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希腊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理性的批判和论辩传统,以及超越功利性的自由学术精神.这一科学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在中世纪得以继承和发展.中世纪对希腊科学精神的自觉继承和弘扬乃是促成近代科学诞生的必要条件,中世纪的大翻译运动、大学和神学家-自然哲学家团体以及唯名论者的挑战则为希腊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思想训练.  相似文献   

2.
希腊精神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希腊精神是理性沉思与热情相结合,代表希腊理性科学特点的数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与宗教感情融合在一起的,希腊科学与这种宗教感情密不可分,正是这种宗教感情推动科学家作理性的沉思。科学与伦理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在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企图把基督教的信仰提升到科学理性知识的地位。科学虽然沦为神学的婢女,但神学也起着保存科学和希腊科学精神的作用。当前的重要问题是,重实验方法的近现代科学需要恢复希腊的自由精神,为符合道德要求的效益而从事科学探索是希腊“自由精神”的表现,我们现在要大声疾呼恢复希腊科学的“自由精神”,要着力反对为谋个人私利而科学,特别是要反对那种违反人类道德和灭绝理性的科学活动。西方科学用数学的方式来解释现象,这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缺点是把一切事物都片面地加以量化;中国传统主导思维方式的特点和优点正在于对事物作整体的把握。如果说西方近代科学的缺点在于割裂、分离,那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点则在于笼统。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走一个“之”字形的道路:从原始的整体思维,经过推理和实验的剖析,达到更高一级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3.
科学理性的精华是理论理性.本文的中心旨趣即在于探讨科学的理论理性如何在古希腊孕育、形成和超前发展.本文分析了希腊科学理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手段,指出其精华是逻辑-思辨理性;辨析了中国古代科学精神与古希腊的突出差别,指出近代科学未能诞生在中国,其科学自身的原因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没有讲理论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认为由希腊人奠定的理性、真理和存在三位一体的理性主义是欧洲文化的特征和内在目的,它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和主体性。但由于近代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泛滥和对主体性的遗忘,这种理性文化终于陷入到科学,哲学和人性的总危机之中去了,而他自己建立的先验现象学则正是克服这种危机的尝试,或者说是理性文化的自我拯救。透过胡塞尔的唯心史观和目的论,我们可以从他进行文化反思的严谨态度和辩证方法以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者的特质和禀赋决定了梁启超对科学的阐扬毫无例外走的是文化路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弘扬科学的"形而上学",促进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植入了科学理性。坚持科学的实践理性,为近代中国文化成功转型提供了现实理性思考:崇尚科学但坚决反对科学主义,倡导西学但坚决反对西化,弘扬科学价值但又把它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站在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反思科学理性,为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兴起起过积极的作用。第一 ,基督教通过自然而认识上帝 ,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内心引向外部世界 ,为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铺垫了道路 ;第二 ,基督教把哲学引入神学来为其信仰论证及辩护 ,确定了理性的地位 ,有利于哲学家、科学家按照理性探索真理 ,为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第三 ,基督教会兴办学校 ,创立修会 ,组织学术著作翻译等 ,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乃一种思维方式,是科学的哲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以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和解释研究对象,从中找出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获得科学的结论。人类科学精神最初的表现形态,是以“面向客观,热爱自然,尊重理性,热爱智慧”为核心的希腊精神,这一原始形态的科学精神,开创了古希腊人向外探索客现自然界底蕴的局面,并经久不衰地影响着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开拓出欧洲近代文化发展的领域,为西欧的科学与认识论文化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家们一般都认同:希腊科学是近代科学的最重要源泉。的确,古代希腊科学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可以确切地说,没有希腊科学也就没有近代科学乃至现代科学,承认这一点,并不等于认为西方人是整个科学发展的主宰。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早期的科学活动中并行着物理-数学潮流和经验-实验潮流。牛顿在科学实践中统一了这两种潮流,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实验哲学思想。牛顿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同时,逐渐确立了与自己的物理学研究相一致的科学实验观念。牛顿坚定的基于实验的确定性追求,其意图在于彻底抛弃以往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辨倾向,也在于做出可检验的达到在数学上精确化的科学理论表述。这种追求,既是一种知识观意义上的根本变革,更是一种在方法论意义上对他的近代科学前辈方法论精神的扬弃。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从西方输入近代科学方法始于维新派,他们对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运用。