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庆市个人消费信贷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其贷款的种类也从过去住房贷款、汽车贷款,迅速扩展至大额耐用消费品、住房装修、助学贷款等领域。 一、大庆市开展消费信贷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4年4月末,我市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要放的消费贷款余额为13063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08.60亿元的6.3%。我市共有九家银行发放消费贷款,其中工行:22971万元、  相似文献   

2.
一、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目前从总的情况来看,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雷声大,雨点小”,对启动消费的效果不明显,如汽车贷款是发展较早的消费信贷业务,但消费者仍停留在观望阶段。我国中部省份1999年消费贷款增量,平均只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直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余额,不到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且业务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城乡之间都不平衡,一些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几乎还没有开办这项业务。虽然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慢,但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先来看一下住房消费信贷。1999年5…  相似文献   

3.
消费信贷业务是“二战”后,在经济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融资方式。它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银行资产多元化、分散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讨消费信贷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消费信贷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最后,本文从政府、商业银行、消费者、厂家四个方面探讨了开展消费信贷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隐患备受关注。而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四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构成了当前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隐患。据统计,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到15000亿元,占整个银行全部贷款的30%。那末,国有企业究竟凭什么具有如此高的借贷倾向而不考虑自身的...  相似文献   

5.
对丰城市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调查与思考□方克定鄢剑晖陈哲一、基本情况该行会计报表反映:1996年12月末,各项贷款(人民币)余额8621万元,其中正常贷款683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9.2%;逾期贷款1601万元,占18.6%;呆滞贷款133...  相似文献   

6.
大庆是一座以石油、石化工业为主体,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新兴工业城市.农行大庆分行伴随着大庆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于1984年10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截至2000年末,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存款47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9%),贷款近30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6%)的综合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不良贷款一直是制约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近年来政府采取的单纯剥离政策措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仍然在惯性地催生不良贷款。2000年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439亿元,政府剥离13939亿元后,余额为13500亿元。但截止到2004年年初,按四级分类为16967亿元,增加了3467亿元,按五级分类则高达19880亿元,增加了6830亿元,并且其不良贷款率也远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如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需求不足 ,中央银行借鉴国外的经验于 1 999年 3月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商业银行推出消费信贷。但令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失望的是 ,目前消费信贷不足信贷总量的 1 %(而美国向消费者发放的消费贷款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 2 0 %)。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居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低是限制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看 ,政府虽然积极支持银行开办消费信贷 ,但激活消费信贷市场仍然乏力 ,这虽然不能排除“量入为出…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们对泰安市城镇居民信贷消费意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缺乏一定的了解,当前接受和使用消费信贷的程度较低,“存款消费”观念和当前城镇居民对预期收入增长信心不足,以及预期支出相对高走等因素是阻碍当前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方式仍然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在调查的600户居民中,不了解消费信贷的消费者有348人,占被调查者的58%,了解消费信贷的有252人,占42%;在调查的消费群体中,已接受消费信贷的只有8户家庭,仅占调查群体的1.3%,但表示以后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提高县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思考彭文俊,高献峰安福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底愈期、呆滞、呆帐贷款占贷款余额平均20%多,其中“两呆”贷款占贷款余额近10%,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原因既有国家体制政策干预和企业经营不善,逃避债务的外部因素,又有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是在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对象是各阶层的消费者,属于银行零售业务范畴。其贷款用途广泛,包括购车购房、助学、结婚、医疗等方面。在国外,个人消费信贷是许多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要信贷业务之一、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是大势所趋1.经济发达国家有完善的个人消费贷款机制和广阔的营销市场。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看,发展个人消费贷款是扩大金融资产的重要渠道,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各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费信贷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综观其发展,都存在一套完备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日益突出 ,而对其原因的深层分析无疑是矫正的必要条件。以往的分析往往忽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点和国有独资银行对其的影响 ,缺乏针对性。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和博弈论角度 ,分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贷款的隐性扩张,是指实际用于购建新的固定资产或更新改造原有固定资产的贷款超过合理需要而呈隐蔽性贷款。目前,这种贷款的扩张程度,大有随经济过热而日趋加深,如不及时纠正,势必对银行信贷总量控制与货币信贷方针的贯彻执行产生不利影响。据对某县金融调查统计表明:固定资产实际贷款余额,突破该县上级行核定固定资产贷款规模的1521万元,占全县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0.7%,扩张率(突破贷款余额占贷款规模的百分比)达62.2%,严重影响和制约该县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更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由于银行职能的转变,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同时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建设银行同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变化得尤为深刻和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  相似文献   

15.
一、信贷资产质量的现状及其原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其资产质量与经营成果息息相关.目前国外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资产的结构和质量,而且在管理上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标准:在资产构成方面,各项贷款所占比重约为40-50%,逾期贷款约占各项贷款8%,催收贷款约占7%。而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状况与这个标准相距甚远.据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各项贷款中约有40%是不良贷款,而企业所欠贷款中又有1/4是利息.信贷资金占压多、周转慢,严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营业…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矛盾曹庭珍,戴石坚,张新平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专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要实现这个转轨则急需解决以下矛盾。一、历史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的处理。目前,在几家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中,有不小的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目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着人才流失的困境。本文剖析了人才流失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了影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消费信贷业务,但与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体系深入人心的信用消费方式相比,我国的消费信贷刚刚起步,消费者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它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采。  相似文献   

19.
周少忠 《南方论刊》2010,(10):23-24
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中间业务包括客户资产管理、贷款承诺业务、担保业务和金融工具创新业务。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业务比较,它具有风险低、收益较稳定、不需占用自有资金等优点。在国外,中间业务发展相当快,已经占了银行收人的一半以上,有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80%。在我国,虽然近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增长较快,但是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构成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均存在着重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的观念和导向.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国际金融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近在咫尺,商业银行今后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选择的发展方向.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偏高,贷款收息率很低,普遍经营效益不佳.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在经济日趋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求生存促发展,笔者认为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大胆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是我国商业银行保证各项业务持续发展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