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罢韩国全北大学李钟周教授在《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一期发表的《东北亚的圣母柳花》(以下简称《柳》文)一文,确感有值得商榷之处。《柳》文主要学术观点大致有三:其一,将满族兼及东北亚诸族的创世与起源神话都归之于柳母神;其二,又将东北亚诸族的柳母神崇拜起始尽归之于《三国史记》中始现的“河伯之女柳花”;其三,再将高句丽神话的“解慕漱 河伯之女→朱蒙”结构与檀君朝鲜神话的“檀君 河伯之女→夫娄”结构加以比附,最终推导出高句丽及东北亚各族的文化精神是源于檀君朝鲜系列,今日犹存的东北亚诸族创世及生命起源神话,…  相似文献   

2.
朱蒙考源     
朱蒙是高句丽始祖,又是第一代国王的名字,在高句丽人的眼里,具有神圣而又神秘的至上地位。关于朱蒙名称来源及其真实含义,论者绝少,虽然中外学人在考述其它问题时偶有涉笔,却无深说。近年,通过史料的翻检和分析,笔者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朱蒙最初是太阳的称谓,渐后成为崇日民族的始祖神,再后,做为政巫合一的称号,乃有了王的含义。由于古代方音复杂,朱蒙音读常生变化,多有异书,但若细心品咂,皆未脱却朱蒙二字的声韵。朱蒙音义变化的研究,对于探寻高句丽鲜为人知的史源,定有裨助。 一、朱蒙的别名和姓氏 关于朱蒙神话般的问世及其名称含义,《魏书·高句丽列传》记曰:“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即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字之曰朱蒙。其俗言朱蒙者,善射也。” 朱蒙另有许多别名,如东明、邹牟、中牟、众解等。朱蒙和别名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曾予探索,分歧焦点,集中于朱蒙和东明是否音义相通。早年金毓黻先生持肯定态度:“东明音近朱蒙,当为一事”。近年有人认定:东明是王号,朱蒙是名。另有观点认为,高句丽称其始祖名字时为朱蒙,赋予始祖神圣意义时则称东明。又有人称:朱蒙、邹牟、众解  相似文献   

3.
对古朝鲜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高句丽族源神话与所谓檀君神话作比较研究。高句丽始祖朱蒙感日卵生,为河伯外孙,属中华文化系统,而檀君乃神人与熊女交合而生。它们是两种不同系别的族源神话。高句丽后代诸王只祀其始祖朱蒙,朱蒙之上再无祀。文章批驳了把高句丽纳入朝鲜史体系的错误观点,认为朱蒙出于檀君没有历史根据。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所谓檀君神话研究。《三国遗事》所记不是史实,而属神话传说。文章对檀君陵的发掘提出质疑。第三个问题是探讨朝鲜一词的由来。文章认为朝鲜最初名谷,或曰汤谷,九夷中的夷集居地,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日出处海波如沸。在《周易》中的“箕子之明夷”卦,汤谷之后又称明夷,指东方日出之国。朝鲜一词是继汤谷、明夷之后于商周之际出现的地名,均属汉语言文化,来于海上日出之象。朝鲜一词综合了汤谷、明夷的文化内涵,更为鲜明地概括了朝鲜半岛的自然、人文地理与历史文化的特点,更符合汉语言文化以及文字构成诸特点而易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五部是在朱蒙立国前后以桂娄部为核心联合其它四部而形成的,但为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在五部的墓础上仿中原五方土制建立民族与国家的政治体制。与高句丽同出于貊的夫余和百济也都实行五土制,而各有其特点。五部制与高句丽统一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密切关联。这种制度随着高句丽奴隶制的改变,进而发展的“五褥萨”制,与后来东北的渤海、辽、金所实行的五京制当有历史的渊源关系。 一、五部的来源与形成 高句丽五部的来源最多可以上濒到朱蒙南下立国时。对高句丽五部的来源及其形成的研究,过去尚很少涉及。《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这可以作为探讨问题的一个线索。这些“贵人之族”, 当然是朱蒙所注重,尊敬和联合的主要对象,而这些“贵人之族”也一定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古高句丽民族的族称及其族属问题的研究,一直为中外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所关注,本文试对此问题作新的考辩,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和指正。一高句丽,不同时期的不同史籍,又作高句骊、句丽、高骊、槀离及句骊等。古今学者对其含义的理解颇不一致,如《隋书·高丽传》谓:“朱蒙建国,自号高句丽,以高为氏。”显然,作者认为高为族姓,句丽为族名;《然藜室记述》卷一谓:“高丽亦取山高水丽之义,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句丽早期王系的再整理,指出高句丽早期王系是经过人为炮制后的产物,从而肯定新朝诱斩的"高句丽侯驺",就是高句丽高氏政权承认的始祖朱蒙。  相似文献   

