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终极价值     
韩东屏 《河北学刊》2013,33(1):21-26
终极价值就是最高价值或至善,有个人终极价值和社会终极价值之分,其理想状态应当是设法让个人终极价值与社会终极价值取得一致。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九种幸福主张的检讨,可知没有哪一种能同时成为社会终极价值。能成为社会终极价值的至善主张,唯有后来由马克思提出的能同时满足普适性、综合性、可行性和无限性这四项要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康寿、富裕、和谐、自由,就是从这个终极价值分解出的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或指标。这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对于改造世界、发展社会的人类实践有明显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人民幸福即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根本任务和追求的最终目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富裕、和谐、公正、法治、民主、自由、责任、德性、智慧和优雅,是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公平正义和明荣知耻,则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终极价值目标本身也是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是终极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要求;而核心价值理念则本身具有目的性,同时又体现着终极价值目标的要求并服务于终极目标实现,因而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远传 《江汉论坛》2007,1(12):37-3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真正的人类终极关怀的人文情结是最伟大而现实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个终极目的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本体论基础.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的具体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社会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科学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互动为主题的.基于这种互动关系,马克思将人本目标不仅看做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且落实为一个当下目标,即通过创造二者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我们必须反对将马克思的终极关怀无限期悬置,而在现实中违背这一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将终极关怀的价值目标落实为现实关怀,在现实中具体探讨实现终极关怀的途径,从而实现一种"全程"关怀.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主导价值,是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李萍 《甘肃社会科学》2007,(4):149-151,176
信仰作为一种在终极价值取向上牵导着价值创造源泉的精神机制,在现代人类价值选择冲突中,丧失了终极价值目标,出现了自身的危机.消解这种危机,理论上要科学界定好价值目标与价值标准的本质内涵,恢复信仰的终极价值关怀取向,实践中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强化个体责任两个纬度建立消解危机的现实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暗含着经济法的终极价值即和谐价值。经济法追求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和谐,追求市场与政府的和谐。要实现和谐的终极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坚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有机统一,坚持市场经济利益主体贫富差异的有机统一,坚持经济实体法与经济程序法的有机统一,坚持市场主体盈利与信誉的有机统一和坚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目标与代价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构好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建构好社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一种是先预设一套固定模式再施工的“理想蓝图法”;另一种则是没有任何不变规定的“不断改错法”。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需要再提出一种新的方案,这就是综合了前两种方案优点的“终级价值目标法”。“终级目标法”虽不预设不变规则,但须确立恒久终极价值目标。这个目标既是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评价现实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判断尺度。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符合终极价值目标的三个条件,并能分解为更明确的由一组价值辞表达的终极价值目标。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是用理想蓝图法的思路建国,直到第二代领导人时才出现根本转变,尤其是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标志我们已开始走向终极目标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不仅是关于政治现象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同时又寄寓着丰富的价值关怀,因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人较多地强调其合规律性的一面,而对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及价值基础却存在着诸多模糊与混乱之处。本文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观的价值内涵,试图通过区分和分析其价值理想之“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两个层面,澄清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价值内涵的认识与实践迷误。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探求人的生存、解放及其发展理想状态的出发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并且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