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社科纵横》2013,(8):56-5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如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各地方政府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在客观地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及路径提出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严跃英 《探求》2012,(6):110-113,116
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佛肇=三地共建图书馆服务体系,无论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对推进广佛肇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佛肇三地共建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构建广佛肇三地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路及对策,以期为推进广佛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严跃英 《探求》2011,(6):26-31
近年来,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受到图书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构建覆盖广州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探讨广州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农民的文化权利,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主导农村文化建设,一要从战略层面上把握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二要从实践层面上明确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少惠 《社科纵横》2007,22(2):37-39
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然而,受政府办文化的观念的长期影响,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认识模糊。基于此,本文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确立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协商和对话的“交互理性”的制度框架,以便更好地履行服务于人民群众公共性文化需求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2):35-38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主要围绕基本概念内涵、主要内容构成、主体与原则、经验和模式、问题与原因、评价标准体系与绩效评估机制、管理体制和财政保障机制、主要对策与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深化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9):68-71
本文从农民对文化需求的角度,分析现阶段乡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农民对这些服务满意的程度,探索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德辉 《创新》2007,1(3):54-57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政府应从“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与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出重点在基层和农村.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建设社会主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重复建设、低效运营、内容缺乏等问题,其核心在于机制障碍.农村"多网合一"工程的实践说明,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包括建立主管机构协调整合机制、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监督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并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16,(4)
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社会服务,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渠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应该进入新阶段:推动文化服务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推动管理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良好的、灵活的、适应性的运行机制将带动城区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在机制创新领域有所突破,继续发挥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文化是社区的灵魂,社区信息文化建设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现代高校图书馆已发展成为所在地区的信息文化发展高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服务社区。政府和高校要采取积极对策消除各种障碍,推动高校服务社区信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韦克难  黄玉浓  张琼文 《社会工作》2013,(1):56-64,152,153
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导、高校主导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现重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轻社会服务、轻社区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现象。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工作没纳入救灾体系,缺乏制度性建设;社会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缺乏合法性;社会工作服务无固定经费来源,缺乏保障性;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靠外来援助,缺乏长期性;社会工作无统一服务标准,缺乏规范性;社会工作服务注重预防与恢复,缺乏发展性等。通过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可以操作的一定模式,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民办社工机构为服务主体、以社区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12):81-84
贫困代际传递是导致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主要因素。由于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使其成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主要传递者,将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传递给子女,使下一代人继续陷入贫困境遇。因此,探寻妇女贫困的根源,调整精准扶贫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当前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和巩固扶贫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薄弱,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11):31-36
政府自身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充当主导角色,而政府职能定位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核心问题。人类社会的政府模式经历了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及服务型政府三种类型,每种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都有其独特的要求,中国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新公共服务及新公共管理对于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即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应该是既掌舵又服务,以企业家的身份去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善治为目标去推动政府创新以及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7.
杜俞瑾 《社科纵横》2014,(11):60-62
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保存、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扩展宣传地方文化,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打破"围墙",走出自己的那一片小天地,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繁荣紧密结合,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张科 《社科纵横》2012,(11):133-135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语境下,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承担着文化传播、知识创新、资源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的时代使命,馆员人文精神培养,推行人本化管理,开放式资源平台建设,是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保障教、学科研主体服务对象的同时,突破“围城”局限,服务全社会的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澳门的社会福利服务属于普惠型福利模式,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实施,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职责很大部分由社会工作局来承担,非营利机构则在特区法律和政府资助之下致力于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北京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力投入与服务效能之间产生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公共领域.本文在借鉴国外公共领域合理化论点的基础上,从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指出赋予基层文化站点以文化公共领域的定位和功能、扶持引导多种类型文化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能力,是构建北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