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广州集聚了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了许多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极发展较好。在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下广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转换动力大幅度提升发展质量,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源。但广州经济增长极转型发展也面临着区域增长极支配效应不足、产业增长极乘数效应减弱、创新增长极扩散效应不明显等瓶颈问题。因此,广州应该从强化产业极、拓展区域极、深化创新极三方面着手拓展经济增长极,以促进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彦芳 《西部论坛》2021,31(3):1-16
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进口(前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进而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出口(后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通常会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进而产生经济极化效应并扩大地区差距;中间品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反向作用受到地区经济贸易水平和结构以及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研究空间经济问题的基准是:研究经济问题要有空间观,研究空间问题要有历史观。经济地理存在毗邻效应——近朱者赤。我国标准的空间经济结构应该是多层级中心——外围结构,它由专业化的城镇经济和多样化的都市经济共同支撑。空间市场结构不存在完全竞争,空间产业组织的主体是产业集群而不是单个厂商。中心与外围存在博弈。经济最典型的空间特征是集聚,而集聚使得区域发展非均衡性是内生的。最优集聚理论兼顾公平与效率。市场机制促进集聚使效率充分,空间经济政策则作为资源空间配置的手段补偿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心地区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一种世界性潮流。世界各国区位条件优越的中心地带,经济的增长,加强了极化效应。随着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相关产业向它靠拢,并以它为核心形成产业聚集和区位财富聚集。我国西部不少区域,由于城市发展缓慢,或城市规模偏小,不利于增长极的培育和能量的积累,致使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减弱,降低了对区域经济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为了加快西部中心地区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建议有关部门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伍毅荣 《兰州学刊》2013,(1):109-115
2001-2010年间,我国以北京、上海、广深为中心的区域金融格局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沿海地区呈现“中心占比下降,外围占比上升”的趋势;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呈现“中心占比上升,外围占比下降”的趋势;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地区则基本保持稳定的区域金融格局.通过对三大地区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检验,发现三大地区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存在显著的自我强化作用,即存在“金融集聚——本地经济增长——促进金融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但是,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并未对“外围”地区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地区性金融中心比全国性金融中心更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实现要素空间组合与集成的过程,是推动毗邻区域间实现增长传递的重要渠道。江苏宁镇扬地区封闭系统下的科教优势向开放系统中的创新优势的转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宁镇扬创新要素在空间、部门分布呈现不对称集聚特征,并形成组织间、区域间创新要素的扩散。宁镇扬创新要素的集聚及扩散产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集聚与区间创新扩散对宁镇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强化宁镇扬创新分工下的集群化发展,将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何雄浪  吴欢 《西部论坛》2021,31(4):34-51
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技术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会对经济主体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引入技术溢出和环境污染的本地与跨界效应,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原汁原味"地发展,不仅可以验证其结论,而且也可以得到新的研究结论:本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集聚力,本地环境污染效应的增强或跨界环境污染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分散力;"技术溢出向心力"与"环境污染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当"技术溢出向心力"大于"环境污染离心力"时,"对称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缩小,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会扩大,反之则反是;不仅"原始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黑洞状态"("中心—外围结构"是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是一种常态,而且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对称结构"也可能成为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可能的,应通过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溢出、加强地区间的环境污染治理合作等路径,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的新机制,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研究地区资本形成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研究表明:在初始经济结构对称的条件下,“偶然因素”导致的消费需求转移会使得均衡时的地区资本份额发生变化,并可能产生“中心——外围”极端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地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削弱资本的集聚效应,然而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受“偶然因素”使地区资本形成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出现“路径依赖”。因此,要使地区转向均衡发展,需要打破“偶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开埠之后,客观的优势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渗入,使上海到本世纪20~30年代,已经成为全国贸易、工业、金融等的中心,形成为一个发展极。按照法国经济学家佩尔鲁克顿等人的发展极理论,发展极对广大周边地区有一种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辐射扩散效应,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传递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增长极”的提出、经济增长在区域间传递的效应分析、区域间要素传递的分析等三个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有效传递 ;从区域传递角度 ,探讨市场作用与政府干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耦合机制 ;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传递机制的系统研究 ,是实现西部开发和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不平衡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增长极理论可以有效集聚人力资本。