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徽商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皖南休、歙等县涌现了大批商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其中不少人善于运筹,拥有雄厚资金,活跃一时。时人称之为“徽商”或“徽帮”。徽商在明清经济史上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已经引起中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关于徽商始于何时,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曰始于东晋;一曰始于宋代。持前一说者有李则纲、叶显恩等①;持后一说者有傅衣凌以及日人藤井宏等②。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官吏致仕亦即官吏退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又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亦即致仕。这是官吏致仕年龄最早记录。汉代官吏致仕渐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由大夫七十致仕推广到除皇帝而外的所有百官七十致仕。据《资治通鉴·汉纪》曰;“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丞相致仕自贤始。”《白虎通义》又说:汉代官吏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可见,此时,官吏七十致仕已成定制。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最早的国家,也是产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但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于何时,就我所接触到的著作中,其说法是极不一致的。在涂西畴的《产业革命》、钱亦石的《产业革命讲话》里,都说1730年惠特(John wyatt)发明的转轴纺纱机乃是英国产业革命的开始;彭迪先的《世界经济史纲》、王芝九的《英国工业革命》均把1733年约翰·开伊(John kay)发明的飞梭作为产业革命的开始;林举岱的《英国工业革命史》认为1764年织工哈尔格利夫(John Hargreaves)发明  相似文献   

5.
“鱼鳞图册”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鳞图册”是明代用作登记、调查、统计全国土地的一种簿籍。《续文献通考》卷二记云: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鱼鳞册成。帝既定天下,核实天下土田;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贴脚诡寄。是年命国子生武瀛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相似文献   

6.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7.
赵翼《廿史剳记》曾记载金代的避讳情况。“金人一人二名,其国语之名,便于彼此相呼,汉名则用之诏令章奏。其避讳之法,则专避汉名,而国语之名不避,盖国语本有音无正字也。”其实,汉名之俗,本起自契丹,女真沿袭。所以,这种只避汉名的方法也来源于契丹。辽代皇帝亦一人二  相似文献   

8.
土尔扈特蒙古武装起义,东返祖国始于何时,中外史载颇不一致。本文拟对此试作考析。起义始于何时的记述,按公历言,大体上可分为二说。一七七○年十二月说(亦即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说)。此说首创于七十一(椿园)之《西域闻见录》,该书卷六《土尔扈特投诚记略》载:“时乾隆三十五年,天气温和,十月中旬,河水不冻,乌(渥)巴锡不能  相似文献   

9.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制糖术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传布的历史的书,其中涉及蔗糖制造在中国起于何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吉敦谕同志和吴德锋同志有针锋相对的意见,展开了一些讨论。我仔细拜读了他们的文章,查阅了一些资料,现在提出一个同他们两位都不相同的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盐的晒制法究竟始于何时,这是制盐技术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以往论者多认为晒盐始于明代;近年少数学者主张元代.然而,迄今尚无人涉及宋金时代的海盐晒法.明人编纂的福建地区方志,断言"入国朝来始有晒法"《莆田县志》也载录说:"天下盐皆煎成,独莆盐用晒法.传,明初有陈姓者,居涵江,试取海水晒,日中遂成盐.乃教其乡人.后人因效之."(卷2)或说,这位居"涵江"镇的陈氏,曾"居陈侯庙南".乡人讹传,竟将他同"陈侯"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11.
《辞源》第一册p197“伯”下列八个义项,其中:父亲的哥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多单呼伯、叔。”《辞源》第一册p452“叔”下列七个义项,其中称呼。1.父之弟,也指与父平辈,而年龄比父小的人。见“叔父”王力《汉语史稿》下册p506:“在上古时代,表示父亲的兄或弟要用‘伯父’或‘叔父’,不能单用‘伯’、‘叔’。到了中古时代,才能用‘伯’、‘叔’来代表父辈。例如:梁周兴嗣千字文:‘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汉语史稿》与《辞源》,引例最早为梁周兴嗣之《千字文》,而《千字文》乃字书,迫于四字一句,缩简称呼也未可知。《颜氏家训》为隋代文献,亦失之过晚。就本人所见,伯父、叔父单呼为叔、伯,于东晋、刘宋时已然。  相似文献   

