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竹青 《理论界》2000,(3):56-57
中心城市是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 ,是经济横向联系的枢纽点 ,是经济纵向管理、宏观间接调控的第一线。从中心城市抓起 ,把握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是实现三年搞好国有企业的突破口 ,能够获得投资小、见效快的经济效果 ,带动经济联系区域和中小城市的发展。一、功能扩展战略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有的作用和能力 ,具体说 ,就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所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制定中心城市功能拓展战略必须着眼于四个层次。一是从全球的高度确定城市功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现代文明的象征 ,每个中…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路子。笔者以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城市发展也要转变观念和思路,走优先发展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跨跃式发展的新路子。 一、西部地区的城市必须增强其资源配置中的聚集效应 众所周知,城市社会经济功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资源配置中的聚集效应。城市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财富、资金、信息,集中了各种不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诚如马克思所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在区域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社会稳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稳定在区域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权力体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司法体制、地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社会稳定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调整、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所构成的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社会流动、地方社会转型、地方社会改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模式依性质和功能划分主要有综合性小城镇、工矿业小城镇、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商贸小城镇、文化小城镇等。依区位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大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郊区小城镇和农业地带小城镇。政府积极的政策措施是促进小城镇及区域发展的首要条件,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小城镇及区域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开发性金融由于为政府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能够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以“信息化、分散化、知识化”为其主要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大城市很难适应这场革命,而我国的小城镇必将日益繁荣,成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心。一、我国小城镇必然繁荣的趋势我国的小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解放后曾有过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政策失误等原因,受到了抑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走上正轨发展的道路,现在正面临着一场巨变。(一)信息化为小城镇的繁荣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工业化社会,大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情报中心,但是,正在到来的新技术革命将会改变这一状况。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指导下,使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大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历史举措;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一个关键。当前,中央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小城镇做为我国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做为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龙头,能否快速发展,在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economicsgrowth pole),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为快速增强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于大城市,采取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大城市发展是有一定度的,要受到客观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容量的制约。理想的大城市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结合的城市,而人口膨胀,三种效益较低的大城市则应该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周彬 《兰州学刊》2012,(11):105-109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水平将会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化战略应该综合考虑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优点缺点,不仅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应该注重发展大城市和受其带动和辐射的小城镇共同构成的都市圈。发展都市圈的关键是建立其内部的有机联系,这样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产业聚集协同效应,还有科学技术上的促进作用以及伴随农民市民化的传统人文精神的稳步传承和现代价值理念的培育,从而增加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再论有选择地发展小城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地认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体系的组成要素来看,小城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有:第一,小城镇在大城市区域范围内起着分担母城功能分区的作用,发展成为卫星城,甚至发展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大城市在不断聚集的城区内,为了便于物资、资金、信息和人员的变换和交流,并在分工和协作的条件下,使资源在相互区域的配置之间,均要获得最大的利益,于是在城市一定的地域内聚集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把关系相互密切的企业聚集在一定地域形成工业区,把金融、贸易、政府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聚集在一定…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评价论     
政治评价是当代政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它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什么是政治评价、政治评价活动过程及其作用并不了解。因此,本文先对政治评价的概念及其活动过程作理论上的阐述,进一步揭示政治评价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意义,以求引起各方关注,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西冲突中的现代小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梅 《学术研究》2003,(4):106-109
小城镇在近现代中国是一个广泛的基本存在图景 ,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时代 ,小城镇位于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中介位置 ,使它在与二者的对比中 ,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中与西、城与乡共存互渗的文化品格。现代文学中的小城小说 ,便以它丰富、感性的文本资源 ,描绘出了现代中国独特而意蕴深长的小城文化。  相似文献   

12.
周全德  刘菡 《中州学刊》2008,1(3):125-128
与乡土价值观藕断丝连且若即若离的小城镇生活方式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带有过渡性质的生活方式.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并提升了村落生活方式,但其所留存的狭隘、保守、自满、低俗等非文明因素,仍会成为现代生育文明建设的实际障碍.基于此,小城镇生活方式与出生性别比失衡具有一定关联性.因此,在农村城镇化正方兴未艾的现阶段,人们不应满足于从村落文化向小城镇文化的暂时性进步,而应着眼于小城镇文化向大城市文明的发展,以不断变革的文化自觉意识遏制乃至消解小城镇生活方式的心理惰性及行为习惯对人们实际婚育生活的潜在支配,以及对出生性别比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发展小城镇又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城市发展形式和发展阶段。很多国家,包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一切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个由分散落后的农村或自然屯向小城镇合并、集中的过程,还经历过由单一行政中心的小城镇向具有某种专业功能和人口、资金、技术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中小城市过渡的过程。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 ,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功能 ,不能互相取代。虽然文化具有服务于经济和政治的功能 ,但是它的核心目标和功能则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为整个社会创造意义的世界。在确认市场经济是现阶段社会经济运作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源泉的同时 ,弘扬文化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强化文化的超越性功能 ,对于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在我们样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国家里实现现代化,更需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  一、教育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任何社会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指导或影响下进行的。它总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培养人来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其重要性表现在它具有经济的功能,建设精神文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都市"是都市文化学的一个新范畴。与传统的政治型、经济型城市不同,文化都市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以高文化含量的现代服务业为文明标志的新城市形态。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城市的文化形态与精神功能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文化"与"都市"在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一方面,大城市聚集的人口与财富直接刺激了城市文化功能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文化功能又不断地扩展到城市生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使原本主要倾向于实用目的的古代城市在城市结构、功能上发生变化,由此形成文化都市的古典形态与模式。都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当代都市的形态、结构、功能与性质,使城市文化功能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以城市文化功能高度发达为基础和特征的文化都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核心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它主要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它存在于民族文化之中,企业文化的建立,能使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有一种精神支柱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位职工价值观念的形成,激发职工潜在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范畴比起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范围来要宽广得多,它包含企业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18.
讲款活动中的款词是侗族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栽体,讲款活动是侗族社会颇为流行的口头"普法"形式之一.在侗族社会的日常运作中,款词体现了习惯法的基本特征,它的社会调整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而讲款活动中的完整性、针对性和援引性等特点也极大地彰显了这种"普法"活动的社会效果.总之,款词以及附着其上的讲款活动对侗族社会的规范运作、侗族民众向心力的凝聚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集聚经济的作用,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大城市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在一定意义上,大城市病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中阶段的产物。空间规划的不合理、短期市场的影响、政府失灵以及垄断集权的体制环境等,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大城市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及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治理大城市病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主体。拥有一定数量和一定素质的劳动人口,是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小城镇的发展,必然同人口发生密切的关系,对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