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完全理性到相关理性:21世纪经济学的新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石,在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过程中逐步完善.本文首先概述了理性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然后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在强调经济行为相互依赖的本质特征基础上,用相关理性概括出对理性行为全新的理论描述和实践决定,试图寻找21世纪经济学发展的新起点,并用相关理性的观点分析解释中国经济学建设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中国社会的进步因其文化负累与制度缺陷,出现了平等与公正二者的非有效契合现象。通过对文化与制度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在建构契约社会的整体框架下,充分关注契约体制下存留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由此可以导引出中国社会进步应是一种整体打造平等、同时兼顾公平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身分到契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长河中,有一些堪称“一言而为天下法”的不朽名言,它们宛如这条长河中的璀灿明珠,长久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它们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跨世纪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思想的精华,认识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认识了整个人类思想。 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论述过,后来英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梅因在其名著《古代法》中所明确提出的“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分到契约’的运动。”就是其一。 一、“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梅因所指出的“从身分到契约”,准确地抓住了最能概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根本特征的两个东西——“身分”与“契约”,并把它们作为区别不同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准,即据此把社会区分为“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于此我们可以洞悉“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第一,在“身分社会”,身分(出身)是人们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人的肉体能使人成为某种特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他的肉体成了他的社会权利。”在“身分社会”,身分成为确  相似文献   

5.
曹文彪 《东南学术》2004,(2):139-148
本文认为,人文学科,就其在西方及中国古典时期的状况而言,基本上均表现为一种旨在造就"有学养的人"(韦伯语)或即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的"君子"的学术性活动,因此,从本性上讲属于一种"善性之学".然而,随着西方科学革命在17世纪的爆发以及这一革命使科学在西方成为普遍崇拜的对象,人文学科便逐渐变异为一种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普遍规律或即所谓"正题法则"(皮亚杰语)的科学活动,并且因此引发出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提出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文学科的名称取代现今十分流行的人文科学的名称.  相似文献   

6.
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社会整合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2 1世纪的一项政治使命。这一整合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具有多方面的政治意义 ,其成效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的结构要素 ,这是应对 2 1世纪挑战的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7.
连儒来 《理论界》2003,(6):116-117
世界进入现代以来,一提到国际关系的特点,人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几乎每天都处在变动之中,但从总体上说,国际社会是有序进行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所谓国际社会是指由主权国家等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构成并由他们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各国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庆祝天津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1999年3月17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了“面向21世纪的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来自本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我院部分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就当前社会科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世纪之交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9.
10.
21世纪初的科学交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出版物的急剧发展 ,创造出用于全球正规和非正规信息流通的各种界面、链接和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连接到机构的和世界性的网络上 ,使得学者能够迅速接触到世界任何地方的同行、编辑、电子期刊、软件和专业数据库。这些网点的互动能力能够造成即时的信息交流 ,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全程的便利 ,促进了“合作实验室”(即虚拟的研究实验室 )的发展。问题是 ,技术变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共同体的基本性质。计算机网上交流难道只是单纯的辅助手段 ,而不是一种真正的革新动力吗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为了各自不同的研究任务会在多大程度上采用电子媒介 ?身处边缘的科学家进入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就能立即摆脱非电子阶段的那种孤立隔绝吗 ?本文讨论了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里信息技术与科学界实践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谦 《江淮论坛》2004,1(3):68-71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即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是不同的。创新将是2l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必须加强调控和引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20世纪关于科学划界的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揭示了科学划界从清晰到模糊的发展趋势和科学划界问题的现实困境,试图讨论当代科学划界问题的恰当研究方法,并提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进行“软划界”,对科学与伪科学进行“硬划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建设"为教育的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1世纪揭幕之际 ,教育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我曾于 16年前在创价学会全国教师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感想》倡言。我指出教育改革不应以政治为主导 ,应以人为主 ,就其理念、目标 ,具体提出为“整体性、创造性和国际性”。当时的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 :失足青少年激增 ,校内暴力事件、旷课现象频发等。不仅让直接相关的家长、教师忧心 ,更令许多有心人士慨叹不已。15年后的今天 ,虽经有关人士不断的努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 ,事态不仅没有改善 ,反而变得司空见惯 ,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此 ,我想坦率地就最近各种教育改革议论…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如雷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2年10号发表题为《知识竞赛的新世纪》一文,认为21世纪必将是文明飞跃进步和各国知识分子全力赛跑的新世纪。所谓文明进步,一是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二是指文化大环境的不断改善。随着物质文明突飞猛进,21世纪迟早会出现科技大国或文明大国,即使领土较小的国家只要在科技上拥有杰出成就,也可以取得大国的资格和地位。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历史时期,但也是人类遭遇生存危机最严重的时期。非持续性的经济畸形增长和消费模式以及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人类为摆脱困境,并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必须遵循新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因此,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中国家都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否则繁荣也将是难以持续的,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20世纪末最明智的选择。21世纪则是重新调整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机,错过了,人…  相似文献   

16.
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制度特征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契约化的实质不是引进和套用某种有形的框架,而是让经济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内生"出一套无形的规则.中国制度变迁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制度的契约化要克服"伦理身份"和"计划身份"双重制约.从"身份到契约"的制度变迁其关键环节是个人人格状态的根本变化,其进程的艰巨任务是在人文建设中有意识地培养社会成员的契约责任感和塑造诚信守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21世纪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齐鲁学刊》2006,(2):120-123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走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科学的含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科学,而是外延扩大、内涵升华的科学,科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呈现出分合相间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科学发展呈现出综合性与整体化的趋势,21世纪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呈现出全面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董美珍 《晋阳学刊》2003,(5):105-107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使信息科学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这不仅给科学女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又使女性面临很大的挑战。作为科学技术的生力军,科学女性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21世纪是科学女性大发展的时代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前50年,平均每10年有一位女性获诺贝尔奖;而50年代以后,差不多每3年就有一位女性获此殊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将是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的“全球信息世纪”,这为女性的成才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1.科学女性群体将不断涌现据悉,在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摘取到…  相似文献   

20.
李友钟 《理论界》2014,(9):84-87
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共生体现在细胞内共生、个体内共生、种群内共生、生物圈共生、地球共生。共生是物种产生的重要源泉,共生也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机制。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人类社会内部也是共生关系。本文梳理了自然界共生的类型,并由人的自然属性的共生性出发,论证了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以及人类社会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