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生奇迹的酵母是关爱。十八世纪,欧洲人尚不知留鸟与候鸟,他们一致认为春来秋去的燕子,在寒冬里,窝居于冰封的沼泽地里,忍着天寒地冻。打破这一习惯认识的,是一个瑞士的穷鞋匠。小鞋匠很穷,靠替人补鞋为生。打拼几十年后,他才做起几间物资,从而告别了流浪的生活。这年春天,几只不知从哪儿飞来的燕子造访了他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鞋匠在守了一整夜的店铺后,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突然,街角那月儿眷顾不到的地方,仿佛有一个白色的东西在蠕动——是一个人!凛冽的寒风中,他竟然一丝不挂!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蹲下,那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样下去,你会冻死的!”鞋匠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身上。“走吧!到我家去!”鞋匠说着,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舌头。  相似文献   

3.
你的梦想     
《阅读与作文》2011,(5):10-11
我走进孔威先生的房子,对倚坐在扶手椅里的老先生说:“鞋匠没法修你的鞋子。他说,鞋底全坏了,没法缝合上了。”  相似文献   

4.
河西 《社区》2010,(5):44-44
拿破仑是位非常注重节约的帝王(有时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小气),到了他当皇帝的那一年,他穿的鞋依然是他在军校读书时为他做鞋的鞋匠做的。他的心腹侍从孔斯坦觉得这也忒寒碜点了。就叫来鞋匠给他做双新的。拿破仑问鞋匠:“做一双鞋要多少钱?”“十八法郎,陛下。”鞋匠毕恭毕敬地答道。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一个鞋匠在守了一整天空荡荡的店铺后,拖着一身疲累,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  相似文献   

6.
生存的勇气     
佚名 《社区》2003,(19):45-45
对门邻居家来了一位乡下亲戚——一个不能讲话的聋哑老头。一天下班正准备开门进屋时,邻居家的防盗门忽然打开,就是这位聋哑老人一阵呀呀哑语,招呼我进他屋。我以为出了什么事,进去一看,什么也没发生。又一天下班,他又在门前。看来,他已经摸清了我下班的规律。这次,我刚坐下,邻居就回来了。老人在一旁傻傻地笑,弄得主人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解释,说,可能是一个人困在屋里时间久了闷得慌,想找人聊聊。我想也是,这儿不比农村,在乡下还可以找人比划几句,但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又有语言障碍,孤寂之中,难免会有如此“唐突”的举动。  相似文献   

7.
在苏格兰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青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青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已精,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一句:“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青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  相似文献   

8.
新闻背景:今年21岁的女孩王明明出生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靠河村,她8岁时,聋哑母亲与同样聋哑的继父组成了新的家庭,全家住在亲戚帮着修建的泥草房里,生活朝不保夕。出生在特殊家庭,小明明非常要强,  相似文献   

9.
季哥的椅子     
王海椿 《社区》2009,(14):23-23
季哥是个老鞋匠,干活时坐的是十字帆布兜小凳子。回到家,他只坐那把榆木小椅子。季哥是20世纪60年代来到这个南方城市的。他年轻时游手好闲。又爱阔绰摆谱.偏生在一个穷家,结果就做了扒手。有一次失手,被警察捉住了。在关着的那个夜里他逃了.一路流浪,最后到了南方。他是不敢再偷了,就做了个鞋匠。他并没学过修鞋的手艺,可这实在也不是太难的技术活,他边干边摸索.总算在这个城市立住脚了。  相似文献   

10.
里根的鞋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去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  相似文献   

11.
喜欢承诺是徐总的显著特点,却由于他极少兑现而在员工中赢得“大饼老板”的美称,公司里许多人已经不再奢望他真的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举动,想想当初入职时徐总给大家设计的美好蓝图,人人都像打了吗啡般激动,而结果也不过真的像打了吗啡:只是幻想,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12.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有一年,城里迎接创卫检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搞得小区许多人见面相互问候的话都是他的行踪。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一位擦鞋匠的传奇故事感动了世界。米索是萨拉热窝本地的一位居民,21岁那年,风华正茂的他接替父亲的工作,背起工具箱走上街头,成了一名擦鞋匠。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以擦鞋为生,这在一些人看来很没出息,但米索不这样想,他认为擦鞋也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每当他把人们脚上的鞋擦得光滑铮亮,穿鞋人因之增添了几分精神和自信时,他觉得自己的劳动价值就得到了体现。此外,米索不但努力擦好鞋,还时常免费为那些年老或贫困的主顾服务。渐渐地,米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入城镇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人路过,正要进入这个城镇,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就问道:“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03,(5)
清代名人梁启超自幼聪慧,远近闻名,八九岁时便能吟诗作对。一天,父亲带他去朋友家作客。一进院门,他便被院中的一株杏树迷住了,于是顺手折了一枝,藏在袖筒里。这一举动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到,碍于面子,都没有当面责备他。进到厅堂坐下后,梁启超的父亲始终为儿子的举动而惴  相似文献   

16.
路边的鞋匠     
余力 《社区》2008,(4):50-51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小区外的修鞋摊。 鞋摊旁有一棵小树,那棵小树长得歪歪扭扭,夏天稀疏的枝叶还能洒下几点绿阴,可冬天仿佛一阵大风就足以把它刮倒。这棵树非常像那个修鞋摊的鞋匠——一位中年男人,他赢弱、肮脏且五指不全,每天都在这里做着他的生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顽强地讨生活。  相似文献   

17.
换个角度     
摩西?萨夫迪是一位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大师。一天他坐在地铁的车厢里读一份阿拉伯报纸,碰巧他的一位犹太朋友也坐在同一节车厢里。他的朋友发现他这个奇怪的举动,非常生气,他走近摩西怒吼道:“摩西,你疯了?你为  相似文献   

18.
无声的爱     
王洪武 《老友》2012,(2):18-18
听说老家村上有个聋哑小伙,娶了个聋哑姑娘,小两口相亲相爱,甜蜜异常。二天下午,我饶有兴趣地邀上村里懂得一点哑语的小王.陪我去看个究竟。这是一栋低矮的平房.靠门口,一位身着花衫绿裙、脚穿红凉鞋的青年妇女正踩着缝纫机,还有一位小伙子在屋角收拾麦子。他俩见来了客人。一个点头搬凳。一个起立让座:一个用手做了个“抹胡子”的动作,一个笑嘻嘻地走出了门。小王告诉我:她叫他外出找爸爸去。  相似文献   

19.
王迩淞 《可乐》2011,(8):80-80
也许是因为他和20世纪90年代AC米兰及意大利国家队的前锋达尼埃莱·马萨罗同名,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鞋匠。这个矮矮胖胖、满头白发、面如弥勒的和善老头,不仅不像运动员,甚至不像鞋匠,倒像是个退休赋闲的巴黎老公务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刘洋从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毕业,至今已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九个年头。2010年10月15日,刘洋接受母校之邀,在学校报告厅给学弟学妹们做报告,谈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与经验。讲座结束时,他把手机号和QQ号留给在座的同学们。这一贴心的举动拉近了他与学弟学妹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