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是中国拥有独立自主产权的原创医学,应该拥有一套自主的、完整的、成熟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表达自己。构建中医话语体系主要有三个路径。一是历史路径:通过正本清源,理清中医源流与本质,回答“中医是谁”“中医从哪里来”“中医是怎样走过来的”“中医到哪里去”等历史源流问题;二是现实路径:立足中医现实发展,解释中医现实实践,回应和引领中医现实问题;三是本土化路径:依靠中医自己的力量独立观察、自主思考,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构建中医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科学技术看中医存废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存废之争由来已久,从俞樾的《废医论》到余云岫的“改造中医”,再到现在有些学者说“中医是伪科学”,历时已逾百年。由于“废除中医论”者坚持的论据——“中医不科学”,纠缠着传统文化、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三个因素,因而论争双方各执一端。本文一方面指出“废除中医”的论点是荒谬的,另一方面指出,必须致力于中医现代化,才能最终破解“中医不科学”的质疑,最后提出,当前这场中医存废之争,实质上是近一百年来中西文化论战、现代化与西方化论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到中医现代化的命运与前途,需要严肃、认真的对待。  相似文献   

3.
做个老实人,不贪横财,别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要有强烈的防骗意识;要学会察言观色;旅途中对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食品等要婉言谢绝,防止犯罪分子的“迷魂药”;不懂的东西不要充内行,盲目购买可能受骗,甄别真假,再作决定;遇到从天而降的美色时,千万要多几个心眼,不要因贪色中了圈套;买药要走正当途径,不要相信街头的“马路广告”,即使有难言之隐,也要去正规医院就医;不要到街头地摊上“测字”、“看相”、“算命”、买神仙药,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对街头向你求助或乞讨的“可怜人”,  相似文献   

4.
在“废止旧医案”背景下,中医之路如何走下去是中医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沪上名医秦伯未洞悉中西医之争已上升为政治之争,而中医人却仍不自省。他认为,中医要生存发展必须革新,中医教育是中医复兴的出路,倡导“新中医”。面对 “中医科学化”观点大行其道,他敏锐地指出其核心乃科学之精神。在中医实践的层面,秦伯未临床诊病也不再是单纯传统的中医思路,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也被其接纳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中医心理学思想扎根中国大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心理“治未病”思想、中医心理“整体观念”、中医心理“阴阳”辩证理论、中医心理“养心”方法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果,对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春节长假过后,牙疼、口疮、便秘,甚至痘痘等问题纷纷登门造访,它们是怎么来的?中医说,那是身体的“火气“,稍有不备它就会出现。熬通宵的人第二天会觉得特别累,口气也污浊,甚至浑身乏力,这就是上火的表现。休假时或工作中有时难免晚睡,我们要学会有技巧地熬夜。  相似文献   

7.
“癊”是中医古籍中的多用字,《汉语大字典》中释义为:①心病。②(血)痕。根据中医古籍的实际用例,考证“癊”字在中医古籍中实际上应有以下4种用法:①“癊”同“饮”,痰饮;②“癊”同“阴”,阴病;③“癊”同“瘾”,瘾疹;④“癊”同“印”,印痕。  相似文献   

8.
防“渐”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二八年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散文:《渐》。 这里试录开头一段:“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  相似文献   

