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喜欢创新的女孩。我有个让我头疼的弟弟,是老姨家的,每次和他一起玩总是打败仗,尤其是捉迷藏,20个数之内他肯定能找到我。六岁时的一天,我在姥姥房间里寻觅到一个好藏身处,便“请”弟弟来玩,但要求他必须等  相似文献   

2.
60年前的那个冬天,当我们家最小的妹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弟弟才6岁,我也只有8岁:在家里,我总是扮演“大姐姐”的角色照顾弟弟,而他作为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只有权利负责照顾布娃娃。  相似文献   

3.
人之初     
弟弟来家里做客,一边喝茶,一边逗我4岁的儿子。“把这个房子送给舅舅吧,好不好?”弟弟用手示意了一下房间。“好!”儿子毫不犹豫。“把这架钢琴也送给舅舅,好吗?”“好!”儿子的态度斩钉截铁。我不禁为儿子的慷慨气概暗暗得意。这时,弟弟又指着儿子手里的玩具汽车说:“把这个小汽车也一起送给我吧?”儿子立即抱紧汽车,大声说:“不行!”  相似文献   

4.
我当小老师     
暑假的一天,妈妈不在家。我和弟弟商量,由我来当他的小老师,弟弟高兴地连声说:“好!”于是,我就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小黑板上写了“aoe”三个字母,同时,让弟弟端正坐好。我指着第一个字母说:“这个念‘啊’!”弟弟张开小嘴巴,跟着念起来。我又指向第二个字母,并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和弟弟玩象棋。弟弟总把我打得“落花流水”。我很生气。  相似文献   

6.
骆海林 《金陵瞭望》2006,(22):62-62
我是江宁区湖熟镇和进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我感到物质丰富并不能算什么.关键在于精神也要富有。我在南京市区有两套住房.多年从事建筑劳务也积累了一定财富。但为了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弟弟.多年来我一直住在老家。我母亲今年80多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40多岁的弟弟从小痴呆.时时需要照顾。2000年.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家担负起赡养母亲、照顾弟弟的重担。几年来.我给年老的母亲和痴呆的弟弟端茶送饭.日复一日.毫无怨言。有人不解,问我:“老骆.以你的条件.完全可以雇个保姆照顾他们啊?”我说:“外人总没有自己人贴心嘛!”为了让亲人生活得更好.我动足了脑筋:痴呆的弟弟喜欢玩.我买来了玩具;母亲出行不便.我买来了轮椅;卫生间距离远.我买来了便携式马桶……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却用行动、孝心感动了亲人.打动了众乡邻。  相似文献   

7.
托比的财宝     
“丹尼,丹尼,瞧我发现了什么?”托比大呼着从外面冲了进来。托比是我的弟弟,今年八岁,满脸雀斑,掉了两颗门牙。  相似文献   

8.
“国宝”是谁?他呀,就是我那大名鼎鼎的弟弟。你瞧他,圆墩墩胖乎乎的身子,一双短小粗壮的腿,再加上两只又黑又大的眼睛,活脱脱就是一只大熊猫。我常常戏称他为“国宝”弟弟。一天下午,我正在做作业,弟弟来到我身边,拽了拽我的衣角,小声说:“哥哥,我们玩跳棋好吗?”我作业很多,没空搭理他。弟弟见我不理他,他就自个儿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我听见里屋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这个调皮鬼又干什么呢?我吃了一惊,连忙跑过去看。啊,弟弟正拿着妈妈的口红、眉笔在“化妆”呢!化妆品扔得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弟弟对着镜子,左描描,右画画,很快就变成…  相似文献   

9.
兄弟     
刘刚 《社区》2008,(14):27-27
11月16日,地铁里的我收到弟弟发给我的短信:“我当爸爸了。”22岁的他,虽然稍显稚嫩,但仍然掩饰不住当爹的兴奋。从拥挤的地铁中挤出了大望路,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过去。大人小孩也都健康,老爸老妈笑得合不拢嘴,家里是免不了一阵子欢畅了。我恭喜弟弟,也替我辛劳了半辈子的老爸老妈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0.
整理房间     
我弟弟今年6岁了,还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他的房间可是乱得无法形容,每次都是我帮弟弟整理房间。这次,妈妈又叫我整理弟弟的房间,我有气无力地说:“是,是,是。”我一走进弟弟的房间,就被地上的玻璃弹珠给滑倒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爬起来一看,简直就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袜子挂在衣架上,弹珠洒了一地,玩具都堆在了床上……真是糟透了!我从床上开始整理,把各种各样的玩具都放进了箱子里,一不小心把一个机器人摔在了地上,糟了,这可是弟弟最喜欢的玩具呀!我连忙把机器人捡起来看,还好,机器人挺结实,没有坏。接着,我到地上去整理弹珠,这些弹…  相似文献   

11.
怀念弟弟     
袁绍云 《社区》2010,(18):64-64
最近常常会想起弟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3年了。 弟弟9岁那年,不幸得了肾病综合征,几度生命垂危,一次次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弟弟不能上学了,也不能下地干活,只能躺在床上养病。爸爸妈妈还要工作,便决定由我休学在家照顾弟弟,那年我11岁。  相似文献   

