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使用汉语言的人,当他面对某一对象物,心里有所激动,产生了某种带着愉悦性或震颤性的心理意向而又难以言说的感受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慨叹,其间,大概是使用“美”的频率为最高,诸如“美!”、“真美”、“美极了!”和“美得不能再美了!”等等。 此时使用的“美”字,其含义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清楚的。说它包含着“真”,却又不仅仅是“真”;说它含孕着“善”,却又不仅仅限于“善”。往往,因说话人的语境不同而又使同一句慨叹的含义大有区别。在这里作策略性的处理,倒有点象园林工人说“杂草”这一概念一样。“杂草”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固定的草类,而是指园林工人不愿  相似文献   

2.
徐克瑜 《阴山学刊》2001,14(4):13-17
对意境的解说,大体有"情景交融"、"典型形象"、"想象联想"、"情感氛围"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应把它们放在一个由许多美感要素构成的完整的美感活动的过程中考察,可以看清楚它们在这个美感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层面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先民们食不足以果腹,衣不足以御寒,社会上不存在剩余产品,有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状况的信息高度透明,氏族首领得到全民的监督(由于氏族人数不多,因而监督成本低廉),腐败没有发生的可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就有可能利用特权来占有公共的剩余产品,腐败因此而滋生.为了使腐败行为“合法化”,氏族首领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了国家,国家的出现又使大规模生产和社会分工成为可能,生产力水平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最初的腐败行为以及追求腐败行为的合法化竟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智力低下愚昧无知致使先民们默然了腐败的合理存在而在今天公平和效率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得使公众法容忍腐败的存在反腐倡廉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私有经济在法制健全、执法严格、市场体系完善的现代社会,从利益关系上分析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私有经济都带有公有经济的属性。私有经济的存在仅仅是从法律关系上对企业资产的占有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但这种法律关系上的差异却决定了它具有与公有经济不同的治理结构优势。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阻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相关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变迁滞后、人口问题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辅助体系欠缺等三个方面。只有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障碍性因素,中国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初以来,私有化成了一个席卷西方的浪潮,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大幅度降低。公有制经济已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亦不例外。不仅原苏东的社会主义改换了旗帜,大砍公有制,而且在共产党仍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乏鼓吹私有化的人和理论。要预知公有制能否闯过这一次厄运,首先就必须对公有制的内在含义和消长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一、关于公有制定义的审视在一般能见到的教科书和经济学辞典中,很少有公有制的定义,而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之中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对它的影响力应当予以谨慎评估。关于中国在拉美扮演的角色,主流言论把中国或塑造成拉美发展的一大威胁,或赞誉为值得效仿的模型。本文质疑主流,总结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之间不断涌现的新兴的贸易和投资模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建议中国和拉丁美洲协作,共同开创南南经济发展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道德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 ,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道德是一个大课题 ,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本文仅就败德行为 ,尤其是市场领域的败德行为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经济分析。本文认为败德行为是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的。对败德行为不能容忍 ,必须通过制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和约束败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当人类社会即将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时候,人们预测,在新的世纪里,环境、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必须正视的、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世界范围内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说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实际上是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对自己的前途命运的理性的、认真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和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而且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就已经明确指出:"在现…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美学给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板,尤其是他关于象征、古典、浪漫三种艺术形态的发展演变的论述,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史研究。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黑格尔理论相吻合的地方,比如在同一种艺术门类内部,基本上遵循黑格尔所揭示的由空间向时间发展的规律。但是,黑格尔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国艺术史上由一种艺术门类向另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它遵循的是由时间向空间发展的规律,从而颠倒了黑格尔的理论。当我们将黑格尔与颠倒的黑格尔结合起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艺术史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而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付诸于具体实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我国是农业大国,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化:中国农业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和农业问题是关系着人类生存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我国的农业粮食保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产业化道路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建立农村新的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体系,运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提高农业的效率,从而推动农业走向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作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它拓展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视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环境( 自然) 的关系,人和环境的矛盾实际上是人类对环境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超越环境负担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和环境的和谐。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尤其需要一系列的全面创新,如观念创新、环境创新、经济创新、社会创新、人的创新,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是一种与传统工农业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的高级阶段。它是以知识作为资本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生产力要素、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乃至财产占有结构和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形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重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更远地"超出动物界"的人类做出的理性化选择。它不仅仅是一个要求对经济社会的现有发展方式做出某些修改或调整的简单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全面发展。新发展观念是人类精神发展的表现,也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结果。它丰富和拓宽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推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理性化的选择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在必然王国基础上建立日益繁荣的自由王国,实现人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性,是人类进…  相似文献   

17.
角色冲突与利益矛盾:政治监督的一种新解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防止权力滥用与集权专制而建构的政治监督体制,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受到愈来愈普遍的重视。对于建立政治监督体制必要性的解释,最经典的是自由主义的政治监督理论。该理论源自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的阐释形成系统理论。自由主义政治监督理论的理论基石是性恶论,基于基督教原罪学说。这种非实证的先验学说来自人们的体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因此,自由主义政治监督理论是西方政治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并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同。但是,深究自由主义政治监…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周毅农业保护是一种政策行为,旨在促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或增加农业部门福利。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世界各国都有一套详细的政策与计划用来管理和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旨在保护农业生产者和兼顾粮食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发展观念落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扶贫制度有缺陷和地方政府制度供给不足等制度制约因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产权、市场、扶贫、人口、科技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王俊豪通过对城市公用事业分类研究,发现整个城市公用事业存在许多竞争空间,而在竞争性领域,民营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他认为,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公用事业有巨大的潜在空间,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可实行分类民营化政策。戚聿东、范合君认为,十二五时期要把竞争化改造作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主攻方向,形成有效竞争格局,同时需要把运营模式改革与竞争模式改革作为着力点。齐兰和郑少华认为,未来全球金融监管具有综合监管、无缝监管、系统性风险监管、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新态势,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必须采取诸如调整金融监管模式、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实施系统性风险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胡亦琴认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农地流转及其相关制度、机制,是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