但总的看来,只有逻辑方法的引进比较系统全面,而且这些方法基本上还没有直接应用到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开创之功与思想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图表方法是一种借助于图形、图象、表格等一些直观的工具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 ,它可以将一种复杂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这种方法由来已久 ,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近代的笛卡尔和蒙日都对这一方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方法对科学研究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科学工具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方法加以研究使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自然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伊德提出"自然的发现"作为科学诞生的标志,但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实证主义的阐释。实际上,"自然"一词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本性"向"自然界"的转义过程。希腊人的"自然的发现"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指通过追究本质、根据的方式来把握存在者之存在,二是指通过与制作物的对比开辟出一个被称为"自然物"的存在者领域。"自然"作为希腊人最原始的存在领悟,经历了一再地跌落。本来属于内在性领域的自然,最终反而成了外在性本身。中国古代未作出这种"自然的发现",因而未成为科学的故乡,这不是错失,而是存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追溯古希腊悲剧的起源,根本目的在于对西方现代性问题进行诊治.西方现代性问题主要是现代启蒙理性所导致的生命的衰弱与文化的分裂.尼采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分析、理解,呼吁悲剧精神在现代的再生,以救治欧洲现代文化中的精神赢弱,并由此提出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构想来寻找文化的整合性力量.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个假设:1)腓尼基文字可能起源于古埃及文字,2)后出现的文字是在批判性继承先前出现的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推论希腊/拉丁/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西方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工作被认为是神圣的﹑是被极少数人垄断的﹑是严格保密的,并且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这两个因素造成了英语字母仅仅表示声音.破解英语字母的表意,可以从单词入手反向追溯,因为单词是文字创造者的最终思想产品.为了说明先后出现的字母音素文字之间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文末给出了一些单词实例.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哲学家初步探讨了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理性),天才地猜测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古希腊人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主要就是围绕人性论展开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古希腊“自然人性论”、“理性人性论”、“社会人性论”的批判继承,从而拨开了自古希腊以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迷雾,建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奇岛>描绘了一个乌托邦,一个以古希腊文明和中国道家文化为灵魂的智慧、快乐、闲适、风雅、自然、近情的理想共和国,同时对现代物质主义漠视和戕贼人的事实,对现代艺术、哲学及其他人文学问脱离人和歪曲人的荒谬,给予了痛快淋漓的抨击.小说要人们尊重人性,先弄清人是什么、人需要什么、人生为着什么以及什么才使人真正快乐,然后再去确定文化的目标和方向,再去确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科技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可能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范式理论的角度看,其可能性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内核,能够渗透本已处于自性破缺境地的现代科技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新的涌现;从认知取向的角度看,其合理性表现为传统科学方法的种种弊端,都能够在中国传统的认识论中得到克服;从认识方法的本原性来看,其可行性表现为意象思维能够包容概念思维,更贴近思维的本质;从思维品质来看,其必要性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所内在的非线性、创造性,契合时代要求。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传统认识论实施改造,以求在人文社会学科、非线性领域和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意义问题是青年尼采文化思考的核心问题;以这个问题来考量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作为科学的,市侩的和历史的文化瓦解了宗教-形而上学的一体化力量,导致生命意义丧失。青年尼采据此有针对性地通过将艺术形而上学化,试图用形而上艺术替代和承担宗教-形而上学的一体化功能,以解答生命的意义问题,他并且在希腊悲剧文化中找到了这种形而上艺术的范型。   相似文献   

19.
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以实证为中介,将西方实验主义与清代乾嘉朴学的考据方法以及传统治学思想中的怀疑方法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的科学方法.胡适的科学方法,为中国现代学术开辟了注重方法论的方向,也有助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但由于其方法过于注重假设,易倾向于主观主义、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 ,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 ,水乳交融 ,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 ,又仰望上帝的恩典 ,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中期的悲剧一方面描绘了“恶欲践踏仁厚”的现实 ,另一方面又以宽厚、仁慈、博爱作为映照是非善恶之明镜 ,在道义上鞭挞邪恶。晚期的传奇剧更是在仁慈、宽厚、节制、博爱等基督式的宽广与深沉中表现了对人类的理想与希望。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 ,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比以往我国学界所理解的要丰富得多。莎士比亚的创作把中世纪时代的“旧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新人”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