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府管制与公共利益维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制是政府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管理方式.它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全面发展.在政府管制中,各阶层、群体、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影响政府管制目标的实现.为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应鼓励利益集团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公共政策;建立科学的政府治理机制;保持政府管制中的公开和透明;加强政府管制中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合理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开展公共管理,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在正确认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探索实现公共利益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征地制度的系统性改革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度推进.在现有的征地制度、政府财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安排下,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生财的行为不仅使得失地农民基本财产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来看,要允许失地农民分享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果,而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让失地农民能够分享部分土地增值收益.但是,既有的征地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显然,征地制度改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性制度改革.而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公共利益和公正补偿为征地权行使的原则.定义公共利益边界、限定征地范围,逐步实现以市场价值为依据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一个公共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恒 《人文杂志》2005,(3):138-143
公共物品作为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公共政策与制度分析框架,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安排问题。本文认为,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同,因而公共物品可采用政府、市场和志愿事业机制联合供给。只有建立复合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才能够实现其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的分配形式,作为公共政策中的教育政策必然应保持其公共利益取向.由于政策内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和作为教育政策主体的政府的自利性,容易导致教育政策中公共利益的异化.为此必须完善涉及教育公共利益的法律条款,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公平的教育利益补偿救济机制,建立严格的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共利益的维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上定位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抽象的国家维度与现实的社会维度的统一。但是 ,随着公共利益的国家化进程 ,政府自身利益的追求使公共权力异化严重 ,政府职能的过度膨胀 ,侵占了公共利益的社会生成空间。公共利益单向度发展的趋势使公共利益远离现实维度。公共利益的维度转向就是从单向度转为双向度。这种维度转向不是自发完成的 ,依托于公共行政改革。公共行政改革方向的选择是由公共利益生成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市场化是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方向 ,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向是法制化与市场化的统一。公共行政改革方向体现公共利益的现实维度转向。  相似文献   

7.
孔凡河 《学术探索》2011,(6):110-114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而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重中之重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沿阵地。当前,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民本至上、服务为先”施政理念缺失;重经济管理,轻社会管理的职能偏好难改;财力与事权不对称,基层公共财政步履维艰;公众参与机制滞后;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张力不减以及法治行政失范,公共权力异化等困境。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学术》2007,(3)
公共利益是政府行使土地征用权的根本依据,而我国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缺乏对公共利益的明确规定,造成了征用土地与公共利益目标的相悖。如何界定公共利益,通过程序正义来达到公共利益的被认可,从而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PX事件的频发反映我国现今环境保护领域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激烈冲突。如何规范政府行为,明晰政府环境责任,做到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统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分析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从公众参与角度改革完善我国政府环境责任,是控制规范我国政府行为,加强环境保护,促使政府主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0.
陈拓 《兰州学刊》2014,(11):175-180
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不仅是为取得实现"公共利益"所需土地,其具有更为复杂的目标,也因此造成诸多问题,使得制度设计的初衷无法有效实现。因此,必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土地征收制度的目标,厘清参与者的利益取向和行动选择。从而推进做实集体土地所有制,打破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明确土地征收的范围和裁决机制,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的基础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和公职人员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公民的利益表达与实现,而不是试图控制或驾驭社会,最终实现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共治.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前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中,以民众路线为指引,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与施政理念,建立广大民众广泛参与和合作对话的共同治理机制,进而在一切为了民众和依靠民众中,构建一个公民与政府之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不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责任政府的回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应性是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属性。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模式,表现为对公民与社会的需求能迅速且有效地回应,具有良好的公共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与服务性是密切联系的,回应性是政府责任的传导机制,政府通过有效的回应,履行责任,实现公共服务的终极目标。政府如果没有有效的回应性与敏捷的回应机制,政府的责任性无法真正转化为有效的公共服务,也就无法真正实现责任政府的服务性。我国政府回应性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与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有关,也与政府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民众对民主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要求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府回应的呼声不断高涨,因而逐步转变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进而不断提升政府回应性成为当前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政治文明与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阐明政治文明的内在涵义;说明了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手段,政府公共关系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沟通信息,参谋协调,树立形象;提出要实现政府文明和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公关工作的建议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公共治理的视野中,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公共治理的和谐。其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借鉴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先进经验,建设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服务型政府是亲民政府、阳光政府、创新政府、法治政府和电子政府的统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遵循从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机制、行政规则、行政技术手段上进行变革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保证公共品供应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在这一视角下重塑我国政府行为,建立政府行为重塑的保障机制,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需要建立健全能够推动协商民主有效嵌入各个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舆情表达与回应机制建设,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构建官民良性沟通互动机制,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有效保障,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一条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琳 《学术探索》2007,(2):29-34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进展。我国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提出了有益的见解。从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筹资与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供给主体、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政府责任等四个研究视角出发,梳理近几年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供给模式、消费阻力、需求表达、监督机制、如何正确处理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相关配套改革等方面尚且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在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市场则是提供私人文化消费。处理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文化产业市场导向机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良性推动作用.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角色、功能的合理定位问题,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公用事业企业、消费者三方的关系.具体途径是加强和完善立法、建立独立管制机构以实现政企分离、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和听证制度,实现政府管制程序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大部制改革再次成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之需要、顺应国内外行政改革的潮流,进行以大部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型政府本质特征是公共性、服务性和合作共治性。围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大部制要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提高政府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关键,并正确处理好“冗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