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  梁小康 《船山学刊》2005,(2):99-102
庄子的逍遥理论是其所谋求的人生痛苦解脱之道。庄子在其所全心信奉的儒家理想破灭之后,陷入了困境而又无力摆脱;为求得解脱,他在痛苦中思考、探索,最终接受了老子的大道学说,建立了以游心大道为特征的逍遥理论,从而由救世走向逍遥,完成了思想上的痛苦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风 《兰州学刊》2008,(6):21-22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家思想以其道救天下,而救治的关键在于塑造人问世的理想人格。老子展现的理想人格是具有大和、大知和大仁之“玄德”的圣人;而庄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乃是逍遥无待、德合天地、道济天下的应帝王。  相似文献   

3.
作为道家的代表,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建构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礼乐教化和儒家学说的独特的美育观。庄子美育观首先通过礼乐批判体现出来,并集中地表现在以“道”为原则的理想人格和以“虚静”为核心的人生修养论方面,对理想人格的艺术创造性也有深刻揭示。这种美育观与庄子追求精神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整体思想完全一致,与儒家美育观既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王媛 《阴山学刊》2006,19(4):73-77
《庄子》中的“逍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物而物于物是逍遥之最低层次,物物而不物于物乃可做到相对的逍遥,而无待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庄子主张丧我、解悬、无用等养生之道,就是为了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庄子热忱地爱慕着“逍遥”,以逍遥之笔去道说“逍遥”,从而使《庄子》具有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5.
卢美华  时光 《东岳论丛》2012,33(12):60-63
“以道观之”,体现了《庄子》最基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一方面,庄子承继老子,也将“道”作为其理性思维的根基;另一方面,庄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切体悟皆溶入了道的意蕴.“以道观之”的思维模式,既构筑了中国哲学最早、最完备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体系,又展现了庄子丰富而深邃的自然观、气韵清高的人生哲学和返朴归真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太史公在《史记》中之所以将老、庄、申、韩四子合传的深层原因即在于道家与法家在哲学思想上“皆原于道德之意”。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周季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股流向:一股流向以庄子为代表,偏重于继承发展老子的形上之道,注重在精神世界中追求价值理想;另一股流向以稷下黄老为代表,偏重于继承发展老子的形下之道,积极用世,注重现实的政治和人生。庄子与申不害、韩非虽然“皆原于道德之意”,但在思想的渊源和继承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是直接源于老子,而申、韩则是承源于黄老道家。而申、韩就是通过“本于黄老”,亦即远绍老子,近承战国黄老之学,而形成其法家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论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庄子》内七篇中 ,《逍遥游》是极为重要的一篇。但前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玄学“各适其性”之思想解释 ;二是用佛、老的“空无”思想理解 ;其三是用儒家思想解释 ,认为体现了“自在快适”的人生境界。这些解释表现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的理解以及与庄子本意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 ,一是由庄子独特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和在庄子思想中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造成的 ;二是因为解释主体所处时代及主体因素的不同 ,导致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理解的差异。所以 ,比较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理解 ,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思想的发展及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王玉彬 《中州学刊》2023,(1):112-117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一体之“道”的内涵;同时,慎到还主张通过“去己”来达成一种无是无非、无知无识的理想存在方式。与慎到的“横摄之齐物”相比,以“道通为一”为要旨的《齐物论》呈现的是一种“纵贯之齐物”:在庄子那里,“道”并非慎到那样的消解差异、统一多元的同一性本质或本体,而是可以让差异、多元之万物得以均等共在并成就其自身的“大通”之境;所谓“丧我”,亦不在于泯灭主体之智慧与灵性,而归向“适己”“游心”之逍遥。  相似文献   

9.
庄子思想的特征可由一个字来表达——“游”。虽然先秦诸子在当时盛行游说之风时谈论“游”必不可免,但谈论得最多的乃是庄子。当时庄子是“游”说之最。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庄子将“游”与“逍遥”联结起来,而“逍遥游”则是货真价实的庄子专利,在先秦诸子典籍中(不包括文学作品)“逍遥”除庄子使用了六次以外,谁也没有使用过。“逍遥游”不仅成为庄子的独创,而且加深了庄子之“游”的内涵蕴意,强化了庄子思想的逍遥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和《齐物论》暗藏着庄子自我设计的思想困局。庄子的"逍遥"是排他的,而其"齐物论"则主张齐物我、齐物论、齐生死、乃至齐存亡、齐是非等等。这让同为《庄子》核心思想的"逍遥"和"齐物"陷入一种悖论般的两难:既然《齐物论》可以齐物我、齐物论、齐生死、齐是非,为什么《逍遥游》不可以齐大知小知、齐大年小年乃至齐逍遥与不逍遥?排他的"逍遥"与包容的"齐物"让庄子陷入一种无法自破的价值悖论。但是,正是"逍遥"与"齐物"所形成的悖论揭示庄子世界观的复杂性和哲学属性,庄子在论述其思想时呈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人道主义理想,其对存在的怀疑、对绝对价值的怀疑、对救世之道的独特态度成为先秦思想演变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衡的《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被看作是从“京都大赋之极轨”向“抒情小赋之杰思”转变的一个重要坐标。《归田赋》对研究张衡的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在这篇赋中,张衡思想中的庄骚合流倾向逐渐清晰,并表现为对“逍遥”之境的追求。“逍遥”的审美观念出自庄子,但在张衡身上成为一种个人化的追求。《归田赋》可以看作张衡对“逍遥”理想理解和追求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哲学,一向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做人。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子哲学,虽以天道自然为宗,但深究起来,本意仍在于人生,即欲求得一个理想的人格。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极为深奥幽深的境界,他称之为圣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亦是圣人,不过,儒道两家对圣人的阐释却相去甚远。儒家彪炳的圣人是“人伦之至”(孟子语),荀子解说为“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把圣人视为人类伦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老子所追求的圣人品格是“尊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庄子解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庄子·渔父篇》)。可见,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是自然无为的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所以老子认为,天之道,即人之道,即圣人之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引文只注章次)。人是天道自然的产物,应当服从于道,故道的本性怎样,人的本性亦该怎样。可是,普通人为私欲所蒙蔽,失去了道的本性,唯有圣人尊天道以明人事。他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故“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故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天之道,……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以“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对应的用心,就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不容怀疑的最高标准,即“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如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圣人的基本品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本文的一个解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个怀疑《老子》开篇有句:“道可道非常道。”现代通常的解法是“可说的道不是恒常之大道。”这类解说是非常可疑的,而且这一曲解严重削弱了老子思想中的本体论深度,强迫老子局限于知识论的神秘主义。这种知识论神秘主义主张现在已成为老生常谈——因为“更高的”境界既然神秘就很难有什么有意义的推进——往往利用庄子与西来的思想(佛教思想以及  相似文献   

