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明德同志所撰《汉唐和亲研究》,篇幅不大,饶有新意,值得一读。 第一,扩大了和亲研究的视野。传统的研究,一般只注意到汉人为统治民族的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首领的和亲,而《和亲研究》指出:“和亲是两个政权首脑人物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缔结的一种婚姻,既可以是汉族女子出塞,嫁给少数民族,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女子入关,嫁给汉族”。同时,作者还全面统计了自西汉初到唐末共有和亲112次,其中汉人所建中原王朝对边疆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亲共51次,其余61次为各少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凡在周边地区,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都同部分汉族官僚地主的支持和帮助紧密相关。这些政权在许多方面吸收了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实行新的政治典章制度和发达的生产技术,同时又有大批汉族官僚地主参加,充实其统治机构,实行番汉联合政权,辽王朝的统治方式在此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少数民族帝王和萨满教发生过密切关系。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巫王合一、巫王合作型的政权形态是中国历史上政治与宗教有机结合的产物。在这种政权形态中 ,王权和神权结合在一起 ,但二者相互干预 ,并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生作用。萨满巫师和北方少数民族帝王合伙建构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政治宗教形态。建立在萨满教观念基础上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治宗教的核心是“王权神授”和“汗权天授”思想。这与中原王朝历代统治者宣扬的“君权神授”观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收复瓜沙后建立的张氏归义军地方政权奉唐为正朔,不断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相抗衡。第二代实际统治者张淮深为巩固权力,曾对唐朝廷的封赏充满期待。至第三代张承奉时,于唐朝灭亡的特殊情势下,建立了西汉金山国政权。该政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僭越性,但一定意义上又与中原王朝根脉相连,是中原王朝在河西地区力量的延续和汉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载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族及其政权、疆域与统一国家疆域形成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理论研究问题,它包括民族问题、民族政权与疆域问题,也包括民族政权的疆域与统一国家疆域的形成问题。多年来,学者们对此十分关注,或是做综合性研究,或是做局部研究,成果显著。归纳起来自建国以来学者们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包括:1.今天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是不是中国民族?2.汉族以外中国各古代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还是属于外国?3.中国古代疆域是以汉族建立的王朝为准还是包括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疆域?4.中国古代疆域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翰林学士这一群体是宋代官修诸史的主要修撰者之一。即以《实录》而言,他们兼修国史、实录院之史职,或是主持实录的修撰,或是修撰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可以说,宋代诸朝所修《实录》均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对宋代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许敬宗是唐太宗、高宗时期的著名宰相和史官,曾经领导和参与了唐朝国史、实录等多种史书的修撰.对其修史,前人一向评价不高,认为虚美隐恶、曲事删改,违背了史学家直书实录的职业道德,但近来也有学者提出质疑,企图为许敬宗洗刷、开脱.本文则认为,无论从唐朝实录、国史修撰史和许敬宗个人品质来看,抑或从史料证据来看,许敬宗之篡改唐代实录、国史都很难否定.许敬宗篡改实录、国史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与唐朝的政治现实、尤其与唐高宗关系至密.  相似文献   

8.
授职是历代中央王朝对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之治”的重要手段。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首领授职的有无、多少、高低不仅取决于其首领对中央王朝的忠诚度、少数民族政权的实力,也与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清楚地说明其间的关系,本文拟以北宋初期西南诸蕃中的龙蕃为例,探讨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首领的授职与全国局势变动的联系,以说明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中,授职的具体政治功能及内涵。  相似文献   

