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主体性维护是个体体验真实生存,保障精神健康的必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好孩子”常表现出一些坏的行为。笔者通过呈现案例并对其进行现象学解读,认为这种“好孩子”的“坏行为”,实际上是当他们受到来自外在压力的威胁而感到焦虑不安时,常采用的维护其主体性的行为方式。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面对“好孩子”的“坏行为”,首要的不是禁止“坏行为”本身,而是理解儿童的需要缺失和“坏行为”的产生机制,为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提供帮助。为此,教育者应转换视角,密切关注儿童的主体性维护,学会理解与关心,并减少“好孩子”的角色预设,以端正的教育心态将之引领到主体性维护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2.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3.
用现象学的精神、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教育问题,将会形成教育现象学的独特方法论特征:首先,教育研究包含了理性客观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哲学态度;其次,教育研究回归教育“实事”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最后,教育研究扎根于生命体验可以延展研究深度。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征对当前儿童研究的主要启示:保有敏感和好奇之心,挖掘儿童成长中的隐秘之意;抛开成人的先入之见,深刻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探寻动态变化背后的意义生成,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回归儿童的亲身体验,开展“接地气”的儿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作为影响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之一,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门学科,同时也影响着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象学在教育中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从教育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即关注体验研究、强调实践和反思、动态性知识观中,又可以窥见其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些影响,即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实践,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洞察儿童内心世界并且提高自身素质,等等。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为基点,向教师展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哈贝马斯、德雷福斯三位哲学家观点具有相通性,他们的共同方向是以公共性理论为切入点,来批判现代科学以实证科学为主导的机械性:胡塞尔从现象本身,来介入"主观体验"的认知科学,哈贝马斯让认知科学与实证科学构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德雷福斯最终完成以自然化现象学的视角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发挥现象学理论的优势,最终让现象学这一哲学理论介入认知科学的发展,令认知科学与实证科学构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米歇尔·亨利首次提出"有多少Schein(显现、假象),就有多少Sein(存在、是)"是现象学的"第一条原则",并将其解释为:研究Scheinen(显现)的现象学相对于传统Ontologie(是态学)具有优先性。由而这一原则也被亨利理解为:"只有有多少Schein,才有多少Sein"。然而实质上,亨利在诸多方面误解了这一原则的原初含义,也就使得这一原则所蕴含的丰富的现象学含义迄今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实际上,这一原则是理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一把钥匙。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第一条原则"一直被解释为:"只要有多少Schein,就有多少Sein",它不仅完全没有如亨利所说,与其他现象学原则"回到事情本身"和作为"原则中的原则"的直观相冲突,反而一方面可以纲领性地指导人们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真"概念以及现象学直观与还原思想之精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理解海德格尔如何借助这一公式,完成了从胡塞尔"一般体验学说"的意识现象学向是态学的现象学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种属上的规定性、存在的现成性、意向体验与反思的实显性,这三者共同构成现象学的立义模式的限度。在内时间意识研究中,通过对同时性困境的消除以及对体验流的内在结构的发现,胡塞尔将立义行为的基础揭示为能思—所思的意向流形。这一新的意向结构不仅体现了形式存在论的先天性,在此意义上使超越论现象学具有了一元论的特征,而且通过其自身的平行性,展示了绝对存在的内在的多维奠基结构。现象学运动由此获得了新的基础和起点。  相似文献   

8.
环境变化所引发的适应性问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往往会危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教育者往往对其不够重视。本研究通过呈现二孩家庭中大孩的“窥视”行为之案例并对其进行现象学解读,认为“窥视”行为的背后正是儿童因生活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是存在性焦虑及其引发的自我认同危机。而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者有效解决类似适应性问题提供适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施泰因早期的同感现象学中,有关"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构成其现象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意味着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的相关性中对"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一般"的现象学意义的阐明。施泰因将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它的躯体以及心灵、作为自然发生的心理之物,以及因果的联系乃至一个交互主体地构造起来的实在世界等都归属于"自然",一门"自然之现象学"则展示了这些客体是如何在意识中被构造的,它为自然科学的发生提供了澄清性的阐明。而正是在宽泛意义上的"同感"行为中,个体以及外部世界得以构造,这样的"同感"构成了人们"观""自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现象学认为意识的本质在于构造对象的能力。意向本质包括质性和质料,质料即意义。构造对象和意义的几种客体化行为的立义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知的立义包含有存在样式的设定,是偏重于“对象”的心理体验的意义相关项;在图像意识中,图像事物是感知立义,图像客体和图像主题则作为奠基于感知之上的想象通过代现被意指而获得意义;符号行为的意义则是独立于直观行为的客观的、观念性的意义,是观念的逻辑之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彼得·汉德克的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归返自然、面向日常世界的交往对话式姿态。这种主体间的交互展现了人与世界间一场彼此开放、亲密无间的“我—你”相遇,而主体间内在的意向性关联又构成了超越论现象学中作为意义与价值生成机制和原初场域的“意向共同体”。“相遇意向共同体”实现过程中展现的聚焦“现时”的本真存在体验既是作品人物克服存在焦虑的可能途径,也是作家自身摆脱心灵困境,与理想自我及读者交互的媒介。这使作家的文本及创作行为呈现出现代性批判和关怀自我、塑造伦理主体的多重意涵。  相似文献   

