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艺术的雅俗化视角,重读与比较《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认为鲁迅小说从思想到形式都是纯粹雅化的.在思想上,如"狂人"被逼为疯,就象征精英文化在中国的遭遇;"阿Q"整天做着"白日梦",就象征中国大众文化的弱点.鲁迅对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他思想上所持的纯粹雅化立场.艺术上,鲁迅小说完全以作者为中心进行的叙述方式及其中西文化与文学修养对小说写作的全面渗透,也反映了他纯粹雅化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是狂人,还是战士?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来由于这篇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由于研究者的思想观点、方法的不同,时至今日对于狂人的形象的认识仍然存许多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狂人是个反封建的战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2):121-126
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显示了他对文学"形式"的选择与创造。狂人发现"吃人"真相,是一种哲人的反思过程。反思性的内容与"日记体"的层级形式,共同形成《狂人日记》的哲学言说形态。《狂人日记》借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具有哲学寓言的形态特征。理性往往淹没个性,假如没有哲学寓言形态,《狂人日记》的内涵则无法明显区别于当时的启蒙言论而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狂人日记》的"格式"是"表现"得以"深切"的凭借。这种哲学寓言形态使《狂人日记》成为鲁迅小说启蒙母题的一个发源。  相似文献   

4.
作品中狂气和狂人这种文学装置成为重新思考世界的通路,同时也是使得既存的权威性话语有可能被推翻的一种文学保护装置。通过狂人和狂气,鲁迅想要推翻自己身处的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狂人日记》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因为它的狂人和狂气具有一种把自己变成他者的现实性的语境,即历史性。  相似文献   

5.
姜振华 《晋阳学刊》2011,(2):144-145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甫一出世,就震惊了文坛。它断言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这一观念很快就成为了几乎所有进步知识分子的共识,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肯定其固有的思想价值。然而,颇耐人寻味的是,这么尖锐犀利的观点却是出自"狂人"之口。  相似文献   

6.
“狂人”论     
一我想从鲁迅《狂人日记》和果戈里《狂人日记》中两个狂人形象的比较谈起.鲁迅笔下的狂人究竟是什么形象,自作品问世七十年来论者见解一直分歧,真狂、假狂说,战士、英雄亦或普通人说,初步觉醒的叛逆者、思想倾向进步说,狂人与战士统一说,象征形象说等等,至今难以一致;  相似文献   

7.
拿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做比较研究,不仅为了说明它们之间的思想与艺术上的渊源关系,而且也为了看出它们在这两方面的重大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探求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思想与艺术上的特质和杰出成就。这种比较研究与探求,也许能使我们看到一些我们原来的研究所未能看到的东西,以及对于争议中的问题的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描写过“疯子”,但真正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成为文学典型的、至今仍在世界文苑中闪烁光辉的“疯子”却不多。果戈理曾在《狂人日记》中写过“狂人,鲁迅也在《狂人日记》中描写过“狂人”。果戈理是俄国的“散文之父”,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旗手,他们笔下的“疯子”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同样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真假问题,迄今为止,大致可归纳为:“战士说”,“狂人说”,“寄寓说”。笔者以为对这一特殊而复杂的艺术典型,三说似乎都失之偏颇,本文试图对狂人形象的美学特征,作一点粗浅的辨析。读《狂人日记》,我们都会感到,几乎在每一处看到一个真正病狂者的地方,都会同时看到另一个活生生的清醒的战士的身影。狂人怕赵家的狗、怕路人、怕小孩,感到“他们似乎想害“他”,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这是一个病狂者多疑、过敏的病态心理反映,但我们似乎也同时看到,一个被封建势力迫害的战士敏锐清醒的目光和警觉的  相似文献   

