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因共同的利益关系,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问题凸现期,各地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从2004年重庆万州事件、2005年安徽池州事件、到2006年浙江瑞安事件、2007年四川大竹事件,2008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不绝于耳,作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范本,感城事件的特点在于主体是农民、是基层政府,原因在于最基本的社会治安问题。感城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想该怎样去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的相关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是近一段时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偶然的因素引发,蔓延速度很快,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事件的原因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往往是为了发泄对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的不满。也正是这些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原本就难于处理的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因此,防范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事件对于防止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蔡锦明 《管理科学文摘》2010,(36):246-246,256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并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传播,谣言在众多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的特点、产生基础、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寻找到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新形势下各级党政组织的经常性工作。目前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外在形式上的集中表现。近年来,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预防和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旧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新的利益矛盾也不断产生,致使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及其高发原因,有益于决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体性事件,从原因入手来预防、处理、减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是对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一种反应。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是解决的根本之道。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上升趋势,本文试时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不能仅用传统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全新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置群体性事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群体性事件的五种类型来看,其主体为人民群众。审视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机制转型中的利益矛盾;行政执法不力导致的官民矛盾;社会不满情绪积聚的矛盾。广大领导干部为此要针对具体矛盾,用亲民、爱民、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理念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建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在全国各个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个人或团体性利益而升级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所以正确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当一次群体性事件能妥善处理之后,才能避免矛盾的激化,事态的升级。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之政府答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敏 《决策》2009,(1):26-27
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官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脱敏”态度。一些地方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正视群体性事件,把它们还原为公共话题,允许天下人评说。  相似文献   

13.
曹任何  王君 《决策》2009,(4):62-63
说服力是群体性事件能否有效处理、平息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领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说服群众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基层领导者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的构建在当今中国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暂行规定》)指出了要对引发群体性事件以及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的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急需在理论上尽快推出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5.
龚向东 《决策探索》2009,(22):67-67
执行中群体性事件具有利益指向性明确、社会关联性广泛、矛盾潜伏性强等特点,对司法权威、社会稳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消除,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是部分群众与行政当局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为一种典型的集群行为。介绍了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模型,通过相对剥夺、群体认同和集体效能来解释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阐述了相对剥夺中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群体认同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和集体效能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最后指出社会抗争模型需要对模型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并将其他重要因素如群际情绪、政治信任等因素包含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并且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合理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是关键。本文将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对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群体性事件已不再为大家所讳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群体性事件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增加。多数群体性事件是由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程移民等补偿纠纷引发,还有一些群体性事件局限于某一行业或职业群体,同样与劳动关系变更或某种物质利益纠纷有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由于与公众接触最为直接与频繁,地方政府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其防治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地方政府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其产生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府管理等多方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利益关系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