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地作为华夏古农业文明创世纪的文化核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石的农业活动所本初认知,其农业伦理学蕴意深厚,总结为"厚德载物"。地上的农业生物因天候的变化,感受旱涝、寒暑而相应改变其生活和生产状态,这种信息的传递层次老子表达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逻辑,将自然置于伦理观的最高层,是道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农业地境的伦理解读含有四重要义:一为地理地带性的伦理学认知,二为地境的类型学之伦理认知,三为地境的生态学伦理认知,四为土地耕作之伦理认知。现代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之间发生系统耦合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农业的多层结构将引发结构简单扁平的传统"农耕文明"伦理观趋向结构丰富厚实的现代农业伦理观,这将为中国现代农业文明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需要道法自然、因时因地制宜,并与系统耦合思想、农业现代化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追求"合宜有度、中和协调、均衡有序"发展,从而发展出农业伦理学之"中度原则"。该原则植根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中外文化传统,尤其是在"轴心时代"儒家、道家和古希腊的"中和协调、中道思想和中庸之道"等思想传统中孕育成长;进一步我们可以从三维角度对"中度原则"加以深入解读:首先是因法因序为度,即道法自然、系统耦合;其次是因时因地为度,即合乎时宜、用养结合、利用厚生;最后因事因势为度,即结合农业现代化任务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发展"事势相应、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分析和判断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有利于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规律。运用熵值法测度安徽省2011—2020年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先缓慢后快速的上升态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趋势;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度从2011年的磨合耦合转变为2020年的高水平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强化,但由于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始终不同步,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仅从2011年的严重失调状态转变为2020年的勉强协调状态。建议安徽省应着重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短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略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提出了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由于农业、农村、农民都处在历史性演变中 ,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目标和发展轨迹 ,使它们难以完全涵盖在同一概念中。农村现代化的首要特征是农业现代化 ,但前者不能替代后者 ,不仅因为后者是四个现代化之首 ,也因为现代农业产业系统已越出农村的范围。而农村现代化还包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环境优化、经济体制优化、政治民主化和农村富裕化等。农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和归宿 ,它包含农民素质和农民物质、精神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农民非农化和多元结构。所以“三农”仍然是密不可分的。农业现代化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广义的还应包括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实施效益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惟有创新,效益农业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益农业,近期要明确创新战略的主攻方向,长远则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创新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效益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惟有创新,效益农业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益农业,近期要明确创新战略的主攻方向,长远则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创新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农业地理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主要内容有土地开发与利用、历史农业生态地理、历史农业部门和作物地理、历史农业生产类型与农业生产区。其结构不仅是平面的、多层次的,而且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其原理体系大体上划分为历史农业地理理论、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理论和历史农业地理学哲学三个系统。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即农业结构的成功转变。农业现代化建设 ,不仅是农业领域中技术的单向度变迁 ,同时必然包含着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 ,应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进程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高度,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内涵,防止片面性;着力解决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龙头企业(公司)与农户应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共同体;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多开拓市场。同时,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重视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完善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宏观协调作用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伦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重新反思农业和食品研究与生产相关的道德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及底线伦理,构建条理分明的统一的伦理学框架,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决策者审慎考虑农业创新战略和决策。农业伦理学的兴起首先归因于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出现的诸多伦理悖论,也与当代农业和食品生产体系的明显失败相联系。农业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和建制化得益于一批具有人文情怀的农业科学家和对农业与食品相关问题高度敏感的哲学伦理学家的携手合作。农业伦理学研究需要诉诸一种复杂的理性的均衡机制,采用一种对直觉、原则和理论及情境的均衡考虑的"关联性"论证方式和分析程序。农业伦理学通常采用的功利主义方法日益面临很大挑战,有助于对农业伦理问题进行多层面分析的"伦理矩阵"可视为农业伦理学研究服务于公共决策的重要工具,可持续农业或许是建立在农业伦理学和公共决策交汇点上最主要的规范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结合黑龙江省省情从研究农业信息化如何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我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应当是信息化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难以适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世界各国农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支持顺应了这一时代趋势 ,正逐步成为各国农业的主导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构建新的农业支持政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的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奇迹”,其成功的经验:一是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农业经济组织-基布兹和莫沙夫;二是实现了从农业工业化向农业产业经营化的转变。以色列的实践和经验对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以来,在有关国际组织和中国等国家政府的支持下,在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遗产保护示范与经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因为各种原因,仍然存在着对GIAHS 概念、内涵与保护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甚至混淆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景观之间的区别。文章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被列为GIAHS 的项目和世界遗产中的农业文化景观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文化景观发起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发起的目的和意义不同;在概念上,前者不仅关注过去和现在,还关注未来,而后者更多的关注过去和现在;在评选标准上,前者强调系统性,即多重指标须同时具备,后 者强调个性和特色,只要满足某一个条件即可;在保护思路上,前者强调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后者强调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静态保护。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教育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服务。农业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人才,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农业院校要重点从培育大学生爱农思想,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和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切实为我国农业发展输送大量优秀的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0-2013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农业增长与中国农业环境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化肥等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逐年增加,畜禽排放粪便量呈波动变化。农产品出口依存度对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对畜禽排放的粪便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人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与我国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满足“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此外,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降低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但有利于缓解畜禽养殖污染。提出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及绿色化水平,以实现农产品贸易、农业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相辅相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论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基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路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可归结为3种效应:一是直接效应,农业市场化水平越高,农业要素的配置效率越高,引起的环境污染越少;二是中介效应,农业市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又影响环境污染;三是间接效应,农业现代化影响环境污染,农业市场化会加重或减弱这种影响。利用2007—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上述3种效应。研究发现:农业市场化对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是存在的,农业现代化的中介效应尚未显现。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并未降低环境污染,反而恶化了环境质量;而农业市场化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业污染,还会减弱农业现代化对环境的恶化,在两型农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理关系研究不是很多。采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更为合理的处理,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DP之间的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短期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但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农业规模经营的关键在于通过生产经营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内外部规模经济。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路径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均面临一定的发展闯值,农业产业集群是弥补农业规模经营传统实现路径不足的有效选择。在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遵循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发展多形式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