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中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虽然在少林武术和太极拳方面已开创较好的对外传播局面,但相对于其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中原体育文化仍然有着广阔的对外传播拓展空间.基于对中原体育文化内涵和传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下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即:积极开展大型赛事活动,有效利用大众媒介,充分发展动漫设计,推广特色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2.
先秦中原文化传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向周围地区快速扩张并引发文化交流.二里头夏文化立足中原,其传播态势是先向晋南、次之向关中地区播散,同时也向江汉地区拓展.中原早商文化首先挺进及山西南部、陕西中西部、河北的中南部,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向南(湖北及湖南北部)、东南方(海岱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扩张,商文化因此成为主体文化并向周边形成强劲辐射.中原周文化传播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西周早期,对他族文化的吸收功能大于其输出功能;西周中晚期,中原周文化出现强烈的对外扩散态势,各地周文化表现出明确的统一性.先秦中原文化的传播动因可归纳为战争及民族融合、对矿产资源的攫取、封藩建卫、异族姻亲、经济贸易等数端.  相似文献   

3.
春秋争霸能否成功 ,除开经济、军事等物质因素外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 :即霸主是否具有中原的“礼”文化素养。春秋争霸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原“礼”文化向四夷传播的过程。其文化传播呈现以下特征 :阶段性传播、借助中介传播、呈现东南蛮夷方向传播。中原“礼”文化传播的结果为战国时期华夏文化的全面融合及关东六国一体共同对付秦国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保国 《学术论坛》2008,31(1):49-52
至少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史是以中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依托而展开的.中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儒家文化为基本框架,融道、儒、法、释为一体的政治文化.主张"教化为先,刑罚为辅"的理念,因此,其政治教化过程,又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由于主要借助于政治的手段来完成传播过程,中原政治文化的传播表现为"一元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遭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在江南扎下根来,并成为东晋政权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原士族南迁不仅把悠久深厚的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而且笃行礼义,试图在江南复兴儒学;在践行和复兴儒学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地促成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东晋乃至整个南朝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一位很有影响的道学家、诗人和诗论家,在宋室南渡之初,对传播“中原文献”作过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被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者所忽略。本文从吕本中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品格和南渡后的学术文化的传播活动及其身后的影响说明其在传播“中原文献”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河南与中原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庚香 《中州学刊》2006,(1):150-1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人民的一致行动。中原崛起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河南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河南,既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8.
共构互文性理论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为融媒时代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武术文化信息为传播内容,将文化的选择接受作为考量和调节器,挖掘武术文化信息的共构互文性内涵。一方面,通过语际互文将武术文化信息用多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媒际互文确定武术文化信息所采用的多种媒介。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通过直接语码转化式传播、再语境化传播和跨媒介集成式传播的具体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李佩甫是地地道道中原说书人的角色。他完全用中原人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讲述着中原地区的一草一木、一村一店、一人一事,呈现着中原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原貌,以及中原文化的存在状态,从而形成了一种叙事学意义上的阐释,这也许就是李佩甫中原文化的叙述方式。简要言之,他的叙述脉络一般先从草的本性入手,继而叙讲人的故事,从人的故事中展现村庄的历史,进而再现多彩的中原民间风情,可谓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冯敏 《中州学刊》2005,(5):249-250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植根于中原文化深厚土壤的民间艺术,成为中原人民赖以生息繁衍、励韧不衰、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量.中原民间艺术不仅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蕴藏着弥足珍贵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文化具有"文化母语"的价值,对现代文化产业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世之 《中州学刊》2007,(4):153-156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伏羲文化在这里得到广泛的分布与发展,到处都有伏羲、女娲的史迹与传说。比较著名的有淮阳羲皇故都与太昊伏羲陵、濮阳雷泽华胥履迹处、郑州浮戏山、巩义伏羲台、孟津龙马负图寺、洛宁洛出书处、西华女娲城与女娲坟、上蔡白龟庙、沁阳伏羲女娲殿、济源女娲补天石。伏羲、女娲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将永存史册,长留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相似文献   

12.
论中原武术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草 《中州学刊》2007,(1):154-160
武术是一种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和浓郁的地域特色。中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盛行尚武之风,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少林武术源于嵩山少林寺,少林拳系涵盖了北方的大部分拳种,并对其他诸大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极拳源于博爱千载寺,为唐村李氏和陈家沟陈氏所共创,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使中国武术步入更高的文化境界。形意拳源于山西,传入河南后发展为河南派形意,并衍化出洛阳、南阳两支。苌家拳源于汜水,为苌乃周所创。拳派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竞争,特别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太极拳以其文化上的优势而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3.
王彦武 《中州学刊》2001,(4):170-172
本文根据"中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的大会发言和专家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就其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其中对中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中原文化的内容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原文化与现代化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金人在灭亡北宋之后,继续挥戈南下,刚刚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的宋高宗,无力阻挡金人的凌厉攻势,便以巡幸之名逃往江南,朝中大臣也携妇将雏,竞相南逃。一些抗金义军因势单力薄,无力与金人抗衡,也纷纷向江南撤退。宋朝宗室境况最惨,以至于不少人流落江南州县,艰难度日。南迁人数最多的是平民百姓。他们无人组织,多是一家人单独行动,随遇而安,哪里适合生存,就在哪里卜居,今日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都有了中原人的足迹,后来都成了那里的永久居民。中原移民为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原地区位居"天下之中",因地貌因素的作用在微观地理空间结构方面所形成的"十"字形结构.对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所有的中心城市中,除了两汉时期的宛以外,其他全部分布在中原地区的空间结构纵线与结构横线上,并且距离两者的交点不远.这是因为两条结构线的交点及其附近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而且与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水运网络的中枢点相契合,同时也是中原地区交通区位纵线和横线相交的交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有着良好的草木植被:大片大片的森林,随处可见的灌丛,林木茂盛,野草丛生,丛林之间遍布沼泽湖泊。甲骨文字中有许多反映商代中原地区植被种类的字形;一些特殊的甲骨文字如"朝"、"暮"、"东"、"西"、"楚"、"茔"等,都反映了当时植被的丰富;甲骨文中还有众多与林地有关的"麓";文献中许多关于"松柏"、"桑林"的记载,表现了殷商时代中原地区植被的特征;野生动物的大量生存,也是当时植被丰富的一个佐证;最能反映当时的气候条件的竹林,在商代的中原地区也有大量分布。但是到了商代末年,由于长期的农垦、田猎、畜牧以及生活生产用木等,自然的植被环境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7.
伏羲依据河图洛书而画成八卦,形成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并引发汉字的发明,最早的一批汉字应是族徽文字.从文献记载看,无论是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还是仓颉造字,都发生于中原地区.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四方远古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升华,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汉字体系,放射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18.
深入挖掘、有效地开发利用中原文化资源,是提高河南省旅游产品品位、促进旅游经济上层次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对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上下功夫,同时注重保护、宣传、创新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9.
任崇岳 《中州学刊》2005,6(5):168-172
蒙古人入居中原之初,打算把漠北的游牧生产方式照搬到中原来,但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强烈抵制,蒙古族统治者不得不改弦更张,调整政策,实行汉法.元代统治者努力学习汉文化、尊儒重教,提倡理学,促进了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迁徙、通婚、赐姓名以及对汉文化的认同,则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元朝末年,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已融入汉族,蒙古族虽未被融合,但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已和汉人无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