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比较两种药物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将9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每次2粒,一日2次口服,B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每次8丸,一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11%,B组总有效率为9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与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都有较好的疗效,但银杏酮酯滴丸的疗效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硝苯地控释片平治疗高龄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患者。其中A组服用福辛普利钠,B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C组联合服用福辛普利钠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种药物,D组给予安慰剂。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血压小幅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组、B组下降幅度效果显著,D组血压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福辛普利钠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50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1周后康复治疗。2月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50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MMSE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其中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心理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KOA)伴抑郁患者的整体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2017年11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4例KOA伴抑郁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7例。A组给予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表明:A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 36%,B组为70. 21%,对比有差异(P 0. 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对比组间和组内数据有差异(P 0. 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 74%,B组为80. 85%,对比差异显著(P 0. 05)。说明为KOA伴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消除其抑郁情绪和疼痛症状,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多巴酚丁胺组( B组)、替罗非班组( 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 D组)。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卒中继发癫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A组(n=39)与B组(n=39),A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B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脑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治疗;B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10天内患者用药前后心电图分析、心绞痛次数、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较丹红注射液对症状的缓解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缺血性恢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均降低了血浆纤维素蛋白原含量,且A组降低效果强(P0.05),而两组降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较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前庭康复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PD)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均进行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ADL量表,PDQ-39)评定,在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的同时,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12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及PDQ-39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患者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姿势平衡控制能力,并可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尿流动力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76例老年(60~75岁)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以ASIA分级A、B分为A、B两组,将尿流动力学检查数据逐一进行分析,以发现两组的尿流动力学特点所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中,逼尿肌过度活跃66例,占总数86.84%,其中A组33例,占总数43.42%,B组33例,占总数43.42%;膀胱逼尿肌无反射10例,占总数13.16%,其中A组9例,占总数11.84%,B组1例,占B组总数1.32%。两组间膀胱有无反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级损伤的患者出现膀胱无反射的概率明显高于B级损伤的患者。结论老年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功能是否保留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觉醒意识、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Vs、Vm明显较大,PI明显较小(P0.05)。治疗前两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26%,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可有效增强患者觉醒意识,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IL-33和e 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而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162例,其中73例患者进行PCI治疗为观察组,89例患者未行PCI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两组均在确诊时、治疗12周及24周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波峰值速度(E)、A波峰值速度(A)、E峰与A峰速度比值(E/A),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较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A组61例,B组57例。A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B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比两组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56%,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4.0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舍曲林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外,度洛西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等情绪,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预后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30分钟3千米的有氧运动训练方案对冠心病患者(非心绞痛型)IGF-1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我科2013年1~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按开始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已满2周、4周和9周的时间点,随机抽取符合本次试验的患者,并建议其返回医院,完善本次试验对应时间点的相关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组(A组);对我科2013年6~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B组),给予每日30分钟3千米快步行走的运动康复方案。结果 B组患者运动满2周时的IGF-1水平较A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运动满4周和9周时的IGF-1水平较A组患者升高,但B组患者9周时的IGF-1水平较4周时的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组患者运动满2周、4周和9周时的CRP水平较A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IGF-1水平和CRP水平之间未提示有相关性。结论 30分钟3千米快步行走的有氧运动方式改善了冠心病患者运动4周、9周后的IGF-1水平,但运动9周后的IGF-1水平较4周时,未见进一步提升;本次观察结果未显示该运动方案对CRP水平有影响,也未提示IGF-1水平与CRP水平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眩晕性颈椎病是受颈椎增生骨刺激后而产生的椎基动脉供血不全,使脑干、小脑区域的血流量减少而出现的中枢性眩晕[1]。临床上在排除耳鼻咽喉疾病、颅脑方面的疾病后,常规治疗为安静卧床,应用脱水剂及血管扩张剂,但大多数患者效果不满意,而且容易复发。我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眩晕性颈椎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人,综合组33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使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结果综合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极显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2~4周。入院后均经过完善检查排除了梅尼埃病、颅脑方面的疾病,通过颈椎正位X光检查和磁共振确诊为眩晕性颈椎病。65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及体征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1.2临床表现常规症状是较为顽固的眩晕,严重者伴有呕吐、胸闷、乏力,大部分患者有上肢麻木感,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或减轻。1.3治疗方法65例患者均使用甘露醇、丹参静脉滴注,使用苯海拉明等药物治疗。其中综合组33例患者加用了高压氧治疗。我院采用双人纯氧舱,治疗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老年高血压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1次/日,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吲达帕胺2.5mg,1次/日,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血钾、钠和氯。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2%,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血钾、血钠和血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中、重度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对空腹血糖血、血脂、血尿酸、血肌酐、血钾、血钠和血氯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经过6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对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行五音疗法结合中药治疗,B组行单纯中药治疗,C组行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于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明显高于A组的78.33%(47/60)和B组的76.67%(4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音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易被患者接受,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LVEDd、LVEF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