9.
被“科学”扭曲阉割的中医尽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是中国的国医,但在中国,被中医救治、滋补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它却并不十分了解,而且越来越陌生。有人对它的认识来自洗脚按摩,有人对它的理解是巫医神术,有人称它是“糊里糊涂把人治好”。自身的魅力也就是中医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中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同时,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科学理论系统,又让中医在遭遇到西医的时候被送上了“科学”的审判庭,致使近百年来中医在中国的地位尴尬不已、命运坎坷。鲁迅很早就对中医下了“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的断语,这还构成了鲁迅对“国粹”的批判起…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医术语翻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缺乏规范性和标准的现象。分析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的具体含义,进而提出和分析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用于指导中医术语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胡羽 《华人时刊》2007,(5):52-55
1929年,中国国内一些鼓吹废黜中医的西医权威,提出了“通过中医登记制度,禁止在世中医收徒办学,听任其终老,以使中医界后继无人,达到中医自然消亡之目的”的废止中医议案,结果引来骂声一片和口水无数;77年后的2006年,“灭绝中医”言论沉渣泛起,一位知名教授在网上向中医发难,大放厥词“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被中医专家和中医爱好者斥之为“数典忘祖的一场可笑的闹剧,看起来有人确实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12.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饮食观中的“中庸”和“守礼”的思想,曾对古代中医食疗理论的形成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食疗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人人都享有健康保健的今天,儒家“中庸”、“守礼”思想表达的“无过”、“适度”、“节制”的饮食养生观,不仅与中医养生一脉相承,也与现代食疗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符合。适应了现代人们要“吃出健康”、“吃出长寿”的需求,顺应了人们探索饮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追求。因此,继承学习和深入研究古代儒家的饮食思想,对于促进现代中医食疗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29年,中国国内一些鼓吹废黜中医的西医权威,提出了“通过中医登记制度,禁止在世中医收徒办学,听任其终老,以使中医界后继无人,达到中医自然消亡之目的”的废止中医议案,结果引来骂声一片和口水无数;77年后的2006年,“灭绝中医”言论沉渣泛起,一位知名教授在网上向中医发难,大放厥词“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被中医专家和中医爱好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被很多学者推崇为评判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以及翻译的最终目标。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翻译实践中,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医翻译中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往往难以兼顾这一问题。“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翻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词、语句、语篇翻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防近益智手操以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和中医经络学为依据,遵循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运动处方的要素,集优秀传统功法和现代“健脑新法”的研究成果,融运动、按摩、气功、导引为一体,通过手部各种有节律的运动和按摩,点压手部的经络穴位、全息穴位和反应区穴位及眼周穴位的综合应用,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活跃大脑神经中枢、健身疗疾的作用。手指、手掌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布满了反应全身状况和与五脏六腑相联的经络、穴位,反射区、反应点。内脏一不调和,手掌手指就会出现异常或危险的信号。青少年发生近视的原因故然很多…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现有很多关于中医翻译标准的论著,但其标准之间的差异仍比较大,本人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作了如下思考。(1)译者的中医理解程度决定了翻译的质量。专业翻译必须要对翻译的对象有深刻的认识,如果不了解专有名词的内涵,如何做到语言的转化比如中医的“消渴”包括现代医学中很多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等,而中医的“消渴病”专指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根据中医的定义,diabetes应指“消渴病”而不是“消渴”。“消渴”从字面上可直译成“wasting-thirst”,但从实用性上来看音译“xiaoke”来得更直接。(2)翻译的技巧不一样。首先是音译,某些中医名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概念,但在教学与临床应用中,翻译上已经取得了统一的认识。比如,阴“yin”,阳“yang”等。其次,采取西医名词直译。比如,痢疾“dysentery”,耳鸣“tinnitus”等等。使用西医名词进行翻译比较简便,但要正确理解中西医名词的涵义,是否一致对应。第三,采用普通英语直译。这也是常用的翻译方法,比如,木“wood”,火“fire”等。(3)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翻译术语。比如,“三焦”,常用的翻译有“triple ene...  相似文献   

17.
“洗”:早晨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洗脚。“漱”:每天早晚用淡水漱口一次,可杀死口腔中里的病菌。“走”:早晨到外散步、爬山、打太极拳或做操。“搓”:两手伸开,以掌相搓三十次,并向迎香穴按摩十次。  相似文献   

18.
行药,汉时谓之“行解”,是中医辅助疗法,发展至唐宋虽谓之“行散”,但早已超出当初的概念范围,具体方法不再局限于“宽衣、步行、移居凉处”,显然还有“食粥”“啜白酨浆”“饮暖水”“服酒”“索”“灸”等;也大大超出了当初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纠正“石发”,而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它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精”,中医认为是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我们所指的生命物质。“气”,中医也认为是物质,其实,“气”多半不是物质,而是生命物质的活力,它在一定的意义上与“阳”有相同的意义,“气”的物质( 氧气)性可归于“精”。“神”,中医与现代科学在认识上相同点比较多,可以认为其主流就是人体的神经系统,“神”表现的生命活力的一方面可归结为“气”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在不断演变。1957版《针灸学》引用《灵枢》治则原文而释为八纲分症治法,并强调针灸不同于中医,要突出针灸特色;二版至六版《针灸学》及一、二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从以中医病因病机解释《灵枢》治则,到提出补法、泻法与平补平泻法,至提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体现针灸治疗原则逐步向“中医化”靠拢的趋势;七版《针灸学》及三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又试图逐渐摆脱“中医阴影”的笼罩,以求突出针灸特色。分析不同时期针灸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针灸学界对针灸治疗认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