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虹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91-193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对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李尔王》进行分析,指出该剧无以伦比的悲剧性来源于莎士比亚高超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时空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和气氛五个方面的距离化,使《李尔王》与读者、观众之间形成了适当的"心理距离",带给我们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2.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具争议的一部.对李尔王这一人物的解读无法绕开疯癫这个构成李尔王性格主要特征的话题.然而,人们对李尔王疯癫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哀叹他的悲惨命运或批评他的性格弱点等层面,而忽略了疯癫与李尔王作为个体的命运之间所具有的深层联系.借助现代哲学关于权力、主体、存在的相关理论对李尔的疯癫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才能在李尔愤怒的咆哮中分辨出莎士比亚对我们的劝诫.这正是《李尔王》对现代人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诗学》中有关戏剧情节的论述,分析了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中双情节结构对《诗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学说和其他众多论者的合理意见,对《李尔王》中的崇高与悲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指出在《李尔王》中充满着无与伦比的崇高感与悲剧性,但崇高因素是次,悲剧因素是主。全剧通过主人翁遭受的巨大灾难,强烈控诉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不公,初步完成了对经典的崇高和悲剧观念的一次解构。由李尔清醒中的疯狂、疯狂中的清醒和新生后的毁灭构筑的悲剧历程,使《李尔王》成了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苗青 《南方论刊》2010,(4):95-97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主要悲剧作品之一,在作品中,李尔王和葛罗斯特伯爵分别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角色。在剧中,两人都因过于自我肯定而遭受折磨,最终在时世的艰辛中觉醒,获得转变。通过他们从盲目到觉醒、看清世界这一变化过程,“转变”这个主题得以充分地阐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以其精彩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段闻名于世,拟人是莎剧修辞的主要辞格之一,其翻译亦是修辞翻译的一大难题。以莎剧《麦克白》和《李尔王》中的拟人修辞为语料,考察现有译本的相关翻译,以"辞格翻译方法模型"分析这两个剧本中拟人修辞及其汉译,分析各翻译家的汉译特色,探讨拟人修辞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陆扬 《江西社会科学》2023,(2):79-88+207-208+2
莎士比亚剧作的空间无比广大,宇宙天象在莎剧中大都具有象征意义,指示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张力。哈姆雷特说丹麦是世界这座监狱里最坏一间牢房,说他被关在坚果壳里,可依然觉得自己是无限空间的国王,这可见出丹麦王子筹划绝地反击的决心。莎士比亚习惯用舞台比喻人生如戏,世界就是他的舞台。莎士比亚本人的典型舞台是伦敦,维特菲尔德认为莎士比亚是将伦敦写成一个多层面的世界,既是国家身份的王权中心,又有藏污纳垢的底层社会。吉利斯认为《李尔王》开篇的地图场景,可以见出一种现象学的空间批判。地图密切联系着身体的欲望。《奥赛罗》则写异域空间,展示两种时间序列。莎士比亚不失为他那个时代,甚至所有时代最伟大的世界主义剧作家。  相似文献   

8.
