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通过分析有关社会组织法律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法的必要性,进而从立法对象、立法高度、立法程序以及立法经验借鉴四个方面探讨在社会组织立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关键命题,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明最终要体现为社会组织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和谐,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化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为此,文章进而层层深入地论述了非政府组织的涵义、性质和特征,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方式和分类,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继后并对中国非政府组织运作及其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和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政府管理模式单一,社会管理依法行政理念缺失,社会组织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约束,司法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农村社会缺乏现代化法律文化支撑。对此,应完善社会管理法制建设,为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提供明确法律依据;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机制建设,为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提供程序性保障;依法构建政府和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社会行政行为运行机制;构建现代化法律文化,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文化动力支撑,从而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组织渐趋兴起,但还面临着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制度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能力偏弱、社会公信力欠缺、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推动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观念,改革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构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法律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具有创新社会治理手段的重大价值。现实中,绝大多数法律类社会组织不具有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的合法身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法律类社会组织生存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和内环境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改善这些不利因素,才能促进法律类社会组织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6.
宋明 《理论界》2008,(4):36-37
近年来,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调整方面具有突出的法治功能。鉴于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在政府法律监督下的相对自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步恢复、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战略发展四个阶段,目前表现出数量高速增长,但总体弱小、领域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回应了改革开放实践提出的社会重组和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增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包容力。我们认为应当摒弃传统社会所固有的关于社会组织双刃剑的观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包含相关政治纲领、法律体系和社会政策的国家意识,通过意识形态的包容以及国家人事、就业、分配、福利等制度的统一,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营利组织构成公共部门和营利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相互促进: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协助政府建设社会公德,代表公众监督和制约政府,促进精干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的形成;另一方面,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能促型角色,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出现了由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组织制定的"软法"--跨国法律.企业社会责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促进跨国法律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规范企业的社会行为,促使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中国入世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融人世界市场.为此,中国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增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监管职能,并向外输出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得在跨国法律的演进过程中,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能够存在中国声音,影响相关的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10.
钱源 《兰州学刊》2007,(10):106-110
文章主要讨论了法人人格权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前提和社会基础,以及法人人格权的性质.法人人格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也同样不是法律上一厢情愿的拟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无论社会形态还是社会组织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推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法律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略论社会组织的政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既是满足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组织方式变迁的需要,同时又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社会组织与政党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有紧密联系和交集,但在组织目标、数量、成员特性和政治功能上均有所区别.为发挥社会组织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构建一个客观、公正、合理的社会组织发展制度框架,是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这个社会组织制度框架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相关法律规章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与政府关系变化分析,建立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政府要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推动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建立相应的财力和政策保障体系,社会组织要主动慎重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时有效表达公民利益、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主动服务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增强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建构与社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组织的活力,但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没有很好地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组织势必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将对当前和未来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文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对我国社会组织活力的问题和影响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因素加以了分析。本文认为,社会组织的活力包含了其提供服务的能力、运行效率与竞争能力、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全社会的价值引领和贡献等要素,要提升社会组织的活力,应该从确立社会组织的宪法和法律地位,完善社会组织的资源模式,以及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4.
由慈善信任危机引发的社会不信任环境在客观上遏制了义工组织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法律形式确立多层次约束机制,以制度形塑义工组织的系统信任,其核心是以监管制度约束义工组织行为,以健全的评估问责机制、明确的社会交代义务增强义工组织信用的可见性和组织的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并不理想,陷入了成长困境。以文化为基点,以资源、制度为两翼,以政党、政府、社会三者为主体,来构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解释框架,不仅具备逻辑上的合理性,更有着现实中的实践性。根据文化、资源与制度的分析视角,公民文化的缺失与对社会组织文化认同的不足导致了我国社会组织发育的先天困境,进而造成了浅层次上资源供给不足的成长动力困境,以及深层次上制度建构滞后的发展保障困境。根据政党—政府—社会的三元分析模式,解决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必须首先解决三者关于社会组织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而实现政党、政府与社会三者的有序合作。具体来说,应通过公民文化培养来达成执政党对社会组织的文化认同,使社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有力工具;通过拓展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渠道,获取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渠道支撑;通过继续以加强配套法律建设与制度建设这种传统的路径为切入点,逐步破解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保障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自治组织不发达存在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瓶颈”,二是政府支持不够,三是法律规范不足。经济法在个体利益普遍化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重要的主体之一就是社会自治组织。中国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对解决现实中国社会的有关矛盾,对经济法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延昭 《南方论刊》2012,(11):59-60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法制建设落后、社会组织体制不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种种枷锁的束缚,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要尽快制定法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观念,完善监督机制,立眼于国外,放眼于未来,推动社会组织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营利组织的现行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从法律制度框架、组织制度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对非营利组织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结果,义工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对扶贫帮困、促进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的义工组织却因法人制度供给缺陷以及去政府化的民间组织属性,既难跨越“业务主管机关”审核的登记门槛,也难突破法人制度缺陷引发的困境,绝大多数义工组织仍游离于尴尬的灰色地带.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依法赋予义工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推动义工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转型期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术》2007,(5)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主要体现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中国非政府组织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但存在着现有的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不高,难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总结其成因,并大胆设想了一条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规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