14.
《庄子》之道分为三个层面:本根、境界与在宥。本根之道惛然若亡却又玄功潜被,自足、自本、自根而无为自然;境界之道是一种生命境界的超拔逍遥,以貌似的无情凸显冷眼大爱与精神不死;在宥之道则是欲以不攖人心的缮性无为实现其"捄世"之意。《庄子》并非对政治纯然冷漠,只是现实环境的限制,使《庄子》将在宥之道以"寓言"式表达,而将笔墨重点放在人的精神世界,重精神桎梏的化解,寄逍遥之望于精神境界的超拔,为黑暗时代的自由追求开启了心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逍遥遊》的主旨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逍遥遊》是对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的体认,“《庄子》一书所要阐明的乃是道家之道,而《逍遥遊》正是《庄子》一书宗旨的集中体现”①;第二,《逍遥遊》描绘的是庄子向往的人生境界,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②,是“至人乘天地、御六气以游无穷”③;第三,《逍遥遊》的主旨不是在讨论精神自由,而是在赞美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是在讲无为以处世”④。我认为,要弄清《逍遥遊…  相似文献   

16.
“逍遥”是庄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历来哲人对之亦有着不同的诠解。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的大儒王夫之,通过对《庄子》的注解重释了“逍遥”,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逍遥义”。一方面,时代的乱世际遇促使船山激活并深化了庄学“慎”的品质,并将之引入对逍遥的理解之中,从而提出了“慎即逍遥”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儒者的价值立场之下,船山试图将“求仁之心”、“寓庸”的现实关切灌注到《庄子》的字里行间,使庄子哲学可以“因以通君子之道”,最终提出了“寓庸以逍遥”的论题。王夫之深奥而精微的“逍遥义”,既是明清之际的哲人对庄子的回响和呼应,又是对逍遥义自身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美学是一种境界美学。理想人格和理想世界构成了庄子审美乌托邦的主干。庄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既是他在生存的自由之境树起的人性的旗帜,也和他对本体之道的独特理解有密切关系。天人、神人、真人、至人、圣人,是庄子理想人格的系列构成。庄子同时为自己的理想人格设计了一个可以养性适性的栖居地,这就是“建德之国”与“至德之世”的乌托邦社会。  相似文献   

18.
老子和庄子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对象,以道为基,建构了具有高度人本主义色彩以及抽象思辨意味浓厚的宏大思想体系.他们以现实的“人”为中轴,阐释了道的深厚意蕴;以“人与道”的关系为坐标,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作出价值判定;以“理想人格”为指向,全面塑造了道家推崇的“道体合一”之人.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人格自尊理念的先声,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人本主义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从变雅到老子思想贯通与演进的轨迹——从疑天、骂天到以“道”代天,从哀民多艰到剖判现实,从忧生怨战到兵者凶器,从“人惟求旧”到“小国寡民”——既有对天道、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又有对理想的终极向往。面对礼乐开始崩坏的现实,变雅与《老子》表现出的情调相似,但思想内涵复有不同,前者的立足点是有为,后者的立足点是无为。在诗歌与哲学的相互辉映中,拯救与逍遥这两大思想主题已得到了最先呈现,也为后世诸子思想的郁然勃发埋下了深刻的伏脉  相似文献   

20.
黄钊 《中州学刊》2002,(4):152-155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复朴思想 ,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尚未形成、人们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纯真生活的远古时期作为了理想的道德社会 ,认之为至德之世。正是因为圣人“兴治化之流”、“毁道德以为仁义”致使朴散德衰。以此庄子批判了儒家道德的不合人情 ,将之施之社会 ,只能导致人们朴真之德的丧失。并且提出返朴归真的道德主张 ,认为只有以“无为”为指导 ,效法“自然” ,绝圣弃智才能实现至德之世的道德理想。庄子的道德理想对批评文明的异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