《李尔王》被誉为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伟大的悲剧”。其中,“爱”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值得大家探讨。剧中,“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神圣的爱,这种爱维系着人的心灵及世间的和谐;另一种是肉欲的爱,这种爱臣服于世俗的私欲,是祸端之源。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完成了史剧《屈原》。此剧一出现,立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它的演出轰动了重庆山城。然而,个别好心朋友,都劝作者把“雷电颂”改为“天问”或别的场面。其理由是“雷电颂”与《李尔王》里的“暴风雨”场面“有平行”。甚至警告说:“在暴风雨的题材里,莎士比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高度,因此超过它是需要一个titanic的劳役的”。这一建议,郭沫若并未采纳。但是,“雷电颂”与“暴风雨”是否“有平行”?对《屈原》与《李尔王》应当怎样看?“平行”论产生的原因何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屈原》及郭沫若的史剧成就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李尔王》作为一部伦理悲剧经典,是莎士比亚在深受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文化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下,灌注在剧中人物的思想与行动中两套相辅相成的避免悲剧命运的济世方案。王权—父权主义从宏观着眼,为济世;后者从微观入手,为救个体,抚慰灵魂。它们是莎士比亚提出的互为表里的伦理济世双桅,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建构以王权—父权主义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以仁爱隐忍苦行精神为主体的人格精神结构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大同世界"。透过这种方式,莎士比亚为化解文艺复兴晚期西方社会伦理危机,提供了一套合理的济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根据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编成一部电影<乱>,籍此赢得了"东方的莎士比亚"的美誉.本文通过对<李尔王>和日本电影<乱>的比较,从内容到形式上探讨了两者的联系和独特性,试图揭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的延续需要内容的拓展和更多角度的解读,尤其要融入本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李尔王》这部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悲剧作品,文章从《李尔王》中所表达的普遍人性这一主题入手,通过对主人公李尔王人物性格和剧情的分析,着重阐释李尔由于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诸如:刚愎自用、昏庸愚蠢,导致悲剧发生,经过人生痛苦不幸甚至灾难的历练达到人性的升华与完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存在多种意象,它们作为情感、剧情的承载物被使用,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含义,也赋予了剧本一种永不消失的美感和力量。在种种意象中,水意象在莎剧中曾直接或间接多次出现,如《李尔王》中著名的暴风雨场景、哈姆雷特曾在海上航行、奥菲莉娅溺水而亡等。因此,笔者拟从水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解读莎翁戏剧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以下简称《安》)是莎士比亚在他的创作高峰期写作的一部悲剧作品,它虽然不能与《汉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相媲美,但仍不失为莎氏的一部优秀剧作。而《长生殿》则是我国清代戏曲家洪的代表作,就内容而言,这两部作品都可称为“爱情政治传奇剧”,前者写的是古罗马时期,罗马执政三巨头之一———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罗马执政者之间的政治斗争;后者则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了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这两部戏剧均有一定的史实依据,其情节也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5.
王俊德 《理论界》2012,(3):123-124
对于人性善恶的揭示,一直是不同时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莎翁的《李尔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李尔这一艺术形象从恶到善的人性蜕变,体现了不公平的社会和作恶多端的人类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与黑暗的现实的同时,也形象地揭示了对于精神的超越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不仅在真实的历史现实中呼唤人性的回归,同时突显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性善恶"这个永恒命题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陈梦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6):118-124
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为非洲获得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素有"非洲的莎士比亚"的美称.他在戏剧创作上时常以莎士比亚为师,推出了《狮子与宝石》《森林之舞》《裘罗教士的磨难》《死亡与国王的侍从》《巴阿布国王》等一系列颇具莎士比亚艺术风格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经常出现的五幕结构、五步韵律等结构特点,而且借鉴了莎士比亚的死亡描写、预言描写、狂欢仪式、丑角编排、内心独白、词汇表达等创作技巧.索因卡对莎士比亚创作艺术的借鉴既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现代价值体现,也反映了索因卡融会贯通和开辟创新的戏剧才能.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使得学术界多以一种崇拜的眼光去解读其作品,而其作品中一些细微之处流露的情绪却很少被人们发觉。男同性恋文学的书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对这一命题的表现的十分隐晦,通常欲言又止,但我们还是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来对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同性化创作倾向与其同性取向倾向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今天,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担心,在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相继出现以后,历史唯物主义会不会象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李尔王那样,把一切财产分给子女,自己却成了乞丐。还有人担心,随着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的渗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悲喜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六○二至一六○三(或一六○四)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这三部戏剧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悲喜剧独特的戏剧冲突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美学范畴。莎士比亚的三部悲喜剧同他的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具有同等的地位,它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五种样式。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是十八世纪正剧的先河,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建构过程。一代又一代读者成就了"莎士比亚",正是几个世纪来人们对莎剧的不断僭用和改编发明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并不源自其超越性和普遍性,而是来自其弹性和韧性。研究莎士比亚的建构问题和作者身份问题,不仅要熟悉英国的出版史和文化史,应用文学社会学和社会文化史的方法,也要结合莎士比亚作品的内证,运用文本阐释等固有的文学批评方法。在泰勒的《重新发明莎士比亚》之后,著名莎学家卡斯顿的《莎士比亚与书》有其显著特色和重要贡献,但在方法论上也有瑕疵。所以,厄恩具有开拓性的著作《作为文学戏剧家的莎士比亚》对其进行挑战和补充,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