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文人的自律意识从先秦时期重物重义的义利观,到秦汉以降儒家的人格精神,出现了数次大的波动。本文试图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社会伦理诸方面寻找原因,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的自律意识,因为受到因袭的重轭而始终难以真正"超脱"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仍然在"参与"与"失落"中间徘徊,而缺失更具意义的社会批判与引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行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都与文化密切相关,都内在要求一种文化观念作基础和支撑。英美的“个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注重个人精神,而日本和德国的“社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较注重社会和团体的合作精神。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分析它的文化实质及其意义,从哲学上讲,就是要分析它的历史观实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易建芳 《云梦学刊》2011,32(6):113-115
设计产品是社会群体意志的表述,它应用于社会,对社会担负美育责任。在此前提下,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应该坚持美的批评标准,敦促设计界设计出更多美的产品,使设计能改变生活,对社会施行美育。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但他对新闻和报刊的政治工具价值定位 ,以及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合理性的忽视 ,影响了以后的报人 ,给中国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中的教训值得反思和记取  相似文献   

5.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当代人的眼光去诠释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历史形态,从理论层面探讨解决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7.
晚清以来,各个时期的政府均开展过移风易俗,意图改造社会、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被移易的风俗仍然延续至今,这充分反映了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新时期农村的移风易俗包括遏制高额彩礼、严禁婚丧大操大办、治理有神信仰、打击黄赌毒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做法在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地位之间、做法的生硬与风俗的弹性之间、政策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之间、典型示范与普及推广之间、运动式治理与风俗惯性之间的矛盾突出,其背后是对风俗基本认知存在偏差、没有掌握风俗规律、群众自治能力发挥不充分以及社会建设严重不足等深层原因所致。未来的移风易俗应充分尊重风俗的客观规律,推进移风易俗的差异化治理,注重形成可替代接续的新风尚,兼顾政策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挖掘和弘扬传统美风良俗。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学、美育、美术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乐 《兰州学刊》2004,(2):205-206
美学是一门哲学性质的科学 ;美育通称审美教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术是与创造有关的艺术门类。三者不能混为一谈 ,各有各特定的概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四年,我国学术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贯彻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过程中,广泛、热烈地展开了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在哲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内就一系列原则问题进行了大论战。其中突出的,是对“合二而一”、“各阶级汇合的时代精神”、“写中间人物”等等资产阶级观点、修正主义观点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场论战的性质是:究竟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究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还是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服务,为资产阶级以至地富反坏右服务?究竟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究竟是宣传无产阶级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鼓吹资产阶级的反动的唯心主义? 目前,这些论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根据对一年来全国主要报刊的不完全统计,仅批驳“合二而一”、“各阶级汇合的时代精神”、“写中间人物”以及关于“李秀成评价”的文章,即达600篇左右。参加论战人数之众多、影响之广泛以及意义之重大来说,是我国学术界多少年来所罕见的。在这次论战中,对不少谬论的批判已经走出书斋。特别可喜的是,不少工农兵、基层干部都以亲身经历、生动的实际材料,有力地批驳了这些谬论,并且写出了不少具体、实际、生动、旣说明问题又解决问题的好文章。一年来除了对若干重大问题展开学术批判外,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还对其它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这新的一年,为了帮助读者回顾和了解一九六四年的学术讨论情况,我们特请一些同志,就若干主要问题,作简要的综述,供读者参考。这次综述由于时间仓促,内容方面挂一漏万,在所难免,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因篇幅所限,全文分两期登完。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开发商的纯商业动机和行政长官的政治目的的不同使得投资者、建筑师和业主之间的权责关系混乱,从而使得建筑行为忽略和遗忘了人,使得建筑业陷入了困境。只有在建筑行为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行业作风,建立评价建筑的人文尺度,才能使当代中国的建筑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贺鸿凤随笔在当代文坛上很走俏,至今仍显方兴未艾之势,这不仅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活力和色彩,同时也为随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拓展了领域。本文旨在对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作些探讨,这对于随笔文体的认识当是有益的。随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美育研究要取得新的成绩,必须以人生论为逻辑起点,并努力实现作为"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美育和作为独立成分的美育的有机融合.最近十几年来,当代中国美育研究呈现出内容实践化、视野扩大化、方法科学化的趋势.美育研究面临的的主要课题有美育的本质问题、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问题、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问题、脑功能开发问题、美育具体实践问题、大众审美文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本雅明将以往的历史观分为依赖于时间线索的自然历史观,以及依赖于逻辑链条的世界历史观。针对这二者的理论局限,他提出了以语言学为方法的神圣历史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神圣历史以其独特的结构性特征使历史意义得到不断生成和发展,而通过对上帝神圣语言的继承,人类便能够借助于一种客观阐释而获得解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美学要想有所作为,主动创造一个文化间自由交锋的理论平台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中国当代美学表现出来的或许并非"失语症",而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失语恐慌症"。教育的真义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美育的参与,美育因此理应成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倚仗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面对这个崇尚物质享受的世界,蔡元培以美育陶养情感,进而带动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才更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从时代、社会、自然三方面浅谈对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一人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虽然在外在上体现为发现与解决新问题、发明与制作新事物的能力 ,但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究其原因来自人的深层心理。要发展人的创造力 ,就必须激活创造力的深层源泉 ,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资源。而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 ,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是以感性个别的非概念形式激发人的审美情感 ,使人们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 ,获得心理的满足 ,情感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勃兴相对的是当代美育的滞后。这种滞后既包涵着美育理论的滞后,又包涵着美育实践的滞后。在艺术向生活的泛化中,美育的滞后不仅导致了审美实践的人文阙如,而且导致了生存实践的主体走失。因此,当代审美 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片面发展的结果——文化片面发展为审美文化,在整体上进入文化的审美时代。由于基本的片面性,当代审美文化在片面的感性解放中包涵着人文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双重失落,而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美育的悲壮使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处于严峻的挑战之中一方面正经受着现代化过程摆脱体制僵化、愚昧无知、贪污腐化与经济变革等的痛苦,另一方面正经受着西方传来的后工业文明价值解体的冲击,因而当代中国的美育悲壮的使命,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任务,一是人生价值的启悟,一是人格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徐鹰 《青海社会科学》2008,42(1):189-193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美育在达到和谐的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代美育的大众化、科技化、生活化、个性化四大特征,旨在探索如何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其鉴赏力,培养其审美思维方式、同情心和合作精神,超越精神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耕  孙璟涛 《学术研究》2001,1(11):11-23
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几个重要问题,即社会的本质、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物质生产、人本身生产、精神生产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历史发展的进程研究中的主要观点作了系统梳理,并对这些观点作了新的考察和审视;在述评的过程中,作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历史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且与其政治观分不开。宋庆龄的历史观与她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特别是对其民生主义的认识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宋庆龄历史观中的三个关节问题——对唯物史观、民生史观的认识与对孔子懦学的批判进行讨论,从中可以对宋庆龄历史观有一个概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