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曹刿论战》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将鼓之。”意思是:鲁在公将要击鼓进攻敌人。对句中“鼓之”的解释,其说不一。对“鼓”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动词。刘宋川在《古代诗文详解》中说:“鼓,在上古兼作名词和动词,作动词,意思是‘击鼓(进攻)’。”二是活用词。这又有两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刘岳松等在《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中说:“鼓,击鼓,名词用如动词。”②动词的为动用法。黄岳洲在《文言难句例释》中说:“‘鼓’不妨看成动词增加为动用法,‘鼓’是‘为之鼓’,因为战争而鸣鼓。”鼓,…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民出版社《古代散文选注》上册注云:“苦秦,即‘苦于秦’,受秦统治之苦。”山西人民出版社《历代散文选》注云:“苦秦,以秦为苦,即在秦的统治下深感痛苦。”这两种解释,均值得商榷。按“苦”的本义是一种野菜,味苦,也叫“荼”。如《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苦,苦菜也。”《毛诗正义》云:“此荼也。”引申为味道苦。如《诗经·邶风·谷风》:  相似文献   

3.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4.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用法颇具特色的名词性词组,一般都把它混同于所谓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1) 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魂天王,不为华侈?(洛阳伽兰记·王子坊) 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注释“雉头狐腋”:“雉头狐腋:……用在能愿动词的后面,用作动词(着重号为引者加,下同),是穿雉头狐腋毛皮衣服的意思。”(部本《古代汉语》上册38页,1984) (2)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郭本《古代汉语》注释“端章甫”:“端章甫: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中册574页)  相似文献   

5.
说“军”     
今人多认为“军”字的“驻扎”义系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文根据“军”的古文字形、前人对“军”字本义的说解及古书用例,确认释“军”的本义为“环绕”是正确的,因此其属性本来就是动词;并根据对“军”的词义系统的梳理,由“环绕”义引申为”驻扎”义,词的属性未变,根本不存在“词类活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籍、藉二字,字形相近,读音、意义也有相同之处,故很容易混淆。籍,读jí。汉许慎《说文解字》:“籍,籍书也。从竹,声。”可见,籍原指用竹简编成的用来记载文书、档案的册子,即名册、户口册。《汉书·高帝纪》:“肖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现在的“户籍”就有这个意思。“党籍”、“国籍”、“籍贯”等便是从这个意义引申出来的。又引申为登记。后来也泛指书籍。“藉”,读jiè,指凭借。《韩非子·五蠹》:“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藉,从草,本意指草垫子。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  相似文献   

7.
在古汉语中,“辈”一般有三种用法:一种是置于代词之后,类似语尾,如“我辈”、“汝辈”、“君辈”等。一种是位于数词之后,用作量词,表示“批”的意思,如“使者十辈”(《史记·列敬传》),“善田者五辈”(同书《王翦传》)。一种是放在名词之后,有“类属”的意思。如“此蛇辈约以十数”,(《三国志·魏·华佗传》)“鼠辈敢尔!”(《世说新语·简傲》)。以上用法,都与“辈”的本义“军车百辆”有关(参见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338页)。但在唐宋文献中,“辈”还有一种稍见特别的用法,试看下例: ①即于别殿宴乐,更无诸  相似文献   

8.
汉语“根据”,从词性上讲,有名词、介词、动词的区别.就含义来讲,是以作为名词或介词使用的较多(作为介词用的"根据",是仅就汉语而言);作为动词用的较少.而作为名词用的“根据”,据笔者分析,又有本义、转义和引申义的不同;并且还可把它的本义再分为普通名词和哲学名词两种;又可以把作为普通名词用的"根据"按照对于它的本义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只是针对着作为普通名词用的"根据"而有所论究,兼评形式逻辑教本中有关的问题,至于上述的其它方面,另外有所评论.对于普通名词"根据"的解说,就汉语来讲,管见所及,是以新版《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两种辞书中“根据”条目里的解释被大家当做通说的.但是,窃以为不妥当:  相似文献   

9.
“契阔”考释戴萤《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契阔”一词,众说纷纭:(一)勤苦也。这是毛传的解释。《正义》引王肃曰:“言国人室家之志,欲相与生至死,契阔勤苦而不相离,相与俱老。”(二)离合。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  相似文献   

10.
圆园圜辨析     
圆,本义是圆形.《说文》:“圆,圜,全也.”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申为:①丰满;使丰满.《吕氏春秋·审时》:“其粟圆而薄糠.”《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②圆满;使圆满.刘勰《文心雕龙·镕裁》:“故能首尾圆合.”《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③团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④婉转;圆润.《还魂记·惊梦》:“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⑤圆通,圆滑.孟郊《上达奚舍人》:“万俗皆走圆,一身独学方.”⑥灵活.《新唐书·孙思邈传》:“行欲方智须圆.”⑦圆而小的东西.《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炒肉片,煎  相似文献   

