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军事强国正掀起一股以“开放、合作、发展”为理念的办学运动。本文结合外军办学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外军根据战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提高交流协作、重视优化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重视院校发展的持续性、坚持选拔高素质人才治校,得出了对我军事院校办学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东南大学在 2 0世纪初至 2 1世纪初的办学第一个百年中 ,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局势和对现代高等教育的顽强探索 ,在办学行为与理念上韧性发展 ,师长率先垂范培育优良学风校风 ,使得人才辈出成贤助学造福社会。一百年的实践揭示了东大办学优良传统暨规律 ,即重视知行合一 ,重视科学人文并进 ,重视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为了我省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呈良性、快速发展,不仅要对我省基本办学情况进行梳理,更要重视和妥善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国际性与民族性、长远效益与项目短期性、政府规范与学校管理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加入WTO后,人们对加快中外合作办学的期待值和紧迫感更强、更高,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丰富、多样,开阔了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视野。在具体合作办学过程中,要构建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要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要重视学校的育人功能。同时,提倡在合作办学的实践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索和创新,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维的出现,旨在积极回应我国高校办学者试图将作为大学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重新置于办学实践的重心这一办学行为。这是对长期以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所形成的相互疏离关系的写照。学科之于大学的特殊意义以及人才培养之于大学的独特意义,决定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大学演进历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互动逻辑,即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互构共生。旨在增进知识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其重视通过发挥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积极互动影响实现卓越办学,其重视利用学科发展为人才培养构建组织载体和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当前高校而言,当务之急在于重建基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办学思维,基于二者的互构共生综合设计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重构是践行这一办学思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中越边境地区的控制,清政府较为重视文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着力发展义学教育。该地区义学的教育目标重在开启民智,生源不局限于土司子弟,教学内容以识字、写字为主。义学的办学经费以官办为主、民助为辅。但是,与靠内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中越边境地区义学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设学严重不足、办学规模小、师资水平不高、办学经费缺乏、办学效果不佳等,此外,该地区内部之间的义学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高等农业教育,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农林”为主的的学科布局、形成独具农林优势的的办学特色、确立面向地方“三农”的服务定位、拥有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坚持改革与创新,走符合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私立南开大学是我国民办高校历史上的典范,研究其特色的办学经验、剖析其成功的发展历程,能给我国困窘的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带来些许启示。"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办学方向,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有效的资产运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师资队伍建设"都是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发展不仅要重视积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还需要重视和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张伯苓通过确立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建立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既有效地拓展了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又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信任,为私立南开大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张伯苓的办学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特色化教育通俗性地称为高校办学特色,即办学的个性化。高校扩招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实践走向深入,特色化教育将成为现存、新办的各类别高等教育办学实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特色化教育的内涵、功能及其在国内外名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促使这一教育理念日益为社会所认识、所重视,并发展为众多高校的办学方针、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私观念逐渐形成,最终"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但深入分析此观念可以发现,"立公灭私"从形成之初,理论上就存在着逻辑矛盾,实践中也陷入解决不了的困境。公与私的纠结不清、逻辑混乱,对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以其惊人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气魄,突破了中国传承已久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崇公抑私"的观念,确立了"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应有地位,树立了平衡互动、辩证统一的公私观念,从而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入手,讨论分析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对创建一流民办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阐述了保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私界限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关于家庭和城邦的区分。随着经济上升为社会生活的主导要素,公私界限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启蒙运动之后,西方主要形成了四种公私观。不同公私理论用于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大量的公私观理论造成了实践上交织存在的公域与私域;另一方面,公私观的合理性本身也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沿海大量民营工业迁入四川,内迁企业通过改造、合作、出租出售、扩建等方式及其后方民营企业的新建,四川民营经济获得一个"嵌入式"发展的良机,但1942年后四川民营工业陷入衰退,其中国民政府的政策导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四川民营工业的贷款情况、税收负担以及政府对民营工业的统制三个维度来分析,战时四川民营工业"嵌入式"发展的成败对我们实现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私"观念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基本的精神现象,存在着不同的意涵:有作为世界观的"公""私"观念;有作为道德概念的"公""私"观念;有作为空间概念的"公""私"观念;有作为生活场域的"公""私"观念;还有作为群己关系的"公""私"观念。不同的公私观念都分别指向不同的问题旨趣。在现代社会的知识语境中,确切不同"公""私"观念的问题旨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私营经济及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和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关注中小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结合目前国内对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的状况和实地调查,着重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参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真实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之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有许多相似相通和相互交叉之处 ,很容易被人们混淆 ,既不利于公共管理 ,也不利于私人管理。有必要通过比较分析 ,澄清基本概念 ,把二者识别区分开来 ,才有利于公共政策于公共管理活动和私人政策于私人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官民协同治理代表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取向,它要求政府与国民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关系,共同承担对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责任。但是,由于国民社会生活知识和素养的匮乏,以及长期以来国民管理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得其对公共利益的期望日益淡化,国民中的不合作、不服从甚至对抗情绪滋长,使政府社会管理压力增大、效率下降、成本上升;传统的政府与国民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两极"态势,严重影响到国民对于政府的认同意识和支持度。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官民协同治理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所以,从官民协同治理的角度看,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创新,需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公民权利体系;政府要切实端正其公共性角色;要培育多元化的社会自治主体,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和作用,形成政府和社会良好互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