文章以西部地区为例,阐述了经济增长极对人力资本集聚的作用机制,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以带动人力资本集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阐释了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要素集聚产生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产业区位;特定区位的要素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拥塞效应,驱动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分散产生资源空间配置效应,形成多层级中心—外围的产业空间结构;而中心—外围的城市映射效应导致城市分层,并通过一定的产业关联形成城市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其向心力能够通过支柱产业和带头行业的发展,吸引、组织和协调周围地区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而它的离心力作用又可通过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向周围地区的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依托中心城市、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心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镇是指在村镇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比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的聚集功能相对较强、辐射范围相对较广的建制镇。中心镇位于城镇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向基层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中心,是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初级集散地。发展中心镇就是要打造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集聚功能、集散功能、接纳功能、辐射功能和吸引功能。为此,就要按照发展极应具备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集聚各种要素、企业和产业,实现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5,(3):36-42
随着国内要素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大,商品房价格在区域范围内的协同变动趋势已经越来越显著,房价的扩散效应成为导致一些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价总体上由东部向西部扩散。其中,东部地区房价的内部扩散效应较强,而中西部地区房价更易受到东部房价的外部扩散效应影响。三个地区的房价对外扩散效应依次递减。房价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近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的伴生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关注全国以及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对本地区的房价变动进行更为科学和全面的判断,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优化城市规模分布来促进空间结构优化、提升空间配置效率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城市群"中心-外围"框架下,考察城市群集聚结构转变对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规模差异的影响以及不同城市群中这一效应的差异性,理论分析发现:城市群集聚结构演变缩小了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人口规模差异,但不同城市群中这一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使用2003-2014年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并且使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其隐含的政策含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城市规模分布的主要原因,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结构是促进城市规模合理分布的重要途径,越是包含高行政级别城市的城市群,这一效果越是显著。在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过程中,应避免户籍政策导向与投资、公共资源布局政策导向的背离。  相似文献   

17.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1—2010年面板数据,本文对城市群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服务业集聚区位熵值大多在1.5以上,产业相对聚集且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位熵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应的弹性系数为-0.395,负效应影响明显,表明由集聚带来的该地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开始出现逆转,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值得关注;模型控制变量,如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政府干预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等均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今后政府对服务业集聚的引导应注重从"量"到"质"的转变,注重对集聚多样化协调、集聚协同产业的发展以及集聚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集聚现象日趋显著,我国已经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地理集中空间。集聚效应成为吸引经济行为与金融活动的向心力。为了研究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强度关系,通过空间关联度Moran’s分析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定量衡量两者的影响机制、金融集聚空间差异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溢出效应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论证了金融的深化将随着产业规模达到最优后持续扩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缺口扩大速度超过募集资金速度;金融集聚引起溢出效应刺激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以扩散的趋势带动着邻近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在创新一体化中建设创新型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是推进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对创新型区域的评价涉及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与国家创新体系一致,区域创新体系涉及相互衔接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入新时代,长三角区域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和组织的创新,包括:区域内形成合作创新的机制,壮大核心区的科创内核,科创中心和其外围有效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型城市是区域创新极.依托创新型城市辐射的创新成果,带动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的动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包含多个创新型城市及其辐射的外围地区.目前的一市三省只是长三角的行政范围,不能接受到科创中心创新要素辐射的区域实际上没有进入长三角经济区域.外围与创新中心对接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成果辐射的范围越大,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外围要成为创新型区域的一部分,更需要接受中心扩散的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园区,建全科技服务体系.其基础性条件包含三点:一是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三是建设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京津冀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测算的基础上,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深度刻画雾霾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建空间、时间双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产业集聚能力、效益、规模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分析表明:1.京津冀基本形成了北京、天津为双核心的“中心—外围”空间辐射的分布格局;2.京津冀雾霾污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产业集聚能力与效应能够显著降低雾霾污染,而产业集聚规模则会加剧雾霾污染。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