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语法歧义及其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最常见的歧义即语法歧义包括句法功能歧义、修饰语歧义和并列结构歧义,是由句子的语法结构引起的.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句子有深层、表层两层结构,二者通过转换规则联系起来,它们与语义都有关系.本质上,任何一种语法歧义都是由句子深、表层结构的多对一关系引起的.所以,语法歧义根源在于句子结构层次的不一致性,即深层结构不同而表层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2.
○.概说。我们是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待歧义现象的。所谓歧义就是语言符号的一个形式同时代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现象。它是语言符号形式的单一性与所代表的意义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是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三种对应关系的一种。所谓词性歧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或者书面形式相同而词性不同所造成的歧义现象。也就是说,构成词性歧义的条件有三个:(1)词的语音形式相同或书面形式相同,或者两者都相同,(2)词性不同,(3)以上两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能算是词性歧义;而且,只要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应看做是词性歧义现象。这样看来,不仅是一个词组(或句子)因某个词的词性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算是词性歧义,单个的词,如果同时具备两类词的语法  相似文献   

3.
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词义和语义功能的虚化是语言演变中的语法化现象,汉语语法化现象的理论探讨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汉语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词组演变为词实际上是词汇语法化的过程,考察了偏义复词和复音虚词的虚化过程,剖析了动宾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认为这类词组实际上是在动宾的形式下演绎着各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其宾语功能已经虚化。因而,虚化还可以是一种语法功能的表达范围逐步增加较虚的成份和演变成一种较虚的语法功能。虚化一方面使某一语素或语法功能显得缺乏原有的较为具体的意义,一方面也使得其应用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 ,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 ,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 ,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层级,各层级都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片段,切分出不同的单位来。这些单位是音、音位、音节、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等。它们的内部结构除音素、音位、语素外,都是可以再分析、有层次的单位。音素,音位、音节是语音层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是语义层单位,也是语法层单位,一般称之为五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6.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7.
歧义(Ambiguity),即同一语言现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它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对话语的正确理解。本文试就引起歧义的两种现象:词汇语义歧义和句法结构歧义进行归纳分析,并寻求其相应的排除手段,以求言语的表达更加准确。 一、词汇语义歧义与排除手段 语义歧义(Lexical ambiguity)是由于某些词一词多义或词类转化和字音相同等原因而造成的。常见的语义歧义现象如下: (一)一词多义。 例1 This sentence is wrong.(sentence句子;判决) 例2 You may eat here free(free随便;免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法形式,句子结构和语义以及词汇手段诸方面探讨英语里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这个形式与内容相矛盾的问题,并举例说明这种意义被动式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语法上的歧义结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结构相同的歧义结构,即歧义不是由结构层次和关系的不同引起的,只是隐藏的深层的语义不同造成的;另一种是结构不同的歧义结构,既歧义是由结构层次或结构关系的不同引起的,因而其意义也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10.
某些情况下"小心VP"的语义和"小心别VP"相同,但不是所有"小心VP"结构句子的语义都和"小心别VP"相同,运用替换法和添加法可以证明"小心VP"是一种歧义结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叶,随着"乔姆斯基革命"的到来,句子的语义研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的重视。作为语义研究对象的句子,句法歧义是其中一种。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深入了解歧义现象,对引起句法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语句法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对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语语法现象之一的歧义句在英语中很常见,歧义句在意义表达上含混不清,影响人们相互间的交流,因而,无论对于语言理论还是语言实践,研究歧义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固定含义,但当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这个句子就有了歧义,让人觉得语义模棱两可。歧义句大致可分为两种:语义歧义句及句法歧义句。一、语义歧义句话又歧义句通常由向江引起,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可能引起的歧义现象。例如:IhavemovedthesecretaryIntothenextroom.这句话有下述两种理解方式:a.Ihavemovedmythin…  相似文献   