12.
现在,经常见到报社、杂志社出版公开或内部发行的“丛书”作为该社所出报或杂志内容的辅助或补充读物。这种方式中国最早由申报馆创始。《申报》是我国寿命最长的一份报纸,它创刊于同治11年(1872),终刊在1949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出版《聚珍版丛书》。据郑逸梅先生回忆,这种丛书的印刷是仿造清乾隆年间的“聚珍版”,用铅活字排版,丛书名之为《聚珍版丛书》。因为是仿木质活字,一般是一次性,用过之后,就不能再用,不保存版,也不打纸型,就不能重版。每次印量很少,这种《聚珍版丛书》每次印两千册。所以现在这种书也属稀珍了。当时的主辑人是蔡尔康,他在  相似文献   

13.
1920年末,瞿秋白同志曾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此间写了三部作品,其中著名的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分别于1922年和1924年出版。二文均收在《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第一辑第二分册中。在这套丛书中,秋白二文不但是最早的,而且也是水平较高的。黄钢同志在丛书的《总序》里指出:“瞿秋白同志,以他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提供出中国无产阶级报告文  相似文献   

14.
刘梦溪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红学五题》中的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与红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常有一种说法,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以后,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红楼梦》研究的主导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国内两本“红学史”专著,一本是郭豫适的《红  相似文献   

15.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近代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军事学校,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权威性工具书《辞海》(1979年第1版)所载“保定军官学校”一词说:军校于1920年停办。笔者认为,这有悖史实,应该纠正。 保定军官学校于1912年10月正式开办,共招生九期,最后停办的确切时间是1923年8月。据《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七年官员任命册》可知,保定军校的第七任校长张鸿绪任职时间是1921年6月30日。第八任校长,也是最后一任校长孙树林任职时间是1922年10月26日。这表明,1920年以后保定军校并未终结。各种有关资料也说明,保定军校第八期毕业时间是1922年7月,第九期1923年8月毕业。这时,资金、教学设备都难于维持,学生来源中断,北洋政府也无心管理军校事宜,直系军阀曹馄把军校一部分校舍划出成立直隶讲武堂,培植私人势力故保定军校无法再继续下去,不得不宜告停办。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的起源问题,解放前史学界曾经展开过一场讨论,解放后,史学界普遍采取科举制起源于隋的说法。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一文认为,主张科举制产生于隋者尽管人数众多,所持理由却很有可商榷之处。作者指出:科举制的萌芽与产生不仅有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来,伪劣商品猖獗触目惊心,令人咋舌,它已给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1993年7月1日《中国商报》报道的甘肃省民勤县农民施用“杀草一号”农药,使全县11.37万亩瓜田绝  相似文献   

18.
清太宗皇太极死于何时?这本来不成问题。因为《清太宗实录》卷65,崇德八年癸未八月庚午记云:“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查该八月朔(初一)为壬戌,可知庚午即是初九。所以皇太极死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即公历1643年9月21日。若按我们通常的习惯,年用公历,月日用农历,那就是1643年八月初九。这是确凿无疑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是革命政权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改名的确切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大都认为应是1937年9月6日。但根据笔者近期新查到的资料分析,此说不妥,正确的说法应是1937年9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戈公振先生,究竟卒于何时,其说法不一。戈宝权同志发表在1979年第4期《新闻战线》的《邹韬奋和戈公振》一文中说:“家叔(即戈公振)立即由莫斯科启程,经海参崴乘船回国,在十月十五日(一九三五年)到达上海,旋即因病于十月二十四日逝世”。许涤新同志在其新作《百年心声》(1979年3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第256页上写道:“同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名记者戈公振病卒;临死时断断续续发出‘我是中国人’的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