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济学视域下的官僚制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岚 《江淮论坛》2009,(1):59-62
从经济学的途径剖析官僚制可以进一步透视官僚组织的运行机理。官僚组织的创设、发展、控制、僵化、变革和消亡在经济学的视域下有着合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运行逻辑,官僚的动机、目标、行为、信息沟通也遵循着追求最大化收益的经济理l生。官僚制研究的经济学途径启示了对官僚制的认识需进一步改进行为假设和注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传统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前提的,在此人性假设之下很多管理者是以最大化员工的财富为激励的目标定位的.而有限理性人学说则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人并不追求财富最大化,即使追求财富最大化因受到有限理性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达到,所以组织不必要通过最大化员工的财富来达到激励的目的,组织应以最大化员工的主观福利--幸福为激励目标的新定位.最大化员工的幸福是组织激励的最高境界,也是组织激励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行为是追求经济效用的最大化;但在以生态约束为主要目标的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理性经济人角色应该转变为生态理性经济人角色。本文认为,企业循环经济运行的约束条件包括:从总体上要达到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要实现生态经济人理性与企业文化责任制度的密切结合;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上要实现生态技术创新、企业内部生态化管理与企业间生态协同的相互统一;在政策偏好上要坚持以国有制企业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谢云山  陈晓丹 《兰州学刊》2004,(2):83-84,51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前提,这一假设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大量经济现象却与之背道而驰,事实上,人在决策时,受到许多诸如心理、社会、文化、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决策结果与经典最优结果产生系统性偏离,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满意结果.本文从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角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假设过于理想化,转而应该用有限理性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理性模式是以追求"最佳"作为其基本特色的,它的决策模式的哲学思想本源于传统的"经济人"理论,认为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H·A·西蒙为首的一些行政学家和组织学家对这一理想色彩较浓的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认为事实上完全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理性决策模式所要求的人类的那种理性在现实中也同样不存在.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往往受到信息、时间、技术等外部因素及其自身的认知、人格、态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明确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关于产业规制中的政府和厂商决策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受理性经济人范式的影响极为深刻,它通常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将政府和厂商的行为属性理解或描述为理性决策.其实,无论是产业规制中的政府立法、司法和执行的实际运作,还是垄断性或竞争性厂商对规制政策的应对,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非理性决策的成分,并且其决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偏离效用最大化.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政府和厂商的决策行为及其属性的研究,而研究决策行为属性则需要有可行的分析路径.如果我们在评说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对政府和厂商的行为属性有创新式理解,将有助于规制理论框架的重塑.  相似文献   

7.
李一凡 《理论界》2004,(6):273-273
人才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而经济学的人类行为观把人看作为经济人,把人类行为看作是在稀缺环境下来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因此通过人才流动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企业找到所需的人才,实现效益最大化和人才价值的最大化,使得人才资源配置优化和利用效率提高,从而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才有所得,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但地方政府因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的双重目标,而产生计划与市场、区域间合作与竞争、可持续发展与短期收益等政府行为上的一些悖论。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有限理性、激励约束机制、囚徒困境等方面来分析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行为悖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重塑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伟 《兰州学刊》2005,(4):114-115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传媒主体在追求自身最大效用的驱动下,会产生"恶"的可能,但其理性会在权衡其成本与收益的边际效用后,看看是否能够将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传媒活动的目的与归宿,这在不同社会建制中的传媒有明显的体现.如何找寻最大程度上克服这种传媒道德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根据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利益驱动原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人假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作为亚当·斯密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活动的行为本质特征.马克思批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经济人"等经济范畴当成超历史的永恒规律,但他并不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现代经济学用"有限理性"修正"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分析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稀缺性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主要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两块基石。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莫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表露出“经济人”的含义,但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后它便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批判和修正。虽然各派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观点都试图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我们试图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初步的修正,并论证了一个建立在制度框架下的,具有适应性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所具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政治领域中的人性——经济人假设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龙 《文史哲》2003,32(4):99-103
经济人假设中对理性的理解拓宽了政治学的理性概念 ,为分析人的行为和制度分析提供了一致的基础。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均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批评 ,自利和理性并非人的永恒本性 ,也不应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为趋利避害 ,人的理性能力也是有限的。政治学家则认为与经济活动相比 ,政治活动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人的政治行为难以全部理性化。  相似文献   

13.
有限理性模式是基于一种假设,即时间、资源和智力能量是有限的。因为这些局限性,人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非常有限,通常在决策时,我们只能做到有限理性,难以达到完全理性的要求。作为非理性因素的情绪能够影响各方面的决策,通过背景情绪,与任务相关情绪和预期情绪三种途径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点,理性概念的演变本身反映了经济学自身的演变。对理性概念的把握,是判断一个学者经济学素养的基本标准。经济学中的理性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因此,对理性概念的分析可以从决策过程中的目标理性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理性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梁飞 《齐鲁学刊》2013,(3):81-85
经济理性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经济理性虽然使人类克服了愚昧,摆脱了贫穷,但其并不能无限制的膨胀和使用。经济理性在本体论和存在论上都存在着限度。生态理性是将大自然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的理性。经济理性超出了其合理性限度就会转化为非理性,带来负面效应。当代经济理性的不断扩张的非理性逻辑正大盛其行,因此必须扬弃经济理性,发展并实施生态理性,从而避免导致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经济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理性是一个具体运用理性化能力的过程,它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核心,它是一种有界理性。经济非理性与经济理性是一个相对立的范畴,它是集对经济理性研究范式修正、质疑与补充、辅助的概念性工具。从经济哲学层面分析,经济理性与经济非理性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在经济活动中,两者都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昆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最基本假定,"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但它必须受制于制度的约束。制度是规则的集合,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但一种制度框架只有经过制度认同,经过所有公民价值批判后,才能为人们所认肯和接受,公民才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社会才会有基本公正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根基在于主客二分对象性思维方式。这有其独到的深刻性。但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主客二分之对象性思维方式肇始于、奠基于及内蕴着人类理性,它是理性的产物,体现着理性的本质力量,同时又蕴藏着与理性叛逆的因素。技术使得人类理性得以生发,但是又反过来为理性所深刻的影响着,时时处处体现着人类理性之光。现代技术对物和人的统治的思想根源是主客二分之对象性思维方式走向绝对化和非理性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实现改革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平稳和发展即满意,需要政府的合理抉择;而政府的有限理性则决定了合理的政府抉择必须是一个基于解决问题,采取合适试错方式的改革过程。解决问题要求政府通过信息分析,准确诊断社会状况,提出事前能为社会接受的改革方案。合适试错式改革要求有限理性政府通过试错式改革平衡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动态要求,掌握改革主导权。就迄今为止的中国改革而言,由于政府在试错式改革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了发展、改革和稳定三位一体的执政理念,时刻注意自己的抉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从而能比较满意地实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居民由于损失规避心理较强,因而在决定是否进行货币替代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绝对水平反应不足,但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程度反应敏感。故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盯住单一美元过渡到盯住一篮子货币后,为了防范由货币替代的潜在加剧而造成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政策当局应该做到:短期内不应对人民币币值进行大幅度或频繁的调整,同时必须维持当前汇率政策的延续性;长期内必须完善国内市场化环境,不断缓解居民的损失规避心理,培育和提升居民对汇率制度改革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