11.
“去”的本文虽“藏” 《说文解字·去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违,离也。人离,故从大。大者,人也。” 由于许慎把“去”的字形结构分析错了,而段玉裁又从许说,故“去”的本义隐没,一般的字典、辞书都说“去”的常用义(或本义)是离开,引申为距离。这很不妥当。“去”除了有一般的常见义——离开、距离而外,在古书中还有“藏”的意思。如: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详’。”裴松之案:“古语以藏为去。”  相似文献   

12.
潮汕游神与南极大帝考释鲁牛在中国古老民俗中,赛神可谓渊远流长、《诗经·市田》中便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意为击鼓奏乐,往祭社神土地,表明周代已有赛神之俗。此后,《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中,均有“冬塞(后衔为赛)祷词”的记载,意为“报(答...  相似文献   

13.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未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态及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恰当地引用文言或使用文言词语,可以充分表达某种文体色彩或感情色彩,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但是,在引用文言或使用文言词语时,要核对原文,或查阅工具书,以免出错。近读报刊,发现有误,现举例如下:已而误为巳而  周树山《曹冲之死》:“不一时,取回了一幅绢帛,展开来,见墨迹淋漓,写的是——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巳而巳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例中引文出自《论语·微子》。查杨伯峻《论语译注》 1958年版第 200页为:“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这里的“已”是动词,停止…  相似文献   

15.
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舜勤于民而野死。 (《国语·鲁语》)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例句中带点的词如何理解,属什么词性,是一尚未完全论述清楚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直接修饰中心词(动词);还有人认为是名词用作副词。我认为全部都是介宾词组的省略式,其中例3、例4两例省略了介词“以”;例1、例2两例省  相似文献   

16.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王逸注,“纷,盛貌”,历代治《楚辞》者无异辞。王夫之变言之曰:“纷,不一之谓也”;姜亮夫先生《屈原赋校注》亦伸之曰:“纷,纷然美盛也”,实际上仍未脱旧说的樊篱。在屈赋与《九歌》中,纷字有三种用法:一是单独用于句首,如《离骚》:“纷独有此姱节”,《九歌》:“纷吾乘兮玄云”。二是与其他词组合而置于句首,以状事物,如《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九歌》: “纷总总兮九州”,此是与叠音词组合;《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此是与助词组合,与“温其如玉”(《小雅·小戎》)、“烂其盈门” (《大·韩奕》)同例,即“纷然”之意。三是置于句中,如《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凤皇纷其承旅”,《涉江》:“霰雪纷其无垠”,《九歌》:“五音纷兮繁会”,“流澌纷兮将下来”,此与第二种用法同,也是与同义词或助词(按:兮也是助词,可释为其、之等字。闻一多、郭绍虞俱有此说。)组合,以状事物。  相似文献   

17.
叁舌面后音一、K——K《楚辞·九歌·国》:“操吴戈兮被犀甲。”王逸注:“或曰操吾科。吾科楯之名也。”“戈”是见母,“科”是溪母。《周礼·壸涿氏》:“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沈之。”杜子春注:“橭读为枯。”“橭”是见母,“枯”是溪母。《礼记·内则》:“起敬起孝。”注:“起犹更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前言§2.事物范畴与名词性§3.词类的共性与个性§4.对立与分类§5.已实现的语法性质与未实现的语法性质§6.名物化理论、句子成分定类论与汉语无词类论§7.结束语§1.前言1.1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跟作别种成分的时候性质不一样,这是自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许多语法书的共同主张。有人说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当名词用的”①,有人说这种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已“转成”名词②,有人说这是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③,或“名词化”④,有人说,单个的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干脆说,就是名词”⑤。具体的说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论点是一致的,即认为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为近年来“名物化”的说法影响比较大,以下就用“名物化”来概括这种种大同小异的说法⑥。1.2 归纳起来,主张名物化的理由不外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卧薪尝胆”是著名的成语。这四个字连用,大概最早见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苏轼自称)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它的渊源,现今通用的辞书大都作如下表述:典出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春秋时,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相互征讨不息。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夫差打败,困守会稽(今浙江绍兴),身心受尽凌辱折磨被赦归国。为复仇雪耻,夜晚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以此警策自己勿忘国耻,明志复兴。多年来,笔者一直尊崇此说,但前些时偶翻《史记·越王勾践世…  相似文献   

20.
《诗经·小雅·正月》,作者感念政荒世乱,以茕独而处世艰危之辞世。诗曰:“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愈愈”,《尔雅·释训》作“瘦瘦”,云“病也”,未若传训“优惧”为优。然传亦未明“愈愈”训“优惧”之所以然。笺训“侮”为“侵侮”,亦失之。今案“愈”当读“”。上古徐读定母鱼部,愈读喻母侯部,定喻准旁纽,鱼侯旁转,二字音近相通。林义光《文源》,谓“俞”字初文,“从舟,余省声。余、俞双声旁转”。《广雅·释训》曰:“,怀忧也。”《楚辞·七谏》“心而烦冤兮”,注曰“,忧愁貌”。《后汉书·冯传》“终而洞疑”,注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