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99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值关键时期.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人员重大伤亡,馆舍严重毁坏.随后,一系列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国际政治事态接踵而至.美国国会公布了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情报的考克斯报告,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3月24日以来,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不宣而战,狂轰滥炸,至6月初出动了10000多架次飞机,投下10000多吨炸弹,发射了几千枚导弹,使用了最新式的武器,使许多民用设施夷为平地,制造了二战以来欧洲最严重的战争灾难。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馆舍毁坏。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维也纳外交公约的肆意践踏,是二战以后世界外交史上的罕见事件。人们要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为什么要对一个面积仅1…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战争以来 ,俄美关系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打击 ,使俄美关系空前恶化 ,两国关系降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两国总统科隆会晤后 ,俄美关系开始有所修复。但随后在车臣问题、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又使俄美关系再遇险滩。一、俄美关系的空前恶化去年 3月 2 4日晚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 ,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 ,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行空中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这一侵略行径从一开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俄罗斯反应最为强烈。俄前总统叶利钦、前总理…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武装侵略达78天和于同年5月8日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以来,联系到北约新战略概念的提出、北约东扩的实施、日本国会通过“日美安保体制新指针”的有关法案、美日提出“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TMD)计划”、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菲律宾连续多次用军舰撞毁我渔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国对我造成“撞机事件”等一系列严重国际事件,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我想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首先应该明确,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依然是缓和…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财产严重损失。5月8日,又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馆舍严重毁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可以说是自有《联合国宪章》以来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人权侵害事件。法西斯是赤裸裸地去直接毁灭人类,而北约则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去摧毁人权。人权在他们手上已成了一条鞭子。他们所标榜的人权正趋于虚伪,因为人权已被他们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人权的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是美国在人权理论和实践上制造的人类又一大不幸,其灾难像法西斯一样深重。其人道背后藏着霸道,其人权背后藏着霸权。通过人道追求霸道,通过人权追求霸权,这才是其人道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座谈会综述的形式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犯主权国家的实质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了“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实质、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及如何看待科索沃危机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对会议讨论的中国的应对之策作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自科索沃危机出现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鉴于波黑的教训,对科索沃进行了干预.为什么北约要干预科索沃危机?北约空袭南联盟对整个国际关系会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冷战时期北约遭受的最严重的危机。在危机发生之前美国能够准确地评估法国的行为,并重新定位新形势下与北约其他成员的关系,把提高北约凝聚力、增强北约的合法性基础、迅速高效地重建北约作为基本原则。这使得北约在美国的主导下较为成功地克服了法国撤离带来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以,要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真正目的,必须分析科索沃战争的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一、“人权”和“民族”问题只是掩盖科索沃战争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的假面具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前夕,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巴尔干地区风云突变,科索沃问题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在“人权”和“民族”问题的幌子下蓄意制造了轰炸南联盟的人间灾难和民族厄运,而且捍然发动了对我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烽火,对于…  相似文献   

10.
一一九二三年底发生在广州的“关余事件”,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帝国主义,企图扼杀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广州革命政府,阻挠和破坏正在日趋高涨的中国革命,而挑起的一次直接侵略中国的事件。当年卷入这一事件的美、英、日、法、意、葡等国,“独美国为最坚决”。表明了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12日凌晨1时30分,在俄美双方对俄军如何参与科索沃维和行动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俄罗斯一支由270人组成的先头部队分乘10辆装甲车和30余辆卡车,抢先进驻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市的斯利季奇机场,从而改变了俄罗斯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的谈判中的地位。迫使七国集团不得改变不给俄罗斯维和部队单独维和区,和在维和行动中俄军必须接受北约指挥的强硬立场,最终同意俄军最终可派遣3600人的维和部队,分别驻在由美、英、德、法、意五个在科索沃维和区中的两个区域里,并同意俄军不受北约指挥。从俄…  相似文献   