12.
蔡钧  李迎春  曾茜 《社区》2002,(16):23-24
天!他和弟弟一模一样今年40岁的钟小蕾,在成都开了一家饭店,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今年2月27日,几个客人走进钟小蕾的饭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竟有一人和弟弟一样的身材、一样的长相!“你和我弟弟太像了!”“是吗?那可以免单了。”一句话玩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一听这位客人也是1962年出生,钟小蕾心头一动,说:“你的生日是3月16日吧。”客人大惊,掏出身份证递给钟小蕾,上面的出生日期果真是1962年3月16日,与钟小蕾一样。钟小蕾称,当时他立刻有了一种深埋心底的秘密将被解开的激动。原来,他从小与姐姐和弟弟长…  相似文献   

13.
冰凉的父爱     
国军 《可乐》2008,(4):24-24
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初三毕业那年,我和只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同时考上省重点高中,可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我和弟弟有一个人得辍学。当我和弟弟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时,父亲只是略微瞟了一眼。晚饭过后,父亲把我带到厨房,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长长地  相似文献   

14.
通常的语法书对双宾句进行分析时,常常指出能带双宾的动词类型,其中往往包括“拿’之类的词。这似可商榷。例如《现代汉语讲义》(中央电大)中例举“弟弟拿哥哥一支笔”。认为“哥哥”为近宾,“一支笔”为远宾。我以为欠妥。“一支笔”无疑是“拿”的宾语,但哥哥并不是。拿这动词并未涉及“哥哥”,“哥哥”并未被“拿”。若问:“弟弟拿什么?”能回答“一支笔”。若问:“弟弟拿谁”,则此问不成立。可以问“弟弟拿谁的?”回答:“哥哥的。”这个的字词  相似文献   

15.
弟弟     
关邑 《山西老年》2008,(3):22-22
家里来信说,将近不惑之年的弟弟终于要成家了,对象是一个农村姑娘。由于先天不足,我长得又瘦又小。弟弟长得壮实多了,比我高出一头,看上去倒像是我的哥哥。因为体质不好,我9岁才上学,弟弟也闹着要去,父母就干脆让我们姐弟两个一同上学。开始,弟弟贪玩,成绩不好。半年以后,他就由倒数第二,进入了前五名。我是一个女孩,  相似文献   

16.
兄弟     
弟弟第一次到省城他的家里来,还是10年前。那时他还是单位上一名普普通通的科员。那一年,弟弟23岁,他33岁。弟弟两脚沾满泥巴,两手不安地放在胸前绞来搓去,吭哧了半天才红着脸说:哥,我想在城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7)
6岁时,带弟弟去塆后水塘玩,弟弟沉进水里,我怕别人知道告诉我妈后挨打,便一声不吭拿着小树枝在水里掏,谁问也不吭声。弟弟浮上来后,人家说弟弟淹死了,我撒腿就跑到别人家草房里躲起来,妈妈喊哑了声音我也不吱声。后来听说弟弟被救活了,我才自己跑回来。8岁时,家里篾壳开水瓶的手柄被我拉掉了,怕挨打,又照样插进去。晚上妈妈一拿水瓶,瓶就砸在她脚上,开水把妈妈的脚烫开了花。9岁时,上学没学费,和叔叔一起去公社果园偷橘子,被抓。人家问我们是什么农,叔叔说是富农,我扯谎说是贫农,结果我被放,叔叔被暴打。9岁时,上小学一年级。上学第一天,开心极了,拎着新花布书包,边走边唱边摇,一不小心,书包脱手,正好  相似文献   

18.
笨弟弟     
《北方人》2007,(2)
我不记得弟弟是怎么来到我家的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岁。有天妈妈问我,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邻居蓉蓉姐才比我大一岁,却机灵很多,她就撺掇我,要妹妹。于是我们就围着妈妈,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妹妹,因为妈妈虽然给我买过小人书,却还没有买过洋娃娃。  相似文献   

19.
可乐餐厅     
评语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大家常常取笑他。一天,老师要他们在联络簿(bù)上记下每天帮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由妈妈代为填写。妈妈在联络簿上写了:“每天帮家里吃饭。”老师的评语是:“看得出来,你很努力。”妙答一名老游击队员正在给孩子们讲战斗故事,他向一个12岁男孩提出问题:“科诺普卡,假如你是游击队的指挥员,为了不让敌人使用铁路,游击队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科诺普卡站起来大声回答:“必须迅速占领售票处,并烧毁全部车票!”狗腿小明:“爸爸说,我再到河里游泳,就打断我的狗腿。”小强:“那你怎么又来…  相似文献   

20.
吴云  梁娟萍 《老友》2009,(7):37-37
编辑同志:我今年已70多岁了,因为无儿无女,多年来是独自生活。可如今,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已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由于没有赡养人,为此,在前不久我要求由我抚养成人的弟弟来扶养我。可在弟妹的反对下,弟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