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骊山之役与西周的灭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骊山之役与西周的灭亡王雷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一、史书有关骊山之役的记载及清崔东壁的质疑骊山之役直接导致了百周的灭亡.而关于骊山之役的史实,《史记》、《国语》的记载都过于简略,且多疑窦.《周本纪》云: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爱之,欲废申后...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局部统一、整体分裂的态势 ,在纷乱、复杂的斗争形势下 ,整个社会也孕育着大一统的因素。这种形势使得作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高句丽王国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内外政策 ,而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也对高句丽以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唐朝土地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在唐中叶以前,曾出现过数次由国家颁布并推行于全国范围的田制,如西周的井田制,战国的授田制,曹魏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朝隋唐五朝的均田制等。然自唐中叶以后,历宋元明清八九百年,却再未出现过任何种类的全国性田制。由此可见,唐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其影响深远。以往的研究,注重经济关系多,研究国家政策则甚鲜。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渤海文化之发展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渤海,是汉唐期间,由高句丽族和(革未)鞨族在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的广大区域里先后建立的两个民族政权,历时近千年,若溯其族源,则更长久。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和交往融合的一处历史大舞台,其中即包括肃慎、东胡、(氵岁)貊三大族系中的各少数民族,同时也包括了自中原  相似文献   

5.
8世纪上半叶,回纥部落的杰出领袖骨力裴罗联络葛逻禄、拔悉密等部,消灭后突厥,建立了“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的回纥汗国(亦称鄂尔浑回纥汗国)。回纥汗国从建立到灭亡的一个多世纪中,同唐朝在各方面都有极其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维吾尔族历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与党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搞清二者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可以概括成这样两句话:党的政策是法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唐朝自贞观初年 ,便实行了一种相对宽容的政策 ,这种宽容的政策与历代的仁政有质的差别 ,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但它也同封建专制制度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 ,正是封建专制制度对宽容政策的消解 ,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衰落。  相似文献   

8.
唐朝后期与南诏的关系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自贞元年间和南诏结盟以后 ,由于吐蕃的衰落 ,而唐朝至安史之乱后藩镇的跋扈 ,中央政权的衰弱 ,南诏反而强大起来。唐朝最后由于内政的混乱 ,外有南诏的寇略边境 ,导致最后的灭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唐朝地缘政治与民族势力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认为决定唐朝地缘格局的因素主要是前朝政治影响的结果,但其格局一旦确立,外族政治势力的活动,就成为制约并影响唐朝地缘政治的首位因素,具体说唐朝前期关中北部的战略格局之建构与后期长安西部战略地位之转移,均是突厥、吐蕃这样有影响的政治势力促成的.  相似文献   

10.
坚昆,即公元840年击溃回鹘的黠戛斯.作为被匈奴征服的民族之一,坚昆自汉代见诸史籍.隋唐时期,坚昆卷入突厥各部及薛延陀等部的纷争.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着力经略漠北地区,各部纷纷附属于唐朝.坚昆首领被唐太宗封为坚昆都督,坚昆都督府由此形成.坚昆首次隶属于中原王朝.关于坚昆都督府及其与唐朝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也作过相关研究,但仅限于对史实的阐述,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有待进一步作深入、细微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冯广宏同志对《华阳国志校注》、《辞海》等书中关于都江堰的宝瓶口是蜀王开明所修凿一说提出了异议,现全文发表于下,供专家、学者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周平 《学术界》2005,(3):22-30
学术研究与政策选择应有各自的规范或原则。可以认为,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正义、整体性、排序和系统性是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自由、平等和相互尊重是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政策选择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胡汉一家,厚德载物,汉胡合治"是唐朝治理西域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唐在西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政治区划分而自治,在经济上实行轻税制,在军事上对诸胡实行城傍子弟兵制,在文化方面实行兼容并蓄文化政策,以华夏文化为主导,与诸胡语言文字、文化民俗并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别论述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内容、有效性及存在理由.从实施依据、目标、主客体、手段、调节对象、调节特征等方面比较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差异,并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有互动关系,互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唐朝的民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唐朝的民族观念处在变动之中。从前期的华夷一家到后期的华夷有别 ,表明唐朝处置民族问题随着形势的变迁而作出不同的回应。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唐人将民族问题置于政治问题之内 ,是政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唐中央与周边民族势力的关系而论 ,中央集权地位的强盛与衰弱 ,直接导致民族观念的相应变动。这是理解唐朝民族观念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族的先人“高夷”自西周时就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今浑江流域),战国时期曾纳入燕辽东郡的辖区;秦汉时沿袭战国旧制,至元凤六年时,汉昭帝才将高句丽居地从辽东郡中划出,并在此重置玄菟郡——史称第二玄菟郡。  相似文献   

17.
唐朝政府对下层士人的赋役政策与实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是下层士人迅速发展壮大时期,本文以唐朝与下层士人有关的赋税和徭役制度为切入点,探究唐朝下层士人经济生活中制度层面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背离,进而研究这一时期下层士人的整体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化与现代化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梳理民族化、西方化、古典化、现代化、传统化、世界化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尽管现代性存在一定的悖论性,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起码的文化立场应该是对现代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范仲淹与仁宗之交往,大致可以分成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截止于康定元年范仲淹出任西北军政要职之前.在仁宗未亲政之前,范仲淹直言上疏,要求太后还政于帝,给仁宗留下极好的印象,奠定了仁宗对范仲淹特殊信任和亲近之基础.仁宗亲政后,范仲淹即使两度遭受贬谪,都显示出仁宗对范仲淹的特殊眷顾.中期指范仲淹庆历年间出将入相之阶段.这一阶段,仁宗对范仲淹的信赖和好感臻至极点.范仲淹亦以守边之成就报效国家与帝王.仁宗求治心切,对范仲淹有特别的期待,由此迎来了范仲淹等之庆历新政.后期是新政失败后之阶段.对新政期待之失望,对范仲淹等"朋党"之猜忌,帝王独断专横品格之作祟,使仁宗疏离范仲淹,范仲淹最终被彻底排挤出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与政策执行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0年代以后才为学术界广为重视的“社会资本”问题,主要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之一。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我国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框架,但其在我国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资本理论与政策执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政策执行的重大意义。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倡导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可以促进我国社会资本与政策执行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