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三法中,赋比易识,惟兴难知。诗自《毛传》以后,历代对“兴”的解释,不乏其说,但皆从“兴”的意义特征上予以阐述,且各自为说,解释不一。很少有从“兴”的体例类别,结合具体篇章予以阐述的。这就更使人感到懵惑不辨,恍惚难明。  相似文献   

2.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创作经验而提出的一组概念。最早见于《周礼·春官》 :“太师……教六诗 :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颂”。又见于《毛诗大序》 ,但有所不同 ,《毛诗大序》改称“六诗”为“诗六义”。经学家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说 :“风、雅、颂者 ,《诗》篇之异体 ;赋、比、兴者 ,《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 ,成此三事 ,是故同称为义。”理学家朱熹也认为 ,风、雅、颂是“三经” ,是“做诗的骨子” ;赋、比、兴…  相似文献   

3.
汉字异读现象由来已久。产生异读现象的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古今昔变,二是地域之别,三是区别词义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广韵》所收的异读汉字话音读的意义联系人手,探索词义发展的轨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积累一些素材。《广韵》这部音韵学上的经典著作,学者们更多地看重它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的价值,而对它的释义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它既不如《说文》专说本义以便追本溯源,又不及后代辞书收罗之富以备查考。其实《广韵》一书在释义上也是颇具特色的,尤其在异读字的释义上,不仅比较完整反映了中古时代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在概括…  相似文献   

4.
自1955年发表《一般释义论——原著释义论》巨著以后,E.贝迪于1962年为德国读者撰写了题为《作为思想科学一般方法的释义学》的小册子,扼要阐释了自己对释义学的观点。在此期间,准确地讲是1960年,伽达默尔出版过一本著作《真理与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贝迪的小册子是他同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在释义学领域展开争论的开始。一门新学科就这样在热烈的讨论中问世了。《伽达默尔-贝迪书信集》(1961年出版)并不标志着他们之间争论的结束,恰恰是书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作为中国哲学原点的《易经》文本的思维特性,并与《诗经》的思维方式作了比较,认为《易经》与《诗经》是中华民族思维不同的两列系统,二者之间不存在源流关系。《易经》的卦画符号不涵有文学的象征意义,自然亦非文学形象思维的滥觞。进而作者具体而微地辨析了长期以来被混淆的“比”与“兴”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质的区别,认为前者主理,后者主情。  相似文献   

6.
《屈诂》是明末清初桐城学者钱澄之的楚辞学著作。钱澄之的楚辞观集中表现在庄屈无二道的庄骚融通思想和以屈继《诗》两个方面。庄屈无二道的观点实与明清之际的庄骚融通思想密切相关,是易代之际文人特定心态的反映,亦是对屈原的忠直立身与庄子的以藏为用两种处世方式的矛盾体验。以屈继《诗》是钱澄之诂屈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主要体现在以治经方法阐释屈骚,以及因《小雅.车辖》的作意联想到《离骚》求女的寓意。因钱澄之力戒强事穿凿的诂屈方法,其楚辞研究更重要地体现在对屈骚的心灵感会上。  相似文献   

7.
曹炜 《学术交流》2006,(12):144-14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完善释义表述的科学性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修订方式:一、原释义表述的增补。二、原释义表述的删汰。三、原释义表述的增删并举。四、原释义表述语序的调整。五、旧版释义表述的彻底置换。第5版的释义表述也存在以下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依然没有把一些词语现在普遍使用的意义表述出来。二、一些词语释义表述中的部分文字依然不够准确、恰切。三、一些新的做法没能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8.
高列过 《唐都学刊》2004,20(3):136-137
《范石湖集》中有许多宋代出现的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宋语言词典》多有收录。但仍有一些用例,可以对《汉语大词典》的例证、释义、收词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9.
注释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历代史家有着良好的注史传统。他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训音释义、校正文字、拾遗补阙、辨正异同等几个方面。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注《通鉴》,继承了历代注史的优良传统,功绩卓著,被后人誉为“《通鉴》之功臣,史学之渊薮”。本文就胡氏注《通鉴》地名的得失,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刘宁  程思硕 《唐都学刊》2016,(4):112-118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毛诗六帖讲义》是徐光启《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周南、召南、邶风为重点,梳理徐光启诗学思想中对传统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存疑,诗歌表达技法中的暗比与反兴,总结徐光启讲《诗》特点,分析徐光启恪守礼教,遵从"旧说"的学术根基。  相似文献   

