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陆文婷和袁静雅看新时期小说塑造典型人物方法的变化徐文海,湛瑞清在新时期文学众多艺术典型中,有两位大家熟悉的人物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因为从她们性格的塑造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发生的重要变化。这两个艺术典型就是谌容《人到中年...  相似文献   

2.
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中很少描写女性人物,她们基本上都是男性人物的衬托,但是这些女性人物已经不再是传统西方文学中的简单类型化女性了。本文对康拉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她们与传统形象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曹禺、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两个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们笔下创作的人物形象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两个突出的女性人物形象“繁漪”、“曹七巧”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文章从两个经典女性人物的自我否定彻底性差异入手,就曹禺、张爱玲在塑造人物时,赋予人物主体痛苦承受的差异以及两人在生存背景差异下造成的女性认知差异两个方面,论述了“繁漪”、“曹七巧”自我否定彻底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历史小说《西游记》人物塑造得与失两个方面的论述 ,充分肯定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光彩夺目 ,也指出了唐僧、沙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黯然失色。并从历史的角度找出其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5.
受纪事本末体体例的限制,?越绝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具有片段性而不具有连续性:不按时间发展的顺序,通过截取人物一生中一个个独立、重要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伍子胥、勾践、阖闾等“累积型”人物形象;或一次出场刻画了渔夫、击絮女等“闪现型”人物形象,两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越绝书?色彩斑斓的人物画卷。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远大前程》中的郝雏仙小姐这两位女性人物,虽然造成她们各自扭曲人性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她们有着同样的怨愤和悲剧。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婚姻给她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社会习俗压抑她们正常的人格发展,最终导致她们精神失常。  相似文献   

7.
丹妮娅是印度现代作家普列姆昌德《戈丹》中的女主角,安楠达摩依是印度近代诗人与作家泰戈尔《戈拉》中的重要人物。①这两位作家分别是印度近、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这两部作品则又分别是这两位作家的优秀代表作,这两个人物是这两部作品中最有光彩的,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母亲形象。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印度的民族性格和印度妇女的优良品德。她们可  相似文献   

8.
黛钗比较论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林黛玉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美得有个性。薛宝钗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诗才略逊于黛玉,但她是个学问家。本文试采用文艺美学的方法,从她们的容貌、内心、性格、情感和诗才等方面分析二者。创新之处:运用接受美学、解释学、符号学及原型理论解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和王熙凤是表姐妹,又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但是她们却从来没有对话和交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导致她们不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两人在贾宝玉婚姻对象人选上的立场不同;其次是两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之争一触即发;第三是两人未来势力的强弱此消彼长,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两人貌合神离、相对无言。分析出小说中这两个重要人物不说话的原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悲剧命运,更深入地认识《红楼梦》的伟大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0.
布鲁姆是乔伊斯作品《尤利西斯》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乔伊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自《尤利西斯》问世以来,布鲁姆这个人物形象就饱受争议,围绕着这一人物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英雄”还是“懦夫”,学者们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分析和争论。跳出二元对立的模式,从城市游荡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布鲁姆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从“红楼三钗”到现代女性形象之塑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三钗”(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是一组既有异同但又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古典悲剧才女,以中华传统文化与女性观的视角来解读,可领略人生另一层面的生命味道。在崇尚女性主义的“她时代”,在“野蛮”“性自由”被少数人当作新女性标签的时下,“红楼三钗”身上所具备的淑女气质和风范,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现代女性当学习借鉴“红楼三钗”以解析这个时代所流行与负载的东西;新生代“红楼三钗”当用心灵来化解情感困扰以建构生命坐标;时代呼唤新新“红楼三钗”——现代淑女,有独立人格且能不断反省,在事业和家庭中领悟多元化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鲍文卿、鲍廷玺义父子是《儒林外史》中两个重要的戏曲演员形象。他们在书中的出现 ,与作者吴敬梓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及其道德理想密切相关。鲍文卿的宽厚品质是作者道德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但作者自身思想道德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使鲍文卿这一形象在客观上具备了讽刺意味。鲍廷玺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似 ,作者意在通过鲍廷玺的蜕变过程 ,多方面地反映其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3.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收录清代前中期诗歌的选本,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历代诗歌评论家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客观地讲,《清诗别载集》保存了许多清代前中期诗人的生平资料和诗歌作品以及诗学评论,因而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另外,沈氏此集对后世总集编纂和清诗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AstheEnglishproverbgoes:”You′renevertoooldtolearn”,learningisalife-longprocessandnoonecanclaimtohavelearnedenoughandthathisorherlearningiscom plete.Oursisa”knowledge (information)explosion”age;changestakeplacenotonlybytheday,butalsobytheminu…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与同时代男作家纳丹尼尔.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作为维多利亚时代典范的叛逆女性形象为人们所熟悉。虽同为时代的反叛者,但相距近两百年的这两位女性形象,却具有迥然各异的性格特色。本文试从宗教对主人公心理内化、与文本中其他人物关系以及文本中反复出现的特定意象隐喻三方面,从多侧面观照两位女主人公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即原始质朴型、蒙昧悲凉型、独立自主型、纯美圣洁型、虚伪病态型。不同类型的女性存在性情、人格差异,寄托着沈从文对不同生命形式的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莫里森小说《秀拉》塑造了多个黑人女性形象,她们性格不同,人生道路迥异;以克尔凯格尔哲学为参照,这些人物的塑造受到了其人生境界理论的重大影响,她们分属于克尔凯格尔所描述的个体生存的3种境界,克氏的思想是该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诗化小说《红楼梦》写了许多质量上乘的诗歌,作者通过代人物所作诗与写人物论诗,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诗学思想。从人物诗的个性化特征、人物论诗表达的诗学观念以及作者诗学观念形成渊源三方面进行论述,可以揭示出人物诗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物论诗体现出作者的诗学观念,进而找到作者诗学观念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促使张爱玲王安忆在上海小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爱玲的小说追求一种激光般的深度的艺术穿透力 ,她的意象化叙事与反讽叙事侧重于将读者的感受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王安忆则喜欢在广阔的时空里展开动人的画面 ,她的叙事由直观写实向元叙述的转变 ,表明了她追求的是广度的艺术辐射面。王安忆比张爱玲更具宽阔的文化视野与不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并非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叙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 ,而是在基本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对人物进行了全面和多方位的刻画。尤其在曹操、关羽、周瑜、刘备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既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或二者兼而有之 ,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