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性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前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宏观管理职能.然而,我国现行政策性银行立法在其设立的法律依据、监管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而阻碍了我国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提出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银行规范化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友才 《社会科学》2003,(11):12-19
文章结合实际对三家政策性银行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制度安排源由、发展现状 ,揭示了政策性银行制度缺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进行规范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设立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组建作为政策性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银行,不仅有利于贯彻我国的农村产业政策,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利于国家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虽然农业发展银行基本的框架已经确定,但其机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特别是省以下分支机构的机构模式,却并未成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找到农业发展银行的最佳机构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利于农业发展银行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普遍欠佳,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经营效益欠佳的原因 1.政策性原因。多年来,由于银行政商业务混合,银行在经营中既承担政策性业务,  相似文献   

5.
政策性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商业化转型同样是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选择.转型过程中,政策银行的非市场化职能与市场化职能面临着重置;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是政策性银行在实现商业化转型后保持政策性金融业务传统的重要环节;转型后的政策性银行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建立自我激励和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成立专门从事政策性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其它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可厚非,政策性银行是否因从事政策性业务,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允许政策性亏损呢?政策性银行是否应象商业银行那样实行企业化经营呢?这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予以回答的问题。因此,提高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质量,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完善和发挥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政策性银行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现阶段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应坚持与国际接轨、政策性与效益性相统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开和适时调整的定位原则。其职能定位应是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遵循世贸规则的要求 ,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 ,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处于深化改革的十字路口,其成立和发展轨迹具有特殊制度背景:既弥补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又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收购资金管理之需。在探讨了其特质——政府补偿下投资于农村准公共领域的金融机构的情况下,确定其市场定位是"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取向:总代理农村政策性业务及承担担保和资金批发业务;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运营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敬华 《江汉论坛》2001,(12):31-32
我国政策性银行在7年的运作实践中,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稳定农业生产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清、职能关系扭曲、资金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极大地制约了政策性银行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应尽快建立起政策性银行独立的法律支持系统,并借鉴国外经验将政策性银行划归财政部统一管理,同时利用多种方式,拓宽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政策性银行法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政策性银行法的性质。作者认为 ,探讨政策性银行法的性质对制定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性银行法是公法与私法的混合法 ;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社会法 ;是典型的经济法 ;是经济法中重要的宏观调控法 ;是金融法 (银行法 )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最终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指日可待,中国经济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金融领域,虽然与商业银行和保险业相比,中国政策性银行受到的直接冲击可能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金融业者可以高枕无忧或袖手旁观。本文拟就中国加入 WTO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功能观点的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政策性金融的特殊功能,适度有限的市场化运作是政策性金融的重要原则而不是员高原则,也不等于政策性银行质的市场化或转型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运作必须合法合规,遵守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应建立政策性银行改革噪声过滤机制,采取立法等行为控制策略.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不能迷失自我、偏离科学政策性金融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3.
朱幼衡 《天府新论》1994,(6):18-20,12
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的困境和对策朱幼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在此前提下,明确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基调,其重点就是,国家专业银行在将政策性业务划给政策性银行后,逐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农业银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存在着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商品决定货币,物质流决定价值流,金融运行机制依附于计划安排,留下的只是一张金融的外壳,银行仅仅充当了财政的出纳员和簿记员;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决定商品,价值流决定实物流,金融机构也以完全不同的机制运行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金融领域也面临着他变和更新。一、我国全融运行机制现状分析近几年,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其运行机制还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专业银行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政策性银行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环节。关于中国经济生活中是否需要政策性银行问题,经济理论界特别是金融理论界,已经论证探讨了好几年。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回归的期待——“道德银行”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银行”的存在符合大众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状,是意识形态与经济的大胆组合。“道德银行”的萧条也有其经济、道德和方法的原因。所以应采取不同的运行形式,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加强金融监管的思路汪光远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我国金融体制将面临一场重大变革。成立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成立农村和城市合作银行等等,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并使诸多的金融机构都能按照法规运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工作职能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政策性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改组中国农业银行,承担严格界定的政策性业务。发展商业性银行。……并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如何改组农业银行,与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从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优化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出发,提出如下改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创新产品,它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包括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模式和市场结构及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系,显示了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运行机制的利弊、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与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相互补充并使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向"市场化".中国在发展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农业气候指数保险发展现状,从政策、法律、资金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其在市场中获得的资金支持与对社会的贡献度不成正比,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紧缩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上加难。要切实解决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且以宏观与微观同为本、同为治,即政府的政策、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及导向作用与中小企业、银行及社会中介组织等融资体系制度的建设同为本、同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