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外交官与近代图书馆文明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清政府为了应付西方列强,于1861年初(清咸丰十年底)设立了办理洋务的中央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为“总理衙门”、“总署”、“译署”),负责外交、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新式学堂等事务。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起,陆续派员去西方列强诸国游历考察,出访驻使。在使外过程中,他们深为西方的近代文明所震撼,开始有意识地向国内介绍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其中关于图书馆文明的介绍与传播,则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初次目睹西方 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无疑令人慨叹,其存在时间虽短,但其作用影响很大,是中国较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教会大学图书馆发端于明清之际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他们入华后便先后在中国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为数众多、有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力破千年陈规陋习,将图书馆作为启迪民智的重要文化机构和服务民众的社会事业,从而启开了中国藏书楼走向近代图书馆之进程。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的设立发展,较早将西方图书馆之理论、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中国,实为天下之先,使中国图书馆界传统思想及服务观念变革、进化得以推动,起到启蒙和示范之作用。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性质和特征,总结和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过程,并特别介绍了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林逸 《人才瞭望》2009,(4):24-24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者林则徐,不仅自己学识广博,而且还酷爱人才。每次与客人会见时,一定要详细地询问对方的技能和嗜好,还要请客人谈谈所经过的山川景况和地方风俗,介绍介绍交往过的豪杰。回去以后.林则徐就让书记把这些情况记下来。他手下共有四名书记,专门负责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书籍是一项重要的奠基工作。而晚清的汁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又是当时中国最久的科技著作翻译出版机构,在V周曾比较系统地翻译出版了大批西石近代科技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设立于1868年。它的设立又与近代两个著名的科学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个人即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薄芳。徐寿门88——1884),字雪村,江苏无锡人,自幼习举业,后以无神实用,遂专究格致之学。华裔芳(1833——1902),与徐寿同乡,自小喜欢数学,对中西方数学研究均…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林建筑是我国璀璨的五千年文明中绚丽的一页,它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近代中国园林传统艺术发展停滞,西方园林文化的侵入使中国园林设计师任务沉重。中国园林的发展要在汲取古代园林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再创造、开阔思想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7.
近代之后,皇权崩溃、文化危机及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为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空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以英美自由主义为蓝本,开始于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学说的介绍,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主义性质的实际活动,是一个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本文依时间脉络,通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节点,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初,东亚的知识传统连同整个文化传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具有悠久历史的东亚知识和文化传统出现了断裂。东亚各国纷纷借鉴西方,引进西方知识体系和教育制度。中国在1898年曾尝试模仿西方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从而诞生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学堂。一百多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或越南,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传播、研究西方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为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清朝中期,中国的商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历史的进程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也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一场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不断的发酵中。东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几乎在同一时期,但是却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的帝制越来越坚固,西方却逐步走向了民主的道路,开始了近代文明的进程。笔者认为这与民众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孔飞力先生的《叫魂》一书中也探讨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社会发展的工具。近代以来,日本积极吸取西方文化营养,迅速发展壮大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外来词汇也进入到日语之中,这些外来语词汇,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日语语言,也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通过对这些外来语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严复的教育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国民教育思想是以启蒙为中心的大教育理念,他对教育价值的探讨,与中国当时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密切结合在一起。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是当时最紧迫的社会课题。接受近代文明、使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而这一转型以社会政治制度的转型为标志,这几乎成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以至形成了颇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极端自然事件正给我们带来生存威胁.同时,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为解决此问题作出贡献. 在其情节虚构但灵感来源于现实的《西方文明的崩溃》一书中,奥莱斯基和康韦清晰地描述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种种事项的性质.书中讲述了西方文明究竟是如何对待气候危机的,以至于其最终使人类陷入不可逆转、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认为人心是反照外物的镜子,而西方哲学则认为外物是照出自我的镜子。前者让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但对外物的忽视也让中国科技被西方抛在身后。后者对外物的疯狂探索使西方人发展出了发达的科学技术,但易迷失自我。随着东西文明的全面交流融合,未来的世界也更加让人期待。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已圆满落幕,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一百年一遇的机会,把展现我国新世纪面貌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新时代理念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结合,促进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让来华的留学生能够多渠道地参与奥运、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把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第一所大学当属谁家?是《辞海》中定义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声名远扬的京师大学堂?还是始建于1895年、号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大学的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抑或是某些学者提出的,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建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然而在学界众说纷纭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16.
周明宝 《人才开发》2002,(10):14-16
愚、穷、弱、私曾是集中体现在近代中国人身上的四大病症,知识分子为此深刻地认定要实现民族自救和国家复兴,定当首先实践教育救国。他们从而积极地为之奔走呼号并努力践行。于是,近代中国积淀了重视教育以启发民智的传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针对中国所特有的古代科技发达而近代中国科技却落后于西方的情况进行的研究论述,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热烈讨论和长期关注。本文围绕着“李约瑟难题”的解决对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政治体制下的影响,深入挖掘、解读和反思,从多视角、多层面阐释,揭示了近代科学技术没有诞生在中国的原因。这些研究理论和成果启示我们科学技术继承,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胡 《人才开发》2004,(12):44-45
我对在加拿大的华人留学生既羡慕又同情。羡慕他们学有所成,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同情他们,留学来之不易,留学生活的艰辛,留学后可能会遇到不能人尽其才。 追溯我国留学的历史,作为国家行为是从1872年开始兴起,在"千古未有之变局"中起步。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走出国门,直接接受西方文明的薰陶,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冲击、  相似文献   

19.
进入近代史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文明婚礼在上海首先出现,并一点点的扩展到全国。本文简要的叙述了近代文明婚礼的出现及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对于图书馆人来讲,图书馆人的中国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文章从图书馆人践行中国梦的深远意义,以及践行中国梦图书馆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图书馆人的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