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徐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
坚持计划经济,还是改行市场经济?这是摆在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帝国主义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程宏如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1)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程宏如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意味着经济体制面临重大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事实上,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所云:“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4.
石祖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统一,不是割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是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要求,所有制性质只是赋予这种结合的实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有一个发展阶段,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我国目前处在商品型计划经济初级阶段,与广义的市场经济同时并存,因此两者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文章并对如何实现计划与市场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木西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的讨论中,有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只能讲市场、市场性、市场关系、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活动,而不能讲“市场经济”。由于这种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一直持否定态度,在我国的经济学辞典中,甚至连“市场经济”的辞条都没有,更谈不上把它同“社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建立起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要加快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现在,不少同志讲:要抓住机遇,告别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要突破计划经济,尽快建立市场经济;要抓住良机,摆脱计划经济的依托,全面走向市场……。面对“告别”、“突破”、“摆脱”计划经济的提法,有的同志问:这是否意味着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否定?为此,我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7.
武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武力转变的基本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当前任务,是尽快地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在两条不同的轨道上运行着,一条是计划经济轨道,另一条是市场经济轨道.在前者是国有经济,主要是捐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去者... 相似文献
8.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论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30
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模式,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但这种经济模式缺乏活力,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为资本主义所特有、为社会主义所不容的僵化理论逐渐松动。但社会主义的中国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可以统一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要有市场,这些问题在理论上的突破经历了十几年的争论,才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欧阳北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计划经济“社会大工厂”的理论设想展开分析,尝试把当代西方巨型企业生产规模转型和管理模式转变的现象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问题相联系,分析其内在的某种相似性,阐述转轨问题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问题 ,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做了肯定的回答。我国由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向以后的市场经济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丁湘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Z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一目标,是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国家数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得来的,也可以说是用高昂的代价换来的。长期的实践,改革的深化,认识的提高,经验的总结,使我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其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计划论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比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成功的。正因为成功,人们始终抱住“计划经济体制”几十年不放,加之,拘泥于本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简单化地理解,不能从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实质是高级自然经济,总体的非竞争性只能孕育依附性封闭性人格,其病源还有包装了现代外衣的乡民意识、片面的“伦理人”教化,和与世界精神文明的隔绝。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商品经济,竞争性必然孕育人的成就意识、独立、开放、创造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充分避免其利欲至上的流弊。 相似文献
13.
邓兵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党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所作出的明智选择.本文仅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谈些浅显的看法.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甘德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4)
本文对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企业家的界定理论,企业家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述。作者认为,只有把企业家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由企业的投资者决定企业家的人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领导人的质量,实现企业家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5.
冒天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讨论了1949—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得失利弊,阐述了1979—1999年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确立,勾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笔者认为,从1949—1999年,我国虽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深层却经历了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换代”,对这一实践历程进行理论思考,对于重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胜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正>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是改革面临的重大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如何理解计划和市场结合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辜胜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市场经济”一度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唯恐避之 相似文献
18.
余毓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结在一起。这一理论的提出和贯彻,必将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侯廷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模式以后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这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 ,它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形式 ,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辜胜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市场经济”一度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唯恐避之不及。但历史的经验证明,市场经济是调节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在世界上舍此再没有其它经验可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