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财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政与社会保障紧密相联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权力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保障国家行使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它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发挥作用,并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属于分配范畴,也在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中…  相似文献   

2.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利益的再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生产、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建立、完善或改革社会保障的研究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它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有了这种制度就能够使劳动者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建设。社会保障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本文从全社会角度就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政府为由于年老、生病、伤残、死亡、失业等造成收入减少或完全丧失收入的家庭提供收入,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它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让难以获得生活资料的公民得到物质帮助的制度,是使社会成员有安全感的稳定机制,也是确立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调节机制。今天,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是既包括社会保险又包括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在内的各项保障制度和措施的总称。按保障资金筹集方式、保障目标分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资金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等。这部分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体现国家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应尽的救助责任,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第二部分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项目,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住房保…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人道主义是一种突出人的尊严和内在目的性的价值观,它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变迁;人道主义价值借助公平原则、需求原则作用于社会保障权,需求原则具有相对于公平原则的优先性;在社会保障领域,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但国家权力仍然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人道主义价值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弄清社会保障的涵义、功能与原则,对于深化社会保障研究很有意义。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 什么是社会保障,迄今为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1)社会保险说,认为社会保障就是社会保险,即国家通过立法,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社会成员的保障措施。(2)社会福利说。认为社会保障就是社会福利,即由国家出资兴办的各种福利事业和发放福利补贴。(3)社会安全说。认为社会保障就是保障社会的安全,即所有能够保障社会安全的制度、项目和措施都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4)社会再分配说。认为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界定社会保障的概念是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由于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至今还没有国际公认的、世界统一的社会保障界定。在中国,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对社会保障给予不同的界定。陈良瑾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侯文若的定义是“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机会平等、公平竞争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地看,社会公平分为保证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起点平等的机会均等、保证过程公平的公平竞争以及结果的公平分配。相应地,保证这些公平实现的制度体系也分为以宪法为中心的基础性政治经济制度,它提供经济和政治权利安排的公平,即机会均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它提供公平竞争;以再分配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它提供结果分配的公正。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共同富裕、全面富裕的社会,即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真正统一的社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通常指的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在基本经济生活发生困难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一整套制度。一般而言,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几部分组成。社会保障的内容、形式与水平,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显示着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城市与农村的分野十分清晰,基本上是两大“板块”。建国以来,为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我国农村陆续形成了一些社会保…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括享有社会保障在内的公民权利必须要由公民的义务来对应和平衡,但这主要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总体水平(而非个体水平)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胡鞍钢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产品,具有全国性、统一性、强制性特征,起着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提供社会安全的公共职能。国外许多国家都纷纷把分权式养老保险改革成国家级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国家统筹和国家标准。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也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规定、统一标准、统一征收和统一管理,把这作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概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现代大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实践证明,它对保障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等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的所有现代化国家,也因此都把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对社会保障概念的重新审视社会保障的产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上半叶全美社会福利运动领袖亚伯拉罕·艾普斯顿把“社会保障”一词引介到美国和全世界面前之前1,被广泛运用的是“经济保障”一词。“社会保障”一词最初是在1935年8月美国立法——《社会保障法》中使用的。国际…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应运而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也在发展。当今世界,不管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相继加强了社会保障研究。社会保障研究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新课题,是个亟需加紧研究的新领域。所谓的社会保障,就是国家为维持社会再生产,依据法律规定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丧失劳动机会,或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物质帮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的措施与制度的总称。它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其实质是国家有目的地使用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国民收入,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使社会能协调有序、稳定均衡地发展我国社会保障的思想和措施古已有之,很早以前古人就已提出了“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鳏寡孤残疾独者皆有所养。”这是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但是真正作为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低层次的措施和基本手段,是一项针对贫困现象而设计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上拉起了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 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是克服贫困。贫困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因个人生理原因或能力问题造成的贫困;因地理条件差,交通、信息落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规范,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而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需求趋势,则是国家制订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吉林省社会保障现状、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状况,对未来社会保障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力争从全新的视角,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制订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尽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和方式不同,但都把社会保险作为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它还是一种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维护正常秩序、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也是经济生活的“稳定器”乃至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器”;同时它作为一种分配制度,更是社会不同群体收人分配的“调节器”,有助于实现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因为市场自发地向着效率、而不是向公平倾斜,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法和法律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学范畴。法是社会公众意志认同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行为准则,它本质上是一种隐含于法律又超然于法律的公民意志;法律则是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集团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它本质上是体征化、条文化了的权力意志。法的精神是社会正义,是人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3):189-196
在西方公民身份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古希腊和罗马是公民身份的开端阶段,通过政治改革,平民在城邦中可以与贵族分享政治权力;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社会,公民身份总体上处于衰落,但中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城市市民身份为现代公民身份的复兴打下了基础;在现代立宪国家,公民身份通过宪法在国家中确立了它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身份得到了普及,其内容也得到了充实。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发展体现了公民所具有的政治权利、自由、平等、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以及民事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内涵。在我国,公民概念应当以政治权利内涵为中心,重视社会权利的内涵:政治权利需要在宪法法律的规范下通过温和的、循序渐进的、商谈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权利应当通过法律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特别注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