12.
在意识现象学的领域中,情感行为占有很大的权重。与它相近的意识体验类型还有感受或感情、情感、情绪、心态等等;而与它相邻的意识领域则主要由认知行为和意欲行为构成。对情感意识的各个类型的界定和分析是意识现象学所要施行的初步工作。舍勒所完成的诸多情感意识的现象学分析为后来的情感哲学研究揭示了一个方向。他将感受行为首先理解为价值感受及其种种形式,对应于被感受价值的种种质料。各种迹象表明,情感领域中的先天感受形式与后天感受内容完全可以用认识领域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模式来解释,因而在整个意识领域中都处处可以发现胡塞尔所说的“先天综合原则”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生活世界应是强调“儿童在场”和“以儿童为场”的世界。成人视域下的儿童生活世界充满了对儿童的历史性误解和期望性建构,这种对儿童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成人化、未来化、功利化、技术化、知识化等弊端。它与儿童视域下的儿童生活世界具有明显的冲突。为寻求成人视域与儿童视域中儿童生活世界的共生与融合,文章借助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论述了儿童生活世界应是对儿童开放性成长、游戏性学习及感受性体验的充分彰显,儿童生活世界应以“儿童在场”为基础对儿童的“教育场”、“游戏场”、“生活场”进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意识"是现象学的中心课题和核心概念,胡塞尔现象学中,"意识"概念有"作为自我之现象学组成的意识"和"作为内感知的意识"两个最基本的含义,前者作为意向体验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后者作为"内意识"或"自身意识"不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但却是构成意识体验之统一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意识作为自我体验的实项、内意识作为内感知和意识作为意向体验的分析,试图对意识及其意向体验进行现象学的澄清。  相似文献   

15.
九儿 《北京纪事》2010,(6):38-41
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是儿童、少年通过模拟、体验成人的职业和角色来了解、接触真实世界的地方。1997年,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乐园——HAJA在韩国诞生。1999年,全球最大的儿童职业体验乐园集团第一家旗舰店——Kidzania在墨西哥开业,随后美国出现了WannadoCity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几年后,Kidzania又出现在日本东京、大阪和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6.
出于对当时哲学现状的不满,海德格尔重新界定了哲学。他根据"问题体验"区分了"理论的东西"与"前理论的东西",认为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前理论的东西";而要考察"前理论的东西"就要摒弃"普遍化"方法而采用"形式指引"方法。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实际性的解释学现象学",这是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但"形式指引"作为一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论化特征,因而最终为海德格尔所放弃。  相似文献   

17.
从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对比研究中,本文指出康德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先验反思”的现象学性质。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绝对对立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美学以一套“准现象学方法”给予了前康德美学中主客二分的自然主义立场以巨大颠覆。然而从根本上看,康德又只是属于传统的,康德美学只具有“半现象学”性质,康德超越自然主义的立场与胡塞尔现象学相比是极不彻底的。以现象学为视角,本文批判地指出:一方面,康德对于审美判断之中介性的确认,表明他并没有达到现象学关于意识的始源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康德对于审美二律背反的解决及其暴露出的二元论哲学的内在矛盾,又表明他没有达到现象学关于主客不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界定完全达成一致认识,仅对其自主性、愉悦性、社会性、非功利性等特征取得较为一致看法。目前关于儿童游戏的虚构性特征认识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脱节现象。根据儿童游戏行为与其所处真实情景相符合程度,儿童游戏可以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确定合适位置。可以将广义的儿童游戏定义为真实生活之外的行为,将狭义游戏定义为虚构性程度不同的行为,以有利于教育实践中充分实现不同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伽登是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从现象学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体验作品的各种方式、作品的具体化、积极阅读和消极阅读、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区别、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海德格尔 “现象学时代”之思想嬗变的讨论,旨在提供一种阐释海德格尔早期 生命哲学转向的可能思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为海德格尔提供了表述源初生活体验的可能性;与此 同时,拒斥笛卡尔式主体性的努力,一直贯穿在海德格尔早年对关于此在的基础存在论的建构过程之 中。换言之,通过拥抱胡塞尔现象学来拒斥新康德主义的主观逻辑,与通过转向生命现象学来拒斥内 在于胡塞尔现象学之中的笛卡尔式主体性问题,这两种思想冲动同时交织在海德格尔的 “现象学时 代”探索 “源初生活体验”的哲学路向上,构成了 《存在与时间》这部 “20世纪最伟大的反笛卡尔 文章对海德格尔 “现象学时代”之思想嬗变的讨论,旨在提供一种阐释海德格尔早期 生命哲学转向的可能思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为海德格尔提供了表述源初生活体验的可能性;与此 同时,拒斥笛卡尔式主体性的努力,一直贯穿在海德格尔早年对关于此在的基础存在论的建构过程之 中。换言之,通过拥抱胡塞尔现象学来拒斥新康德主义的主观逻辑,与通过转向生命现象学来拒斥内 在于胡塞尔现象学之中的笛卡尔式主体性问题,这两种思想冲动同时交织在海德格尔的 “现象学时 代”探索 “源初生活体验”的哲学路向上,构成了 《存在与时间》这部 “20世纪最伟大的反笛卡尔 主义著作”形成的 “史前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