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汴河漕运与东南经济汴河是隋炀帝时开挖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中一段,数百年间,一直是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唐代末年,汴河溃决毁坏,长期失修,直至周显德二年周世宗才开始征发丁夫进行疏通。宋朝建国伊始,不断修浚,扩大其运输能力。但在东南还没有统一之前,汴河的运输量并不大,太祖开宝九年,范旻知淮南转运事,每年运米百余万石供应京师开封。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两浙地区的吴越国归降,太平兴国六年即定汴河运粮额为四百万石。汴河勾通了长江、钱塘江,开始全线发挥作用。到了淳化四年杨允恭督江南水运,实行了转搬法,“行之一岁,上供百六百万(石)”。但随后漕运额又有下 相似文献
3.
水路漕运作为江南粮米输往京师的主要运输方式,曾经在清王朝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史学界对这方面的论述却寥若晨星。本文根据已公布的故宫有关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试就清代水路漕运方式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作些初步考察,以期有助于清代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衙管军制度,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相适应,肇始于唐末五代,以后唐侍卫亲军司的出现为开端,经过了后周殿前、侍卫二司并立,在北宋继续沿着三衙管军长官的级别呈递减之势和三衙鼎峙、互不统属两个基本趋势,至宋仁宗朝方定型为“管军八位”的三衙四厢制。三衙管军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的职业军队的管理体制,发挥了强化皇权和保障北宋政局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北宋的慢词创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典雅化的过程。柳永、秦观、周邦彦是北宋慢词发展进程中的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词作分别体现了慢词从初创到走向典雅这一进程中的不同特征。通过对他们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内涵、表现手法布局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慢词在北宋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杨杭军清代沿袭前朝漕运制度,通过漕运将江南八省漕粮北运京师,以保证京师及北边军政方面的粮食供应。但“法久弊生”,特别是乾隆之后,为“天下之大政”的漕运制度,已尽“为官吏之利薮,贪吏之诛求良民,奸民之挟制贪吏,……说者皆... 相似文献
8.
9.
《文史哲》2017,(5)
北宋前中期朝廷坚持将从中御的传统御将体制,但是到后期,主导变法的宰臣与神宗、哲宗、徽宗父子将富国强兵、对外军事拓边作为了变革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目标之一。神宗支持王安石主导拓边,其御将体制不同于传统的将从中御,而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御将新体制,即由主导变法的宰臣主持边将实施边事活动,边将往往由主导变革的宰臣荐举,在边事活动中,宰臣大多以私书方式指导边将从事边事活动,其军事成败往往与宰臣的自身政治命运甚至整个变革成败密切相连。因此,主导变革的宰臣极为看重边将的选任及其军事成效,而边将在宰臣支持下,亦能较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取得显著战功。其中,熙州成功范例,正是御将新体制的必然产物。随后在绍圣、元符时期,章惇能适时沿袭该体制,也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不过,随着变法主导权一旦回归到神宗父子手中,将从中御的传统御将体制又得以逐步恢复。尤其到徽宗朝后期,由徽宗主导的御将体制弊端明显,并且它对钦宗朝御将体制的构建以及北宋灭亡均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重视对案件审判的复核,是北宋司法制度的特色之一。隋唐时期,在确立县、州、中央三级审判体系的基础上,由刑部专掌中央及地方司法机关审判的徒刑以上案件的复核,从法律上正式建立了审判复核制度。唐末五代时期,“藩镇跋扈,专杀为威。朝廷姑息,率置不问,刑部按复之职废矣。”北宋王朝建立后,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力纠五代之失,于建隆三年(962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复。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复于刑部。凡诸州狱,则录事参军与司法椽参断之。自是,内外折狱蔽罪,皆有官以相复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审判复核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考课,亦即干部考核制度的研究,是政治制度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考课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当代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斗争形势的制约,其基本内容是由封建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决定的。本文主要讨论北宋官僚队伍中为数最多的中下层文职地方官的考课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晏殊于真宗、仁宗二朝,以位望俱尊之身推尊韩、柳,热心奖拔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才,对于宋初文风之变革以及文学创作之兴盛,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晏殊以及他的同道在天圣尊韩、儒学复兴方面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天圣尊韩的主导人物是晏殊及其同道,而不是欧阳修、梅尧臣。晏殊重视诗歌内容之讽喻功能,他对陶韦体之喜好与提倡,对江西派的深远影响,以及对白体之改造所带来的诗歌"惟说气象"等,都是宋代诗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元丰官制改革以前的宰相制度,是讨论政治制度,尤其是宋代官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三种说法 (1)认为:“宋代的尚书令,中书令及侍中,自始即为序进之位,不予朝政。其总领百官,统理众事而居宰相者,初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日本学者也认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名称虽然存在,可是,在唐制中作为三省长官的宰相,即让位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 相似文献
15.
北宋建立后,唐末、五代以来社会动乱、政权不断更替的混乱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太祖兄弟及其继承人使国家趋于稳定之法,既不依靠杀功臣,也不依靠大肆镇压,而是吸取历史上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进行制度革新。宋太祖首先为赵宋政权确立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前朝的各种弊政,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北宋制度革新的意义重大:一是彻底结束了武人政治,保证了宋政权的长治久安;二是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和稳定;三是开创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从而极大地巩固了赵宋政权;四是有助于两宋学术思想的繁荣,以民为本的儒家仁政思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贯彻,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当然,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北宋的许多制度革新还存在着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废于清朝末年 ,经历了养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四个阶段。古代选士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秦汉江汉漕运系统的形成,无疑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折射出古代漕运活动和漕运系统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所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力图把握近年来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在理念、目标和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变动趋势,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力图把握近年来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在理念、目标和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变动趋势,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30(4):92-96
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不仅适用于财产关系领域,还曾经适用于人身关系领域。取得时效制度在财产关系中产生,并在财产关系领域被发扬光大。现代各国民事财产立法都明确地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为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取得时效制度在人身关系领域的适用在现代各国立法被用来确定配偶关系和亲子关系。我国民事立法因种种原因,一直未采纳取得时效制度,但在未来民法典中制定取得时效制度成为我国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