13.
指代歧义是指句子一个成分可以分别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人或事,从而造成一个句子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依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是产生指代歧义的所在,原因是深层结构是大脑要表达的思想,不会产生歧义。对歧义的讨论是根据语言结构本身及句子中的词组成分的阿尔法移动这一转换生成角度来探求结构歧义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产生机制,在完全摆脱语境的条件下探求指代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只有语句结构本身提供了产生歧义的可能性,这种指代的结构才会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产生歧义。管辖约束理论指出在分析指代歧义时显示出一种指代管辖约束关系,其次,在结构歧义分析中,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应用于指代歧义的分析,并在控制理论中的地方域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内外域和句外外域两个概念,这对于代词在域内或域外找到其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指提供了证据。从语言本身局限性上讲是指代歧义的产生是由于深层结构被转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改句?所谓改句就是按一定的语意和语法规则把原句改换成另一个同义的句子.改句是对语言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方法,它在词汇教学、口语教学、句型教学和课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学习和掌握改句方法对提高外语水平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提高词语辨析能力,丰富语言知识;它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它有助于提高对句型变化语法规则的认识,丰富表达口笔语的能力.俄语是一种屈折语.词汇丰富、表达手段灵活,句子结构形式多彩,只要掌握词、词组、短语彼此之间在语意上和结构上的相应联系和表达手段,并按照句子替转规则,(删节、增添、代替、挪动和邻接)就可能转化为同义形式.例如:名词表示散步的人们,它是形动调转化来的,它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该名词的语义结构与从句结构很相似,它们彼此可以转化.作为名词可分解扩展为同义的从属部分:…或…类似的词还很多,如出席者,送行的人,休假者,迎接的人们,这些词都可以通过自身内部形式借助语法手段改变词的结构组成意义相同的从属部分.  相似文献   

15.
只要有语言的地方就存在着歧义,歧义(ambiguity)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句子具有两种或多种以上的理解意义。尽管在社会语言中歧义无处不在,但这一现象的确也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诸多障碍和误解。本文在简要回顾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之上,将运用该理论对结构歧义句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消除歧义,准确理解语义,正确运用句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句法歧义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Ambiguity)在R.R.DHarmanF.C.Stoke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结构如果是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或二义性。”(P17)因为产生歧义的多半是一些个别的词或短语(词组),也有人把它称为‘biaswords’(使人误入歧途的短语),语言学界也有人把“歧义”分为“句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句法歧义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变换为不同的结构体,属句法平面,语境歧义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是作家或说话人因一定表达效果的需要为烘…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18.
象本文中例句(1)、(2)这样的句子,宜看作单句.理由是:一、在书面上,用逗号表示的停顿,既可以是分句间的停顿,也可以是联合词组内各直接成分间的停顿,因此,它不能作为判定单句、复句的依据.二、凡不按省略说可以解释的句子,就尽量不要说它省略了什么成分.省略了的成分应该是可以添补的.如果经添补以后的话实际上不可能有,就不能算作成分有省略.三、直接成分用逗号隔开的谓词性联合词组,不但可以陈述一个主语,而且可以作为一个语法单位同其他词语发生各种结构关系.四、联合词组各直接成分中有相同的词语时,为使语言简洁,可以把这相同的词语提取出来,只说一次,使联合词组变成偏正词组或其他词组.联合复句各分句中有相同的谓语时,也可把这相同的谓语提取出来,使原各分句的主语组成联合词组,与提取出来的谓语发生主谓关系,复句成了单句.这些,通常都是按简缩后的形式分析的.唯独联合复句中各分句相同的主语被提取出来以后,总要把句子还原到简缩前的形式作分析,这是不一致的,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1924年的黎氏文法体系隐含的50年代借鉴国外现代语法学结构主义理论方法产生的两语法书的内容:造句格式基本句法结构建立、按句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句法结构次序,语法成分、语义成分对应非一对一,从句法结构分析语义关系。隐含的8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方法是:语法形式和意义相互结合与对应,词的分类、兼类、用法特点语法形式表现及句式变换,歧义句层次与分化表现,语法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结合分析。黎氏文法"依句辨品"说在建国后的变化——新解、倒退、发展。新解是说明"辨品"为"辨别"词类,非"区分"词类。倒退是:"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先更改为"凡词,依靠结构,显示品类",后质变为"四级形态论"。"发展"是句子结构、词组结构一致,"句子"成分"辨品",成为"词组"成分的结合能力"辨品"。说明"依句辨品"合理,"离句无品"成立。正确对待传统文法学,建议重印《新著》1924年原版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20.
语境──消除歧义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消除歧义的最佳途径王金娟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种语言形式就有歧义。本文主要探讨歧义产生的具体原因及消除歧义的可能性。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形式(语法格式)和意义(语义)两个方面。形式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