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小林 《学术月刊》2012,(4):100-103
赵毅衡认为,正是符号使世界有了意义,人时时刻刻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找出意义,也就是把世界和经验符号化,而对于意识,我们也只能通过符号才能了解。唐小林认为,建立主体符号学是当务之急,它的建构有"符号的主体学"和"主体的符号学"两个维度,分别考察人在符号表意中的作用并运用符号学原理阐释作为符号动物的人,这是完成符号学奠基性事业的关键性环节。乔琦指出,晦涩问题纠缠于百年新诗发展过程,从符号学角度考察,读者能力、社会语境元语言与文本自携元语言的冲突,形成了常见而较低层次的晦涩;同一层次元语言冲突形成的阐释漩涡带来的意义晦涩,才是更高层次也是真正诗学意义上的晦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人们普遍对资本主义理性产生怀疑,人类面临着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们在“我是谁”与“我将去向哪”这两个自我身份认同问题上都陷入困境,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迷失,追寻和建构体现出现代人的身份焦虑和生存困境,也反映出村上春树对这一困境的思考和对拯救之途的探寻。  相似文献   

3.
身份认同已成为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人们普遍遭遇的问题,大学教师,这个曾被视为高踞于象牙塔之中追寻真知的群体,如今也因大学目益融入社会而面临着角色变化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身份认同既包括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也内含个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因此,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展开:基于他人视野的制度之维以及源于自我认同的个体之维。  相似文献   

4.
身份认同已成为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人们普遍遭遇的问题,大学教师,这个曾被视为高踞于象牙塔之中追寻真知的群体,如今也因大学日益融入社会而面临着角色变化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身份认同既包括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也内含个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因此,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展开:基于他人视野的制度之维以及源于自我认同的个体之维.  相似文献   

5.
小说《骨》是美国华裔文学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重要作品.“骨”蕴涵着丰富而多层的内涵,作者用“骨”的意象引出面对中西文化冲突和碰撞时移民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人生抉择.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展示,伍慧明对双重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身份诉求给予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艾里森的巨作《看不见的人》于1952年出版,讲述了一位黑人青年寻找自我身份的故事。为了突出对自我的寻求与发现这一主题,作者针对分析自我经历和生存社会,提出了主人公追寻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他的梦想破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文化"概念不仅成为西方反思现代性的重要思想工具,也传播到正在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日本,与日本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道路选择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认知图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在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类同推动着网络的分流和聚结.网络族群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网民在个人选择上的风格化和主观性,并明显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影响,对网民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区隔起到标识性的作用.网络族群文化作为新型亚文化样态,在传播网络文化方面的功效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在自我身份认同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作家自传中的"我"是一个历史见证者,"我"的特异性是被整个时代大潮所淹没和左右的;第二类把自我看成是中心,一切都围绕"我"来写,彰显自我的个性;第三类传主作为文化或精神象征;第四类传主则是感觉化的"我",真实的"我"是在记忆的碎片和个体化的感觉中建构起来的。作者通过撰写自传获得自我身份认同感,同时找到安放生命的最终位置。这才是自传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共同体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资源的分配都与成员的身份密切相关,个人因身份符号差异而被赋予以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人类社会的显性运作特征就是交织的身份符号系综的变更导致内在"熵增"或"熵减"的现象呈现。由此滋长的身份焦虑、疑惑导致各种矛盾与冲突,有力地冲击着社会和谐与稳定。我们从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以权力为基点、正义为视角来解构身份符号,有利于建构和谐的身份符号系综。  相似文献   