7.
由朱蒙一支所建立的高句丽政权,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2年)建国,到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凡705年。高句丽族也是经由氏族社会而进入阶级社会的。在高句而曾经居住过的地区,现已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这种文化是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点,使用工具以石镐,手制红褐色夹砂陶器和大小石网坠为主,还有石斧、石刀、石铸、凿、杵、矛、镞和由石、陶制的纺轮,有的还有仿金属器而制造的迹象,说明其时间较晚。这些遗址、遗物被认为是高句丽先世遗留下来的,无论从地域,文物特点以及在后来高句丽的遗址遗物中还保存来…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割据政权 ,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而它的疆域的扩展自然也有一个变迁过程 ,因此 ,对高句丽疆域的沿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对深入了解高句丽历史来说是颇为重要的。一、高句丽五部疆域的形成学界有一种说法 ,认为在朱蒙建国前曾有过“句丽国” ,这个“句丽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时就曾“居住过五个血缘集团 (五族 )” ,而“随着他们进入阶级社会便被强大的涓那部统一 ,编成为五个地方行政单位 (五部 )” ,“高句丽是继承句丽的国家” ,因此所谓“句丽国”的领域也就在初期高句丽的领域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夫余与貊族有着极其密切的族源关系。与朱蒙有关的夫余,虽冠以北、东、南等冠词,但实与吉林、农安之夫余无关。而靺鞨族进入长白山地区,也决非始于高句丽之后。  相似文献   

10.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地域在鸭绿江、浑江流域.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出走夫余来到这里,借助当地居民的支持,建立了高句丽政权,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传二十八代王,七百零五年.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故都,从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的425年间,这里一直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高句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着许多高句丽时代的文物遗迹,以集安最为丰富,许多文物举世闻名.这些瑰宝有着丰富的内容,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殖崇拜,这也正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官方正史中第一个为高句丽作传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它是我们研究高句丽前期历史不可替代的文献。《后汉书·高句骊传》(以下骊简作丽)基本上是在《三国志·高句丽传》基础上,结合《后汉书》记史范围,稍加增减而写成的。 将《后汉书·高句丽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进行认真对比研究后,笔者发现《后汉书·高句丽传》增减之处多有不当。笔者认为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这对于高句丽史的研究工作肯定是有益的。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仅以此文求正于专家。一、后汉时高句丽都于何处 《三国志·…  相似文献   

12.
叙事的神圣发生:为神话正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从来就是神话制造者.叙事始于神圣的讲述.现代性对宗教神圣的祛魅导致一个恶果:将神话视为一种低劣的思维方式,让理性的人抛弃神话.结果,失去神话的现代人陷入了科技理性主宰下的困境.为神话正名,需要将其还原到崇拜仪式的神圣语境之中,揭示其心理整合及精神治疗功能--神话能够让我们破碎的、悲惨的世界得以改观,启示我们应对自己内心的危机,找到新的超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虽不同 ,但却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 ,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 ,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 ,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 ,既是领主 ,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 ,五部的部长逐渐演变为地方官 ,形成五耨萨制 ,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 ,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相似文献   

