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一、通货膨胀的表象通货膨胀,按照一般的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它的隐蔽形式,由于国家用补贴的办法或实行物价管制限制物价水平上涨,形成有币无货,即货币持有系数的过量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绩很大,但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价格呈上升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之必然,除非我们重新回到实践已经证明弊病很多的传统经济体制中去;有人认为稳定物价口号不能放弃,否则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必然现象,它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等等。笔者认为,通货膨胀已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恐怕不应再讨论通货膨胀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有危害,而是应该进一步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诊断,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现实流量超过该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流量而所产生的货币贬值,并引起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的类型,按膨胀程度分,有轻度、中度、严重三种;按表现形式分,有公开和隐蔽两种;按形成原因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等。人们一般把一年中,价格上升幅度在两位数以下者,即7—10%,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幅度在10—20%者,称为中度的或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幅度超过20%者,称为恶性的或奔腾的通货膨胀。据国家统计局城乡调查队调查统计,1993年,我国大中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幅度同1992年相比,上半年平均上涨17.4%,1994年零售物价水平比1993年上升了21.7%。职工消费物价水平上升25%左右,有的城市高达30%。199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月份为21.2%。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已经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那么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货币的超额供给与价格水平上涨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本轮通货膨胀过程中,资产市场价格早于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涨,这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储水池效应,减缓了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商品市场上,原材料能源价格由于需求拉动和国际能源价格的冲击而率先上涨,但由于货币超额供给所造成的低利率使得上游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下游商品价格的传递出现了障碍。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VAR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运用VAR模型计量方法对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货币供给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有效影响时期为9个季度,其影响程度于滞后第5期达到峰值。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什么是通货膨胀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新自由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弗·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渡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物价水平的普遍的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指出:广义说来通货膨胀意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量对物价水平变动的实证分析何丽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这一快速增长,物价水平的上涨甚至通货膨胀也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难题。对于物价水平的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成因,经济学界各说不一。而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物价水平的上...  相似文献   

8.
浅析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范畴。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一般对策。  相似文献   

9.
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3%,改革与发展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和障碍。有两种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观点认为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是1993年以来物价涨势的主导因素。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缺少警惕,忽视了新涨价因素是1993年物价急剧上涨的关键性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出现何种情况,物价都不会像1988年那样大幅度上涨。这种观点的有害性在于解除人们对1988年严重通货膨胀再度爆发可能性的正常预期和防范,调浓1993年经济运行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可能受到严重通货膨胀困扰的安全色彩,旨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不切实际的高速增长。实践表明,改革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否则新旧体制的转换难以顺利实现。为此,需要政府采取如下宏观调控措施:力求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控制;从严控制贷款规模;合理控制和引导消费需求的增长;生活服务品由福利低价向市场价格转化要采取渐进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基础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的一个复杂的和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过去讨论中,大体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形成应该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以"平均社会价值"为基础;一种意见认为,应该直接以价值为基础.这三种看法,一致的方面是,作为价格构成部分的成本,应该是部门社会平均成本,而不是个别成本.他们分歧的实质是,价格构成部分的货币积累(即剩余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下同)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配,价值有否转化形态.具体讲,主张生产价格论的同志认为,应是国民经济中统一的资金利润率;"平均社会价值"论的同志认为,应是国民经济中统一的资金利润率;主张直接以价值论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时至今日人们一直视通货膨胀率为“痛苦指数”或“不安指数”。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被描述为:价格水平相当幅度地持续上升的过程,或货币价值相当幅度地持续下降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正承受着由连年的高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价过度上扬,1993年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13.3%,1994年则超过了20%。显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高通货膨胀是有害的。主要表现为:高通货膨胀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失误;各地区和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时间序列(VAR)模型描述了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三个变量在中、美、日三国中的相互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比较了三个因素具有的长短期特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过快和货币供给过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在价格层面的经济总量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的真实增长没有效用;货币供给对于通胀解释能力在中国显著,而在美国和日本不显著;长期看,美国和日本的前期物价上涨对于当期通胀影响效果显著,而在中国不够显著;经济增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日本和美国解释作用不显著,而在中国有明显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观点     
周其仁食品涨价并非通货膨胀原因7月9日,在"《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指出,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央行货币投放太多,而不在于猪肉、粮食等个别商品的涨价。他认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变动,"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它不能指任何  相似文献   

14.
通货紧缩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定义为: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不断下跌,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下跌,但又不能单以物价下跌来判断经济领域是否发生了通货紧缩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货币扩张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市场价格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关系。我国改革以来,货币扩张政策对经济增长确实起了促进作用,但危险不小。从经济的长期稳定观点来看,把货币发行保持在15—17%的水平上,或许是明智之举。近年来,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深层原因在于需求拉动而造成的计划外价格上升,而政策因素在总需求的膨胀中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正面临着适度通货膨胀和适度经济增长的选择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面临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居民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因素。居民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关系密切。居民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不仅直接推动了劳动力要素价格即工资的上涨,而且也带动了土地生产要素价格即地租的上涨,地租上涨又引起地租资本化后的土地价格上涨,同时还带动资本利润率上涨。居民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不仅与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有关,更与世界经济大环境有关。总之,居民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推动了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加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居民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其危害是巨大的,不仅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与经济稳定,而且对我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实施也是一种阻碍。  相似文献   

17.
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进口价格效应影响物价水平。协整分析及残差替代法回归的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其中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渠道来影响国内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效应渠道和进口价格效应渠道次之,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3-2008年期间,中国经济和货币供应都高速增长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传统上货币供应量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被弱化.经济中实体财富和金融资产总量的对比变化、货币深化和商品金融化与自然资源紧缺三个方面,扰乱了传统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传递关系.基于修正剑桥方程式的模型设计和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造成货币分流,使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关系被打乱.同时,价格传递的脉冲分析表明,在新的经济结构下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大多被传递到投资领域,而非在消费品领域引致CPI上升.货币供应量与价格释放之间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在宏观政策方面,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难以两全的,财政政策在调节投资结构、限制投资规模方面具有比货币政策更强的针对性.产业政策方面则应更为严格地执行节能减排降低单位产值耗能的要求,降低对资源的粗放型使用,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风险可以概括为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和铸币税风险,从货币配置资源的角度看,这三种风险对储备货币国家均有不同层面的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包括可测性贬值风险和不可测性贬值风险两种情况;汇率风险具有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两种表现,且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不同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铸币税风险则是储备货币国家外汇需求的一种必然。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结果是: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向储备货币发行国单方面的转移,从而使得储备货币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期以来,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令人关注的难题之一.如何对待通货膨胀现象?是让它继续存在甚至有所发展,还是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治理?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倾向于后一种意见.但是,由于人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在认识上有分歧,因而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种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