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不朽之作。它在刻画人物、构撰情节、描抒情境以及驱遣语言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论及西厢记的思想意义、艺术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 ,完善了小说、戏剧评点的内容和形式 ,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批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文学评点还在朝鲜半岛得到广泛传播 ,文章介绍了金圣叹文学评点在朝鲜半岛传播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阐明了中韩两国古代文学的密切关系 ,揭示了中国文学对朝鲜半岛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在综合前人有关"文"、"情"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情相生"的理论。一方面主张"文生于情",强调情既是人的心灵本体,又是文学的生命本源。另一方面主张"情生于文",强调"文"对"情"的形构功能,从而打破了有"情"便有"文"的惯用思路,确立了无"文"也无"情"的一种审美格局。 相似文献
4.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殊形式,来源于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等方式。文学评点中的总评、评注、行批、眉批、间批等方式,就是在经学评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批评方式到宋代发展成熟。当时与朱熹齐名的是吕祖谦,他的《古文关键》就是用评点方式解释古文,详细批点了文章的命意、布局、用笔、句法、字法等,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到南宋,又出现了一位评点大家谢枋得,他的标准方式,人称“叠山法”。其《文章规范》,虽为应举而选,但其批点却颇为中肯。其中对韩愈文章的评析,细致入微、透辟通神,成为后人评点的典范。进入明代,以评点谈诗论文者不可胜数,特别是李卓吾、金圣叹重视了小说、戏曲的评点,为提高通俗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推动其蓬勃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先后评点了《水浒》,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他们各自在评点《水浒》中所体现出来的民主思想和改革精神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所暴露出来的缺点问题也应给予正视。 相似文献
5.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一种宏观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成因 :德国的暴发对英俄两大巨型强国的冲击 第一世界大战的成因自战争结束到现在 ,几乎始终是历史学家们探究和辩论的课题。然而 ,这场大战最为基本的根源并非难解 ,它们分明源于 19世纪末叶和 2 0世纪初年新兴强国之急剧崛起和国际力量结构之急剧变更 ,而这又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变迁和欧洲内外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决定的。其中 ,德国国力的剧增最为关键。随着 19世纪步入其后半叶 ,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的最能动力量转到了德意志。“1770年时谁能预见到这个被隔绝于广大世界之外的、朦胧混乱的区域 ,百年之后会产生足… 相似文献
6.
陈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金圣叹以扶乩的形式,进行易性代言写作,先后以泐大师、叶小鸾等四位女性的身份写出相当数量的诗文.在这个过程中,他想象女性的生活场景,揣摩其心理,体验其情感,把文学史上的易性代言写作推向极致.这些作品应视为金圣叹的创作.而金圣叹这样特异的表演、写作经历,对他的小说、戏剧批评有直接的影响,并在其创作、批评理论中留下痕迹.他的这些作品及有关表演过程的记述.对研究清代小说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7.
8.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一方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过程是审美再创造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建构了作品的意义体系,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第二,其评点又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通过影响其他读者对《水浒传》的接受间接影响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的评点家在对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的评点中不同程度地描述了阅读共鸣现象。在当代文论话语观照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评点家所揭示的阅读共鸣现象及其特征:作为读者审美经验中的高峰体验,阅读共鸣要经历一个"耐"、"止"、"思"的情绪酝酿与动力蓄势过程;阅读共鸣的发生体现了文本内在的意义要求,读者往往会在阅读共鸣中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深入分析评点家对阅读共鸣及其发生机制的评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评点所蕴含的丰富的阅读理论。 相似文献
10.
邹文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
《左传》之中的史述体战争散文是先秦战争文学的一种重要体式。与《春秋》相比,它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叙事体例上,从编年叙事走向本末叙事;叙事方法上,从笔法自觉走向章法自觉;叙事动机上,从政教劝惩到历史反思与文本娱人。其历史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于礼的高度关切,对于人事的高度关切,对于贵族风采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11.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在运用这个范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12.
陈代湘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8-34
现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在研究宋明理学时 ,把胡宏和朱熹作为对立的两方。在工夫论 (修养方法 )上 ,胡宏主张“先识仁之体”、“以放心求心”。牟宗三非常恰当地将此方法概括为“逆觉体证”,并认为这是理解真正的道德行为所以可能之超越根据的唯一方法 ,它与朱子“格物穷理”的认知方法有本质差异。经过对胡、朱两人理论体系进行对比剔剥式的研究 ,牟宗三确认胡宏一系在宋明儒学中具有极高的独立价值 ,推之为“正宗”圆教。牟的阐析有独到之处 ,但有些观点也还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刘琴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38-39
李渔不仅在戏曲理论、戏曲、小说、生活艺术、园林艺术等多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色彩,而且也在散文作品中展示了他的才襟和怀抱。李渔的传记作品深得司马叙事之神韵,《别集》各纪再现子长论史之姿态。同时在体会太史公作史手法的基础上又自创了一条读史之论,是继承亦是创新,表现出了杰出的叙述才能和点评历史的独特眼光。 相似文献
14.
张春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8):125-139
杨度基于对西方世界的了解,指出西方国家文明与野蛮并存的两面性。他立足于当时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势,提出富民强国的现代国家设想,主张一方面要提高国民能力和政治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开国会,改造责任政府,以实现其“金铁主义”的目标,建立“经济战争国”。杨度的国家理想兼具文明与富强的特征,相比于同时代思想家的国家观,杨度的国家观是比较系统全面的,既是对西方现代性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双重挑战的有力回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现代国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阿恩海姆等人的视觉思维理论作了探索性的阐述。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 ,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 ;视觉思维自始至终借助意象 ,在观察、想象、构绘等形式的不断交替、变化中进行创造性活动 ;视觉思维是大脑右半球的独特功能 ,其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正是大脑两半球分工合作、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把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感的精神指向贯注在作品《玉米》之中,用现实主义手法呈现出历史图景中女人的生存艰难和命运悲剧,塑造了性格迥异的王家三姐妹形象。 相似文献
17.
李艳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2):89-91
在中国散文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秦汉论说散文在情感与文辞方面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呈现出"情欲信、辞欲巧"的时代特色。文章着重分析了秦汉论说散文"情信"、"辞巧"的特色,并从先秦的优良传统、辞赋的直接渗透、文论的侧面推动、社会的现实影响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秦汉散文这一时代特色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
陈昆鹏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77-78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研究性学习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加以实验研究。然而,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试制度及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因此,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系统教育和训练,便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过渡性意义。卢卓群教授于1993年始便致力于大学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实验,在湖北大学中文系进行了三轮实践,1999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继续推广,历经八年的摸索、实践,再摸索、再实践,形成了一套逐步成熟和完善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卢卓群教授在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拙文《文章笔法论(上)》中,从大面上对近百篇文章的笔法作了归纳分析,并且论述了文章笔法的定义、使用原则和美学效果。本文仅从“点”上,即从一篇具体文章着手,对有关的文章笔法加以分析。从“上篇”涉及的文章中,本文选取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以下简称《丰》文)作为重点。《丰》文采用了多种笔法加以描摹绘制,技艺甚高。历代文章家对此也多作评点、论述,由于评点的角度不同,说法也不尽一致,而且某些笔法的名称也不一定恰切,但多能言之成理,可供学习与借鉴,本文亦多作引述。为便于分析,先读原文,并对其写作背景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与自成体系的阶段。在近代时代风雷的激荡和刺激下,作为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涌现出许多进步的作家,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作品。近代文学在受到欧风美雨冲击下萌生了许多因素,为摆脱传统文学的桎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为五国文学革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