14.
蔡幸 《鞍山社会科学》2004,(4):42-42,47
高句骊是古代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公元前37年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一直到公元668年被唐所灭,它在历史长河里存在了705年。由于高句骊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占据了今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对邻近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探讨高句骊人的流向问题,不仅具有研究少数民族源流,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意义,而且具有更好地弄清与邻国的关系,促进国际间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记录了高句丽建国的传说,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统治时期的文治武功,好太王守墓烟户的来源、数量及相关制度。长达1775个字的碑文,是高句丽人留下来的珍贵文字资料,是研究高句丽建国和好太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重要材料。其中,第一面第8、9行记载了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倭之间征战的情况,因有倭以辛卯年来渡的字样,国内外学者称之为辛卯年条。由于对这段文字的断句、解说各不相同,学者们争论了百余年。与之相关的倭的实体,以及高句丽、新罗、百济、倭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如何认识好太王碑辛卯年条和碑文中涉及到东亚古代国家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我们认真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7月29日,吉林省集安市麻线河右岸发现了一通高句丽时期的文字碑。碑石由一整块粉黄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是典型的圭形碑。正面镌刻汉字隶书碑文,原有10行,218字,现已识读170多字。碑文记载了邹牟王开创基业,诸王相承,好太王开拓疆土,为先王立碑,铭其烟户,制定高句丽王陵守墓制度。要求对于诸王陵墓守墓洒扫,四时祭祀,不得买卖烟户,违者子孙后代都要受到惩罚。根据集安高句丽碑的形制、碑文内容和好太王碑记载,初步断定此碑立于好太王时期。集安高句丽碑的出土是一百多年来集安考古的重大发现,碑文涉及高句丽起源、建国、好太王的统治、高句丽王陵守墓制度等问题。其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7.
高离族源试探○周向永有关高离的研究,关乎东北地区古族夫余、高句丽等民族的起源、迁徙、与它族的融合及文化遗存的比定等诸问题。以往学界对此虽有涉及,但多为高离在“流”的意义上的探讨,如高夷与高句丽的关系等,对其“源”之所在,抑或名谓由来却涉猎不多。本文得...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的族源过去一般都仅从高句丽王室的起源去考查,因而大都认为出自夫余或 貊。近年始注意从高句丽全族人民的来源去考查其族源。但由于以往文献仅载王室起源,而不载 人民起源,因此给考查其真正族源带来巨大困难。近年随着对高句丽兴起前该地区考古文化研究 的发展,提供了从考古文化考查高句丽族源的可能。本文全面综合了高句丽兴起前该地区的各种 文化遗存的族属,得出结论认为前高句丽文化是由夫余文化、夷文化、汉文化三种文化组成。因 此,提出高句丽的族源为夫余、夷、汉。并指出以后随着高句丽族的发展、汉人融入高句丽族者日益 增多。高句丽族最终成为以汉族为主源形成的一个民族。这是对高句丽族源的一个全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远古时期,中国主流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实用理性方面的过度强化造成了对原始诗性智慧的极度疏离以及超越性精神价值的缺失,由此给中国文人带来精神困境与家园缺失。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文化恰是对这种缺失的一种有效补充。作为在理性文明时代迷失了"家园"、陷入精神困境后在"神性"世界进行精神探索的写作者,我们不难发现其超越世俗、追求神圣的人格倾向,以及对"神话昆仑"、"人神之恋"等神性意象和主题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关注。对此,我们一直以来总是以"浪漫主义"、"想象力丰富"等批评话语来解读,总觉得过于皮毛,未入其里。在笔者看来,屈原以其天赋之才所建构的神话世界已然不是远古意义上的神话,它是以神话思维构筑的一种独特的隐喻系统和精神符号,表达的是理性文明时代的诗人情怀,是诗人心灵深处对深层记忆中的天地圆通、神人交和的神性世界的虔心膜拜,是诗人在现实的人生苦难中升华出的对神圣性精神家园的诗意期待。  相似文献   

20.
韩国学者李钟周先生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①但是,由于李钟周先生没有将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放入历史的框架中考察,没有注意到此传说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背景,使其立论建立于错误的前提之上,因而其文章得出的结论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试结合高句丽史事谈谈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求正于李钟周先生及东北史界先达。一中国史书所载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与朝鲜古籍基本相同,只是未提到河伯女与天帝子解慕漱私通一事。最早记载此传说的中国史书是《魏书·高句丽传》:“高句丽者,出于夫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