解析和探究,力求使该园重新获得人们对它应有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以她的宗教情节及独特的南方视角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精心设计了一条经过宗教着色的旅行路线。她在宗教文本和叙事文本间构建了人的物欲与精神间一座通桥,其中蕴涵了一个拯救灵魂的寓言故事,表达其对信仰沦丧和普遍价值危机的一种强烈深沉的痛苦与思索;并以其宗教情结在叙事中表现出某种艺术技巧上回归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维山水诗的符号美学与心理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理美学及符号美学的观点,可以看到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以画入诗、声色并出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动静互衬、平缓悠长的节律,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王维的山水诗还具有丰富的意蕴,表现了其个人的情感、观念乃至其个性、经历与人格,暗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潜藏着其独特的生命之流。意义融化在形式之中,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网上“情绪符号”(smilies)的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机界面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成为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网上情绪符号是网民交流情绪感情的从属性符号 ,构成了网上地方的重要标志 ,它的产生、类型、感知、传播及表现内容趣味均有其特定的文化地理背景。情绪符号的研究对未来电子商务等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平面广告图形图像符号语义表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平面广告图形图像符号语义的功能性、技术性、艺术性得到设计师的高度重视,符号语义表达呈现复杂而系统的特性。创作、符号、审美三个环节共生共容,符号语义既呈现其独立性,又遵循设计语境和受众阅读能力及思维惯式,文章对图形图像符号语义的联想表述、象征表述、衬托表述和隐寓表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论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构成和组合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符号学原理,认为电视叙事的符号系统别由语言符号(声音)和非语言符号(画面)构成。语言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听觉系统,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展开,具有历时性,并由此决定了其功能,非语言系统基本上是一个视觉系统,具有共时性,并由此决定了功能和类别是,电视叙事符号的组合受到某种法则制约,其组合法则有横组合和纵聚合,横组合通常是线性的,平面的运动,必须依照严格的次序,纵聚合是“联想式”的,垂直的运动,选择的选择现表面相似性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文"是一种符号形式,体现了人的符号活动功能,展示了人的创造本性.其涵义极为丰富,是采色交错,是杂多的统一,是纹理、花纹,是文章、文辞、文字、文词、文采,是鼓乐,是表现形式、是法令条文,是社会与自然界的现象,是人文、天文、地文、水文,是美,是善,是文德;同时,"文"不是现成的,是"与天地共生",发生构成于终极的构成境域"道",其自身的缘发构成态表征为"自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符号性存在,动画形象动作的绘制品格使其具备了书写符号本质的条件,而动画形象动作的表演特性则造就了其身势符号的本质。据此,创作者可通过动画形象运动语言的书写过程来创作其连贯动作,并以关键动作的动画创作封存动画运动的意义,从反方向构建其符号意义;同时,创作者还要将动画形象的动作作为一种有形的符号而赋予其程式和文化,把自然动作转写成动画化的形象运动语言。从动画形象动作书写符号和身势符号的双重符号思维出发,巧妙地运用符号的力量进行动画形象的动作创作,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及文字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举并研究了良渚文化的主要刻划符号及文字,认为良精文化已发现的主要是图形符号,其句成行排列的符号是文字。分析了学术界将夏话文化的一些图形符号从作文字,用解读甲骨文的方法释读的倾向,而良治文字符号应是与甲骨文无关的古越人的土著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符号系统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也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语言单位,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词汇文化意义的共性及其相异性,着重探讨了词义的文化及民族特性,并强调词义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记号、符号及其效力--从哲学与符号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说明了符号、记号与信号的不同特点,揭示了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显示出来的符号化方面,分析了符号的象征性、可感性、内在力量和可接受性,阐述了人的符号化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指出了符号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得出了语言符号是人的存在之根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