9.
辽西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法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辽西夏金元各北方少数民族王朝法制的内容和特点的分析 ,认为各少数民族政权 ,通过对内地汉族传统与当时统治经验、法律制度、法律观念的学习 ,效仿 ,创建了自己的法制 ,又结合民族的特点和习惯 ,丰富了民族法制的内容 ,不仅为中华法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因质 ,而且为元朝法制的统一和民族法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典章制度上的汉化,主要包括藉田、官制、朝仪、律令、崇儒、征隐逸、建学校、养老敬老等方面.汉化的结果,带来这些政权的进步,也标志着当时社会的整体进步.这种进步是少数民族及汉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来自龟兹的五种珍奇异物:屈支灌、龟兹板、金颇黎、银颇罗、游仙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试图将传统史志、出土文献、考古发掘实物与域外汉籍互相印证,综合运用小学、名物考证、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分析等工具进行会通式的研究,揭示这些宝物作为异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本文是中国古代博物学整体构架中关于殊方异物研究的一部分,认为文献中关于异物以及出产这些异物的异国的记载,经常是真实的史料、传说与神话并存,这些虚实之间的材料,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交互的异文化图景,也是时人观念和心态的表征。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审视和重绘中古时代之世界图像,追索它的成立与变幻的过程,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历史认知和体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on foreign treasures from Kucha,called Qiuchi (or Quzhi) kingdom in ancient times,as a part of Chinese natural history.The author tries to combine different materials:traditional historical records,unearthed documents,archeological objects,and Chinese rare books in abroad,into a corroborative system to reveal the symbol meanings of these treasures as the characters of foreign culture.It argues that the records of foreign treasures and distant countries,usually is a mixed presentat...  相似文献   

12.
论出狱人的社会保护--前科消灭与出狱人的社会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狱人的社会保护是囚犯重返社会程序中极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也是社会文明与民主进程的一个标识.我国传统的安置帮教工作与国外对出狱人的保护制度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显出不足之处.作者认为,建立前科消灭制度是我国进一步加强对出狱人的保护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字的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在探索上古殷商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祭祀、征伐和周边方国的关系等方面,前人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成为我们认识上古殷商社会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就甲骨卜辞数次提到商王猎象和兕的记载,来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地理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服装这一符号系统彼此进行了解与沟通。服装是人的性别、年龄的符号,是显示人的身份地位的符号,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符号。服装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发展的、流动的、民族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汉族的村落、宗族与民间信仰的仪式和象征历来为汉学人类学家所关注。文章选取华北地区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北村,基于春节期间的祭祖仪式对该村落祖先崇拜的信仰和仪式以及村落的宗族组织进行了考察,探究了祖先崇拜的原因及重要的象征体系——“家堂”,并分析了“院”的形态和作用,认为民间信仰和仪式对家族整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权力美学的塑造拥有漫长的历史,并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标本赢政和朱棣的宫式建筑及其符号体系,毛泽东的天安门叙事和当代新建筑浪潮,而支配它们发展的幕后逻辑是权力美学.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岩画是联结概念和视觉形象的、能所统一的视觉语言符号系统。就能所关系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里基本上存在着肖似、意象和抽象三种符号类型。包含着明确具体的指称关系、摹态关系的属于肖似符号,主要包含着表现关系的是意象符号,而指称或表现的对象是人的精神领域的则是抽象符号。贺兰山岩画里肖似符号的大量存在,使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单个个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把握。而意象符号尤其是抽象符号的并存,特别是它们与各种肖似符号的组合运用,最大限度地突破了象形贺兰山岩画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增强了它的表意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战后天皇与神道并存的神社神道之象征天皇制,其灵魂载体神社神道的存续,为其在本质上的实存提供了绝对根本的保障,令其天皇之“神性棱威”之“象征神威”于战后仍“绵延不绝”,威力无穷,影响至今.其不仅是暮府时代象征天皇制的本质翻版,更是近代国家神道之军国主义天皇制的本质灵魂的传续与翻版.因而,战后象征天皇制仍是日本军国主义之源泉与温床,其必然导致军国主义并以此为其本质必然归属;亦为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右倾及国家神道、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阴魂不散之最深层的精神源流与最深刻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名称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符号,具有多重文化功能,依其历史演化进程依次似为:1 居住地域性标志;2 氏族标志;3 血缘关系标志以及确立婚姻关系的参照系;4 姓氏;5 父系家族;6 文化符号等。这种由语言符号逐渐演化至文化符号的历程充分地揭示了达斡尔族制度文化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外来文化交融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易》的《比》卦之辞 ,以鼻孔呼吸的形象比喻 ,来演绎宇宙生成的模式。它与《淮南子·精神训》所载“唯象无形”、“有二神混生”是同一个神话故事的不同传本 ,对研究中国古代宇宙生成的“元气”学说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