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菁 《人才瞭望》2009,(10):31-31
因为一纸定成败,自有科考以来,种种作弊现象就源源不断,奇招迭出。然而,在确保公平公正上,古代对科考作弊的防范、监管微细严密,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
刘笃 《人才开发》2005,(11):4-5
2005年9月2日至4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圆满闭幕。会议为了纪念科举制度废止100周年,总结它的千秋功过,为现实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着重研讨科举制的来龙去脉、兴废的主客观条件、历史的作用和影响,给现代有些什么启发和借鉴之处。会议的一大持点,是有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大、厦大、北师大、南开大学、台湾大学(王德毅教授等)、华中、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辽宁大学、扬州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  相似文献   

3.
清朝刚入关时,考取举人即可担任知县.到了乾隆时期,社会日渐稳定,官吏队伍健全,朝廷就提高了从政者的准入门槛,非进士不能为官.但进士毕竟凤毛麟角,赋闲家中的举人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4.
察举与科举     
张晓政 《人才瞭望》2016,(23):67-68
选人用人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千古难题.古代许多典籍都对选贤用能作过专门论述.如《墨子·尚贤》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吕氏春秋·求人》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国以才兴,政以才治.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选好人、用对人.唐太宗曾感叹:“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王安石曾说:“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纵览历代兴衰,诚如《汉书·京房传》中所说:“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相似文献   

5.
有媒体报道称,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就业调查报告,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10人毕业3人失业的窘境,把"贫二代"中最为引人关注的群体之一——农村大学生,再次拉回到了舆论焦点中.  相似文献   

6.
陈峰 《人才瞭望》2013,(3):92-93
中国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是在宋朝,因为不仅规模之大、制度之严远胜前代,而且影响之大也最为突出,特别是还没有产生明清时期过多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两宋三百多年间,宰执大臣几乎都出自有科举背景者。宋朝科举出身的文官士大夫在政坛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成为官员队伍的主体,而门荫出身者与军队武将的影响力微乎其微由此造就了突出的文治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7.
押沙龙 《人才瞭望》2016,(21):72-7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对中国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中的功罪,确实难言.整个科举史就是一个找破绽与堵破绽的斗争史. 外帘官 简单来说, 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院试,童生通过这个考试可以成为秀才.院试过后是乡试,通过乡试就是举人了.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在乡试后欢喜疯了的. 第三级是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通过后就是进士.会试后额外还有一个殿试,但是殿试一般不淘汰考生, 只决定名次.  相似文献   

8.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科登第,在中国文学史上传为佳话。苏轼兄弟是如何创造这个佳话的呢?苏轼贬官黄州时曾说他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答李瑞叔书》),足以说明一个基本事实:一代大文豪的苏轼,青少年时代也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差不多将全部的学习精力都投入到“举业”中去。  相似文献   

9.
陶易 《人才瞭望》2015,(5):94-95
在中国历史上,官宦子弟往往享有不少特权,无论品德优劣、才学高下,仅凭其出身就能跻身仕途,坐享富贵,如历朝历代都有荫封入仕的规定。隋唐以后,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诞生,终于给天下的寒门士子开启了一扇出人头地的大门。在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以后,虽然荫子制仍然保留,然而很多官宦子弟却并不看重,主要是世人认为与科举及第相比较,萌封与捐官都算不上“正途”出身,日后的仕宦前景一般也不如进士及第者。  相似文献   

10.
11.
何菁 《人才瞭望》2009,(11):106-106
中国科举起于隋唐。从一开始,科举制度设计就趋于严谨,“一切以程文定去留”,明代更是推出标准化的八股文。防范舞弊措施之严密,更是到了穷尽一切手段的地步。有人将科举考规总结为七句话:“锁院(提前封锁考院和出题考官)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誊录(考卷上交后,由专人誊写再送阅,  相似文献   

12.
本人在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从一个家庭管窥我国科举与文化演变》文字冗长,这里不赘述,只作若干说明和补充。作者已86岁,根据家庭、祖籍的口传、遗物、耳闻目睹所得感性知识,以及所藏明代万历状元赵秉忠考卷真迹影印本和祖父朝考三篇文章、五言排律一首木刻本,谨对科举制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些资料供研究参考(从略)。应该以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辨证的、长远的观点来看待科举制。当前完全可能解放思想,跳出历史的局限,在认识上对科举制度应该肯定的就要充分肯定,应该否定的就要充分否定,还它本来的面目。科举废除100年,应该从历史…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自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是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直到距今110年前的1905年,这种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才告终结.引人注目的是,令无数人魂牵梦萦,且直接关乎其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等可能获取诸多利益的人生捷径,被明确宣布停废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社会波动或骚乱,这也可说是清末新政诸多改革举措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个秀才,虽聪明早慧,饱读诗书,却久试不第,这原本可怜可悲,然而,过于长久的压抑,反而使他内心却生出一种怪诞的情绪:以苦不堪言的考试为乐。一进入考场,坐在考桌前,便浑身  相似文献   

15.
刘吉斌 《人才瞭望》2007,(10):16-16
作弊与反作弊,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博弈甚至斗争,恐怕会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尤其是在人事工作中的作弊与反作弊,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尖锐。始于隋朝、终止于晚清的科举取士,有多少人因作弊人头落地,直至一二品大员,但可悲可叹的是仍有不少人“前仆后继”。雍正继位合法性问题,这也是历史上人事方面的一大悬案。更遑论古代山高皇帝远,有多少朝廷命官赴任半道上被偷梁换柱,抛尸荒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魔术与真实     
沈湘 《人才瞭望》2010,(4):88-88
魔术表演家克里斯蒂有一手绝活.叫做“接子弹”。克里斯蒂首先要请一位军官来检查他的枪和子弹.让现场观众相信.那些工具没有造假。接下来请那位军官用笔在那颗子弹表面画上记号.记号有两个.一个是子弹壳.一个是子弹头.然后再让克里斯蒂的助手将枪瞄准克里斯蒂的嘴巴。  相似文献   

17.
小草与文竹     
主人买同一盆小文竹.悉心照料.每天都理上前端详几次。隅三差五.他就给文竹松一松土.浇一浇水.施一施肥。 时间过去很久了.文竹却并不见长.倒是文竹边上的空隙照,钻出了一棵小草芽来。  相似文献   

18.
楼芸 《人才开发》2008,(6):38-39
近三十年来.义乌凭借“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的独特发展模式.由昔日黄土盆地的穷县.发展到在中国百强县(市)中排行前12位。义乌企业数量众多.尤以中小企业居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多.对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使得企业招不到符合生产要求的员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紧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意志与成才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规定》及“千人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说明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人才对于国家稳定、发展与繁荣的重要作用。意志在人的成才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意志的价值.使人具有更好的意志品质.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三苦与三乐     
《人才瞭望》2014,(2):90-90
人间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是你轻易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你觉得很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