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战胜 《兰州学刊》2007,2(3):10-12
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波普尔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实质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具有共同的模式,即"P1→TT→EE→P2",而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科学哲学都以理性批判为基本方法,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代英国哲学家波普尔以对经验和逻辑的非传统观点、提出证伪主义,作为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基础,倡导一种科学探索的逻辑。他把这种逻辑概括为 P_1→TT→EE→P_2(问题_1→试探性理论→消除错误→问题_2)这样一个简明的四段图式。在波普尔看来,认识论的中心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而科学知识就是沿着这个图式不断增长的。由于这种逻辑重视批判精神和强调理性作用,因而它一经问世,科学、哲学界曾为之耳目一新。不少人把它誉之为一幅科学自由探索的逻辑图景,给人以解放思想、不断革命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3.
一、波普尔的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关系 波普尔哲学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当中发展起来的,但它不属于逻辑实证主义。它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把波普尔的哲学看作属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在苏联有(苏联基本是这个看法),我国也有,西方也有,但是与波普尔哲学的观点是不太符合的,波普尔本人也不承认。按波普尔的说法,他的哲学叫“批判理性主义”,或“否证论”,这两个名称反映了波普尔哲学的实质。从其发展过程看,它不是离开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而是以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可证伪的科学理论。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科学的、可证伪科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的历史主义,反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论的观点,反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公式。本文针对波普尔观点提出反批评观点,提出了三点质疑:马克思预言是否落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否是伪科学;政治哲学是否可以不讨论社会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重新检讨波普尔证伪主义,缘于科学哲学界对该理论的已有批评存在着严重缺陷。 波普尔认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此设定,证伪主义本应关注科学认识的实际活动,即应与科学史分析相融汇。然而,从总的研究趋向看,波普尔证伪主义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从一个先在的逻辑前提出发而建筑的,即证伪主义是一种逻辑构造物。证伪主义的核心在于以证伪原则做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讨论可能出现的对该标准的种种反驳意见时,波普尔解释道“我的建议是以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不对称为根据的,这个不对称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所以“证伪法不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其前提,而只是以正确性没有争议的演绎逻辑的重言式变形为其前提。①(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是本世纪世界科学哲学界甚有影响的学者。在他的理论中,划界说占有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国内科学和哲学界围绕波普尔的这一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一些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但很少有人从纯逻辑的角度论及波普尔划界说中所存在的悖论及其根源。本文意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关于科学哲学、认识论问题的奠基性的著作是《科学发现的逻辑》。这本书最初以德文在1934年秋在维也纳出版。原来的书名是:《研究的逻辑》。1959年译作英文出版。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考察》中,波普尔提出了他认为是“几乎所有其他认识论问  相似文献   

9.
闻凤兰 《理论界》2004,(4):82-83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波普尔以否证论为旗帜登上了哲学舞台,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灵魂,他独树一帜的否证论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哲学界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在广泛地关注波普尔否证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波普尔否证论内涵的科学精神。当今中国,正确认识和把握波普尔否证论的科学精神,对于抵制非科学思想的侵袭,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模式的视角对比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四段图式和杜威的思维五步法 ,可见二者在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尝试行动的强调、与进化论思想的相关性以及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思想方面的异同点 ,从而为波普尔哲学的杜威起源提供佐证。波普尔和杜威在认知模式中都突出了“问题”的重要性 ,这正是其科学价值所在 ;有关尝试行动的思想 ,对于我们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颇有教益 ;所蕴涵的进化论思想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杜威和波普尔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观点对今天也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从三个方面否定历史规律。他认为,历史陈述不具有普遍性,历史事件不具有严格的重复性,历史研究不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休谟问题是:凭借因果关系的关于实际事情的推论的本性如何?或者说,能否超出当下的感官经验进行推论?休谟问题即归纳问题,它的实质在于提出了关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波普尔将休谟问题分为逻辑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并把休谟的逻辑问题重新表述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通过对休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经验主义的归纳观,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波普尔科学知识观主要包括 :(1)科学知识的划界。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 ,它是猜想的知识 ,假设人们事先能规定一项可证伪理论的判决性实验 ,该理论便是科学的 ;假如拒绝规定潜在证伪者 ,该理论便是伪科学的。(2 )科学知识的生长。新的问题导致创造物或构造物 ,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知识的第三世界中 ,每一个步骤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 ,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 (3)科学知识的评价和检验。一个理论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它已经获得了多少证据的支持 ,而是取决于它的可证伪性程度和它所受到的检验的严峻性程度。确认度与真假无关 ,只是表示人们暂时地接受一个有问题的猜测的合理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卡尔.波普尔力主人类应当从批判理性的角度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开放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制度来阻止极权及其不良后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杰 《文史哲》2005,(3):157-163
“培根问题”亦即“偏见”问题。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是继近代英国经验论者F 培根之后第一个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的现代哲学家。他不仅首次将内涵于培根“假相说”中关于偏见与认识的可能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问题称为“培根问题”,而且提出了与培根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证伪主义的解决方法。波普尔对培根问题的重新发现及其解决,使“培根问题”得以深化,使西方知识论的研究得以拓展和丰富,但他并未能使这一问题得以真正解决。培根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王志勇 《兰州学刊》2008,2(3):36-39
文章有两大基本特点:对波普诘难历史决定论的质疑是从政治学这个独特视角进行的;对波普诘难历史决定论的质疑主要是针对哲学界较少关注的几个观点。这些观点包括波普过分推崇讧伪的方法,贬低和轻视证实方法的观点;波普认为整体主义不能建设一个适合于人们生活的新社会,只能建设一个使人适合于他的新社会的观点;波普认为渐进工程工程师在改革范围内可以不抱成见提出自己问题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文章借用罗尔斯、阿尔蒙德、伊斯顿、科恩、熊彼得、林尚立等的观点和理论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价值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从人的本质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出发可以追溯到价值的源头--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人本身.透过波普尔三个世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世界:人是价值目标本身,而世界1和世界3则是人使自己趋于完善赖以实现的手段.而世界1和世界3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实现,依赖于人的活动.正是人的趋向于自我完善的本性,使人的活动穿梭于世界1和世界3之间、赋予整个世界以意义,并使人成为价值之源.对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世界的自觉、提出人为本,是对被遮蔽的价值世界本源的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卡尔.波普尔的哲学以“否证论”为其整体标识和理论旗帜,从中引出他的“否证技术”即“试错渐进”的理论和方法。波普尔的此论以研究人的实际活动为要旨,其观点一元地贯彻在他的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政治哲学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也以此为要旨,但他的活动论却是实践论。应该以实践论为核心,一元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波普尔的试错渐进理论,揭示了人的认识的和社会的具体活动的机理,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论中关于具体实践的原理,进而理解全部马克思哲学具有很大的启示价值;但这种试错渐进理论,不承认人类总体性实践及其规律,更看不到这些规律通过“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检验作用制约着相对规律的形成和展开,这又是片面的。波普尔只承认“趋势”而不承认“规律”,只承认“科学预测”而不承认“历史预见”,这仍然是由于他不了解人类生活的实践本质,离开了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