11.
李宝林 《理论界》2011,(2):85-87
自从核武器诞生以来,核武器扩散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学术界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既有的研究成果很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海曼斯新著《核扩散心理:身份、情感和外交政策》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有必要介绍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核扩散心理》一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这一成果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最后对此书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自我身份的建构蕴涵着权力向度,是一个差异性存在不断被排斥、否定或强行吸纳的过程。通过将差异性的他者纳入自身的秩序化轨道,自我获得了同一性的外观。后现代主义对自我身份建构中的压制和被压制的二元对立格局深为不满,它力图为他者争取话语权,凸显他者的权力向度,进而颠覆自我身份中的权力秩序,放弃同一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身份 (认同 )问题是海外华人文学的主要关切。新近兴起的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以其身份焦虑的表达 ,提供了观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来海外华人文化及文学变化的一个例证。这种文学反映的自我身份疑难 ,涉及到对中国、对其他华人移民和对西方等多种不同对象的自我—他者建构 ,从而形成了新一代华人文学文化意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同时也提示了对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从整体化、同质性的理解方式向对象细分的、动态的和文化的理解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8,11(3):173-175
鲁迅的三种自传分别写于1925年、1930年和1934年。文章通过分析鲁迅三种自传文本之间的微妙差异,以此分析鲁迅的自传文本与鲁迅的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易容  任洪增 《东岳论丛》2020,(7):31-39+19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林达·威廉姆斯提出"新纪录电影"的概念,但学界对于该类型影片属于"纪实"还是"虚构",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颇有争议。当今数字技术手段推动下,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不断革新,认识世界的功能不断增强,这反过来又要求对纪录片的体裁规范、身份边界进行新的思考。以"符号解释社群论"为基础提出"阅读契约论",旨在从理论上为新纪录片电影提供身份合法性,在实践上为数字技术融入纪实性电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尽管皮尔士的符号学因其理论本身表述的晦涩难懂,以及所应用的"探究"领域的特殊性,从而导致符号学为理解交往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实际效应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同,但是,符号学对符号过程内在模式的研究所展现出来的理论优势,则恰恰在于发掘出理解自我、解释实践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梅启波 《晋阳学刊》2008,(6):101-104
欧洲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留学英国的老舍在认知结构等方面形成了某种制约。更明确的说,就是欧洲关于东方的知识使老舍认识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形成了某种定式,让老舍形成某种“自我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而不自觉。20世纪30年代老舍回国后,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在这方面开始了痛苦的文化探寻:突破自我东方主义的影响,探寻中国文化身份。他~jtl,说《猫城记》和《断魂枪》记录了这一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张军  杨倩云 《江海学刊》2023,(5):138-147
数字社会的到来为人的社会化构建了崭新的环境基础,亦为个体尝试多元化的自我再生产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正在不断尝试突破社会化的既定模式与路径,期待再生产理想自我。“成为UP主”作为青少年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自我再生产实践,不仅重构了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角色,更彰显出对既有社会化秩序的抵制。在这一再生产实践进程之中,由于信息环境的趋同,维持社会化秩序的主客体行为集成逐渐消散,自我再生产的线性时间秩序发生紊乱,社会化的互动圈层也因“从身体到技术”的基础骤变而无序扩张,社会化过程长期以来积淀的“二重性秩序感”在个体的数字化生存中渐趋瓦解。社会化秩序感的消解意味着个体成长过程的规律性与可预测性大幅降低,青少年在获得较多成长自主权与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过程的深度不确定性,如何为青少年在愈渐无序的成长之路中寻找到相对健康确定的社会化方向,是数字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民间传统傩仪式的展演者(俗称"跳傩弟子")是如何建构傩神信仰的神圣性空间,又是如何在隐喻驱鬼逐疫神话原型的神圣空间展演他们作为人神中介的身份意识,展现了民间傩艺人于傩神信仰的精神体认及对人神中介身份的自我确证.而这种基于信仰的身份自我确证方式,或许是民间仪式能够存活至今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尤泽顺 《东南学术》2011,(5):240-248
本文以中国东盟关系的话语建构为例,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CDA)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视角相结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2008)与中国东盟关系相关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的互动。分析发现,近年来双边关系的改善与中国官方报纸增加对东盟正面身份的建构存在正相关关系;后现代国际关系和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国家身份是建构的和变化的"观点是合理的;CDA能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语言研究提供其所急需的话语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