11.
王筠《说文系传校录》(简称《校录》)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字头、释义、音切等内容做了全面校勘和研究,成为清代《说文系传》校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初为校补朱文藻《说文系传考异》而作,后另择善本进行系统校勘。在征引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出土文献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考证详尽,规模庞大,创见精审,取得了重要成就。《校录》一书集中体现了王筠对《说文系传》的研究成果,为其“《说文》四大家”之一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魏见·伐檀》的文化释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说周蒙《魏风·伐檀》是一曲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代歌谣佳作,由于它暴露了奴隶主贵族阶级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阶级本性,深刻表现了广大奴隶群众不堪剥削压榨的心声,同时抒发了满腔的怨愤情绪和试图反抗的觉醒意...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马:名目、功能及意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语·阳货》曰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六义 ,赋比兴为文学技巧 ,作者多以鸟兽草木起兴入诗 ,学诗者宜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经》是文学作品之祖 ,包含许多的草木鸟兽意象 ,以某种动植物传达所彰内容、情志 ,必然与引譬连类之物特性有关 ,在明了诗意之前 ,首先应认识动植物名实与特色。诗三百 ,记录的动植物种类博杂 ,本文选取人们熟悉的马为例 ,析加讨论 ,不仅博物穷理 ,考名究实 ,还归纳畜养目的 ,和马于诗作中展现的意涵。透过仔细地爬梳董理 ,除了厘清各色马匹 ,重要的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家畜 ,不只提供实用上的价值 ,它们更深入文学创作当中 ,影响文学意象的呈现 ,由此 ,也证实孔子叮咛后学的用意  相似文献   

14.
陆岩军 《社科纵横》2004,19(5):138-139
《毛传》“独标兴体” ,诚为创举。但并非凭空产生、无复依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毛传》标兴的背景、内涵、意义及独标兴体的原因作了深入的考释分析 ,从而认为《毛传》标兴对先秦诗学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同时对汉代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滨 《唐都学刊》1995,(6):36-41
论《诗经》中“兴”的“起情”作用杨滨《虞书》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大概是我国文字记载中年代最早的对于诗歌创作的本质及作用的认识了。所谓“志”,据闻一多在《歌与诗》一文中的论证,“志”在汉语发展史上大致经历过由记忆、记载到怀抱(情...  相似文献   

16.
论韦庄词中的思妇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韦庄词中的思妇形象漆子扬韦庄现在词54首,全部收在《全唐诗》中,其中48首收在《花间集》。大约三分之二的作品与女性有关,据欧阳炯《花间集·序》所云,词在当时文人手中不过是宴席间歌儿酒女演唱以助洒兴的艳曲而已,因此美人和男女之情便自然构成了这一时期的...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把握黄德烈中国古代的小说,从文体上分,有文言和白话两种。文言小说曾经历过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两个繁荣阶段。宋、元、明时期,白话小说渐兴,但不很成熟。清初蒲松龄再以文言形式创作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当时可谓异军...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与辞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唐都学刊》2006,22(5):78-80
词典的编纂与词汇研究密切相关。同素逆序词是构词语素相同、语素序位互逆的一对词。编纂词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素逆序词问题。作为中古汉语代表著作之一,《三国志》一书中出现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新词新义。寻求语词的始见例,对于汉语史研究特别是历史性辞书的编纂有特殊意义。在《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中涉及到的现代大型辞书编纂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有词目缺收、书证偏晚、释义不确、义项缺漏、误目或词目与书证不符、误倒的同素逆序词等。本文以《三国志》原文及裴注中的同素逆序词为主,着重从立目、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略举数端以说明该类词的研究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以期对辞书的不断完善有所帮助。关键词:同素逆序词;词目;书证;释义  相似文献   

19.
“看板”与“台所”曦钟《汉语大词典》收“看板”和“看板娘”两词条(第7卷第1182页),其释义为:[看板]方言。指招待服务。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咖啡店的主人为招揽生意计,大概要选择些好看的女子来做看板。”[看板娘]方言。指商店的女服务员。郭...  相似文献   

20.
袁祟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张玉兴阎崇年教授的《袁崇焕研究论集》,是一部功力深厚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它文情并茂,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统榄全局,颇富启发本书开宗第一篇论文虽标明为《袁崇焕研究十年》,实际是对九十年来袁祟焕研究的系统归纳与总结。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