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OLS回归模型,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二个维度,综合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检验了社会融合学说及网络关系学说两个理论.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均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社会经济地位、收入和教育都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正向影响,性别和年龄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婚姻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规模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时,个体社会资本对城市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家庭规模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因此,需要促进城市老年人社会交往,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鼓励农村孩子常回家看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老龄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家庭照料仍是满足当前中国老年人照料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11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结果,本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去除选择偏误影响,并进一步使用二重差分方法对家庭照料对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作用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享有家庭照料对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其中,配偶照料能够显著提高老人的认知功能,但却对其健康自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来自于子女的照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家庭照料是否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也为老年健康干预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多层次社会资本内涵,将其划分为个体家庭结构型、个体家庭关系型和个体家庭认知型社会资本,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和村庄团体社会资本,通过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东、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不同省域间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③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东、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村庄团体社会资本对中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健康问题调查数据,分析老年人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现状及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式和非正式支持对老年人躯体和心理健康有影响,客观的支持网络的构建、家庭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躯体健康影响尤为显著,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及国家给予的卫生保障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但老年人整体健康的维护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不能单独起作用,故以社会生态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老年人健康维护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定序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考察了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不同影响,而且扩展了社会支持的内涵,分析了社会支持的质和量的影响差别。研究发现:女性老年人、高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子未必多福",子女数量增多并没有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老年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并不能对其心理健康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来自于公共财政、集体补贴的收入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亲人的精神支持具有积极影响;核心家庭成员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以及老人在生病时能获得家人的照顾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老年人所拥有的医疗保险类型也会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健康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人特征、家庭关系、社会经济层面的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采用逐步纳入的方式,检验变量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回归结果发现,不同户籍、年龄及家庭关系的老年群体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中国方案的实施下,研究老年人健康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4年"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发布的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对分年龄、分城乡、分性别的老年人健康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健康评定标准对不同属性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不同的影响,说明健康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存在异质性。从躯体功能来看,具备良好躯体功能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自评健康较好的老年人对生活不满意度最高;心理健康一般的老年人对生活不满意的程度高于心理健康较好的老年人。本研究丰富了健康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对当下"健康中国"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三孩政策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农村面临着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模式保障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互助养老模式成为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新出路。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促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西安市357名60岁(含)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影响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的因素中,社区人员互动频率、“养儿防老”观念和社区满意度是直接表象因素,生活担忧度是间接中层因素,居住方式和家庭年收入是次间接中层因素,婚姻、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子女学历和年龄是根源深层因素; 为解决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局,需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改变部分老年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鼓励引导老年人主动积极参与互助养老,在硬件上完善互助养老基础设施,建立管理者和组织者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内容上扩展互助养老服务范围,不断满足老年人对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家庭生活是老年人生活的核心,因此理解老年人的家庭压力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付出回报不平衡理论(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ERI Model)是目前有关压力最为流行的理论之一,大量研究发现ERI能影响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但老年人家庭ERI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家庭ERI能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该路径的直接效应占总体效应的58.7%;(2)社会支持能部分中介老年人家庭ERI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该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21.9%;(3)社会交往掌控感能部分中介老年人家庭ERI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该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10.7%;(4)社会支持通过社会交往掌控感能部分中介老年人家庭ERI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该路径的二重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8.7%,所有三条中介路径的间接效应占总体效应的41.3%。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孤独感问题备受关注。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并且加以梳理总结,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以及心理四点;二是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亲子支持与孝顺期待、人际交往与兴趣爱好三点。老年人的孤独感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心理治疗来干预,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团体辅导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照护体系和推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来促使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降低。老年人孤独感也是随着老龄化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老年人孤独感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对如何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促进积极老龄化进程,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健康不平等的根本要素之一,行为论和环境论对影响机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文章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和KHB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国老人身体功能健康的影响,并以个体行为方面的锻炼和制度环境方面的医疗费支付方作为中介变量,来分析影响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维度对老人身体功能健康的影响具有不同方向,教育和经济状况与老人身体功能健康显著正相关,但只有富裕老人与贫困老人身体功能健康的显著性差异,部分是通过锻炼这一中介因素实现的。锻炼和医疗费支付方这两个中介变量部分抵消了职业和居住地对老人身体功能健康差异的直接影响,发挥了压抑效应,且锻炼比医疗费支付方的贡献大。文章表明,在社会经济地位对老人身体功能健康的影响机制上,行为论和环境论都有一些解释力,但个体因素的锻炼比环境因素的医保制度中介作用大。   相似文献   

12.
代际沟通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及健康行为有重要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沟通范式(对话型/妥协型)与新冠肺炎疫情沟通话题以及中老年人的防疫行为相关,且沟通话题在家庭沟通模式与中老年人防疫行为、消极情绪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其中,代际沟通中的病毒知识类话题在沟通模式和中老年人防疫行为改变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分歧类话题在妥协取向的沟通模式与中老年人消极情绪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年轻人对中老年人的数字反哺可显著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改变及情绪调节,对中老年对象的疾病防控、健康素养提升有积极意义,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居住权兼具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为预防和降低居家养老伦理风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提供了理性选择。司法实践中,对旅居养老型居住使用权的处理不同于居住权,应肯认事实形成或法院裁判即可成立居住权关系。为填补权益保护空缺,应保护老年人居住权的期待利益,同时将私法规则转化为公法保障,将居住权明确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护范围,惩戒侵犯老年人居住权益行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健康自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公民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同时展现不同阶层和群体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而弱势社会阶层女性与优势社会阶层女性健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还发现。在职业、收入、教育程度以及城乡区隔等因素对男女公民健康产生影响的同时,性别因素交织其中而使健康水平性别差距方面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性残疾老人的残疾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而其受教育水平低,丧偶率高,生活来源单一,社会救助覆盖率低,社会服务严重不足,导致出现"失权"状态.实现对女性残疾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增权,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融入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对中国五大城市农民工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度”偏低,主要涉及居住、社区、经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就业、健康等7个关键的影响因子.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既有自身因素的限制,也有经济因素的复杂影响,特别受制于广泛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是经济融合与社会融合的结果.所以,要以限制排斥、促进融入为农民工政策行动的目标,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及文化条件,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新命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的考察,初步分析现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切实改善提供依据。并介绍了日本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点,以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4老年人;;老年人设施;;居住环境;;人──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养老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三个方面.长久以来人们关注的养老主要是其经济供养的方面,探讨的是养老金的来源及其比例分配的问题,很少涉及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的方面.本文的重点就是关注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在老年人生活照顾方面所各自发挥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创造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亚健康人格”及其社会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的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质量,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人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异常化的人格状态。其中,“亚健康人格”现象十分严重,它表现为种种人格的非健康状态,诸如:单一型人格、多重化人格、分离型人格等。亚健康人格现象的出现,对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诸多,但社会转型引发的种种问题是主要原因。探讨亚健康人格的存在状况,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可以为认识和改变这种人格危机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