10.
在《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中,有外来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但学界百年来囿于鲁迅周作人的述说,一直忽略了对前者的探究。2012年李冬木论文提出:《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生成,"是从日本明治时代‘食人’言说当中获得的一个母题",日本学者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将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背景下的"支那""食人"言说引进国民性话语,与"吃人"意象生成有着决定性关联。此说引起研究界强烈反应。有关"吃人"意象生成的争鸣探讨,推动着《狂人日记》和中国鲁迅研究突破一国史观走向多国史观,并重视对鲁迅创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基础研究,从而切当理解《狂人日记》跨文化跨学科视野下的思想艺术独创。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成名作《狂人日记》历经百余年众说纷纭而又渐趋整合的密集评析,已形成文本整体上被重复论述淹没、被过度阐释覆盖的状况。但对于狂人向大哥宣讲“真的人”的道理,以及狂人最终忽然不药而愈并且随即“赴某地候补矣”的结局等关键细节,一直未有足以贯通作品全篇脉络的恰切解读。这些细节紧密牵连着鲁迅与他所了解的尼采思想和克鲁泡特金学说的隐秘对话,也直接映现着进入《狂人日记》创作之际鲁迅自己的精神际遇和人生规划。依循这些发现,有关《狂人日记》叙事肌理和思想蕴含的总体认识,可望推进到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鲁迅把最深沉的爱献给了农民。而愈到后来,知识分子的命运愈引起鲁迅的关切,《呐喊》《彷徨》中,以知识分子作为主体艺象的小说几乎占了五分之三。鲁迅从时代宏阔的高度上俯视“五四”知识分子的种种人生和多样心态,并塑造了一个基本排列有序的艺术形象的系列。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九种形态。(一)最先觉醒的叛逆者、莫新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狂人”和”“疯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性格符号,是鲁迅运用双层建构的特殊艺术方式塑造的具有“双象性”特点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叙事特色的形成主要得益于鲁迅对中国文学叙事艺术养分的汲取。二者间的联系表现在:开端叙事方面,"文言小序"承续了《史记》列传的故事起始叙事传统、《游仙窟》的开端叙述者模式和戚本《红楼梦》第一回的"托言+预叙"结构方式;反讽叙事方面,《狂人日记》在叙述声音、人物描绘、修辞三方面承续了明清奇书的多种反讽叙事策略;意象叙事方面,"月光""赵家的狗""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书房"意象,对相关传统意象的内涵和叙事功能既有承续,也有创新。对《狂人日记》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关联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狂人日记》叙事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及其从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过渡的继往开来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体式和构思上明显受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的启发,但仔细研究两个文本就会发现,两篇小说各有其深刻的内在寓意。本文试图从小说本身出发来分析两个狂人形象的不同内涵、作者批判的深度以及两个不同民族的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长明灯》和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样,着重抒写的是面对庸众的先觉者的悲衰,表现着作者明白、热烈的反对封建传统的精神;然而,从《狂人日记》到《长明灯》作者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深沉的思索使小说在主题的揭示方面显得更为深切,艺术上则更趋成熟,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两篇《狂人日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文学史的长廊里,伫立着两个狂人形象。这两个狂人形象分别出自俄国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一下这两篇作品,研究他们的关系和联系,对理解鲁迅文艺创作借鉴的理论,探索某些借鉴的规律,发展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文艺,有着重要意义。一、产生创作意图的相似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爆发前夕,鲁迅发表了表现“深切”,格式“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篇作品是向封建制度、礼教进击的怒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开始时所爆响的第一声号炮。这篇作品的成  相似文献   

17.
发表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非常特殊的小说.它是鲁迅沉默多年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说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中国的启蒙者是以一个狂人的形象诞生的,也标志着中国小说叙述开始从"无我"向"有我"转变.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微言大义——重读《狂人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非常特殊的小说。它是鲁迅沉默多年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说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中国的启蒙者是以一个狂人的形象诞生的,也标志着中国小说叙述开始从“无我”向  相似文献   

19.
历史真实的共时化变形─—“狂人”典型的修辞论阐释王一川笔者曾在《走向修辞论美学》一文(《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中.提出90年代美学的“修辞论转向”问题,并就“修辞论美学”思路作了初步勾勒。这里正是想在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典型的修辞...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中多次出现圆圈意象,同时,《狂人日记》、《故乡》、《在酒楼上》等小说中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循环结构,对这些圆圈意象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鲁迅内心深处的时间观和对当时民众心目中的“革命”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