12.
科索沃危机本是南斯拉夫联盟内部追求独立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政府之间的冲突。然而美国倚仗其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以“消除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灾难”为招牌,率领北约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主权独立的南联盟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致使科索沃危机急剧升级,“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再次硝烟弥漫。这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侵犯他国主权的野蛮暴行,淋漓尽致地暴露出美国等西方霸权势力在“维护人道、保障人权”幌子下,通过所谓的“新干涉主义”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的真实面目。一随着冷战结束,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13.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聚焦欧洲和印太两大战略方向,加紧推动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不仅激活冷战结束后一度濒临“脑死亡”“肌无力”的北约组织,还重新赋予其“东进”印太、遏制中国的战略使命,通过扩大北约“全球干预”战略功能,试图构筑一个“以遏华为目标,由美国主导,以印太和欧洲盟伴为羽翼,东西呼应、两洋联动”的全球安全架构。目前,美国在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方面,已促成亚太四国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北约峰会和外长会,形成“北约+亚太四国”合作机制,升级日韩为“定制合作伙伴关系”,并力推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和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强化北约在印太地区的实际存在。美国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是为了应对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达成控欧遏华弱俄、震慑朝伊的多重目的,其在策略上重点采取了外交诱拉、舆论鼓动、机制塑造和身份认同等手段,以形成北约“印太化”和印太盟伴“北约化”,达成“东西对接、双向奔赴”的局面。美国推进北约“东进”印太势必引发地区内国家关系复杂互动,冲击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破坏基于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维护领土海洋权益以及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多...  相似文献   

14.
两极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紧东扩,以控制和占领被称为“真空地带”的东欧地区,进一步遏制俄罗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本文主要分析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在欢迎我驻南工作人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日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邀请我市社科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他们认为,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完全表明了我国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严正立场,同时也为我国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者并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犯南联盟主权,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严重事件所涉及的国际国内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摘要形式发表,以飨读者,并愿与学界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试论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建国方略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89年4月,著名的军事帅统乔治·华盛顿在纽约华尔街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①从而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华盛顿初任总统,内政外交头绪纷繁,但他以其容忍与务实精神任命了四个具有两派观点的人组成第一届内阁.这四人是: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陆军部长亨利·诺克斯,国务卿托马期·杰斐逊和司法部长埃德豪·伦道夫.前两者属联邦派,后两者属反联邦派.当时新成立的联邦政府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将向什么方向发展?由此引发了美国建国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建国方略之争,即以何种方式建设这个新国家.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主张美国应该走工业化国家的道路,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联邦国家.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派或日民主派则主张走农业化的道路,主张把美国建设成为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由于华盛顿的调解和倾向,这场论战的结果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取得了胜利.毫无疑问这场论战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这场论战作一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7.
一、中俄经济合作国际新环境随着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企图乘机而入,极力推行东扩战略,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自身利益。尽管俄对北约东扩反应强烈,但因要求加入国态度积极,东扩已是大势所趋。苏联解体伊始,俄国的外交政策曾一度偏向西方。但由于西方援助迟缓,而且额度极其有限,代价高昂,加之北约东扩,俄罗斯逐渐对西方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从而与西方各国再难保持长久的温和关系。进入“冷和平”时期之后,俄开始放弃亲西方政策,并将其近期的外交调整为“全方位”态势,而且明确提出要改变以往仅重视西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之后,对日处置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事实上已独占日本的美国在对日政策上却由惩处逐渐转为扶植,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一场反美扶日运动遂在中国大地爆发,民众以各种方式对美国的扶日行为予以揭露和抨击,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方这一政策的坚决反对及对国民政府软弱无能外交的强烈不满。由于扶日政策同样损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因此其对待运动的态度与以往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古丝绸之路架起中国与土耳其联系的桥梁。未来的新丝绸之路将把中国、中亚、土耳其以及欧洲连接起来,必将深化中土关系。2010年,中国和土耳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两国将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推动建立公正、民主、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有深层合作。文化年的举办以及人文交流的增多会增加两国人民的互信和了解。当然,土耳其经历了自晚期奥斯曼帝国以来的多年西化进程,把自身定位于西方国家,其外交政策常常追随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与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相悖。另外,作为北约成员,能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也有不确定因素。但是2013年土耳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第三个对话伙伴国这一事实,就表明土耳其在加入欧盟迟迟未果的情况下,其外交政策发生了改变,“东向”外交是其战略的调整。两国战略合作今后将会更加深入、具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约的成立出发,简要考察了冷战中的美欧关系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在冷战中,北约自始至终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中,是美国以欧洲为中心,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利器,西欧虽然也曾试图改变大西洋联盟中的主从关系,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却在大西洋联盟建立之初,就种下了美国与西欧不和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