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 ,“正义”这个论题还较少涉及。正义理论体现了一些道德原则 ,而这些原则对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能够为道德教育提供思想资源。把作为道德知识的正义道德原则传授给学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 ,道德教育诉诸正义具有可能性 ;同时 ,“正义”的“引入”对于道德教育具有完善和校正的作用 ,因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始终是摆在首位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见《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纵观孔子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语行事,反映出了孔子在这三个方面的思想方法。一、关于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对于道德理想的坚信和对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培养人的道德信念,是孔子道德教育的基石。在道德信念的培养方面,孔子的思想方法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志于仁”。“仁”是孔…  相似文献   

3.
面对今天学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景况,人们在追问今天的学校德育“失”在哪里,“误”在何处的同时,不禁还要质疑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道德能不能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交给学生,塑造出其良好的道德认知与实践体系?本文从“人”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道德”的特质——知识体系性和躬身践行性以及心理学的角度三方面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道德和道德教育遭受的劫难已经过去了。可是,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学著作中至今还隐姓埋名,在教育实践中又往往有名无实,其原因之一是道德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至今没有结束。现在当德育同时使用的概念有:“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迷失,突出表现为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道德践行能力弱,道德相对主义抬头等等.大学生的道德迷失固然与转型期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分不开,但深究其原因是由于多元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困境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加广阔和深刻的视角,即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当前的道德教育.费孝通用一个简明扼要的“文化自觉”命题,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给出了答案.同时,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也为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墨子理想人格的建构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本文认为,墨子理想人格就其道德意识而言包括“兼相爱、交相利”的通德准则意识;“兴利除害”、“匡时救弊”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治世之乱”、崇尚统一的道德目标意识。墨子不仅注重建构其理想人格的道德意识,而且更加重视其道德行为的践行。墨子理想人格建构与实施的思想是我们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进行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王景 《学术探索》2023,(12):129-137
马克思主义持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条件的支持,即只有在社会之中个体才能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道德实践从产生之时起便是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下而被哲学家们关注和讨论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是一致相通的。在道德实践领域,哲学家把对人的生命自由本性的肯定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彰显看作是人类给自己规定的道德规律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道德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以“道德实践”为对象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也成为了道德教育实践所应坚持的价值主张,而且,从今天道德教育实践的实际来看,“以人为本”理念也必然会成为改进道德教育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仁者寿”是儒家“道德养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儒家“道德养生”思想丰富了民众养生方法,为当今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启了中国本土意义治疗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的道德教育问题,有学者提出“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本体”,称之为道德教育的生活本体论。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并不恰当,本文提出的观点是: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可称之为道德教育的道德实践本体论。一、道德实践对于道德教育的本体论意义道德实践是指能够促进人的道德成长的实践活动。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校园、家庭、社会都是道德实践的场所。由于道德教育是人类世界的要素,所以“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这一命题自然内含着道德实践对于道德教育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统…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以个体修身为出发点,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观性、自觉性和能动性.“为仁”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修己”,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仁”、“修己”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修道的和谐局面.因此,孔子“为仁由己”思想的实质是社会的责任和道德的追求,这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当下的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等都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社会本位”教育试图改进当前学校教育中弥漫的个人主义、竞争至上、能力至上氛围,试图在学校建构一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以合作代替竞争.“新社会本位”突显了自由的意义:在知识教育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思想的自由、求知的自由;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没有规则就没有理性,没有对话就没有规则,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法则的敬畏,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是解读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维度.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评价标准.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道德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评价标准.将道德教育同时置于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之下,可以让道德教育获得教育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双重支撑,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体两现”是熊十力的思想核心。“一体”即道德本体,“两现”即“道德存有之呈现”和“道德践行之呈现”。在“一体”方面,熊十力凸显了本体的重要,坚守了心学的立场,但未能处理好“变”与“常”以及“本心本体”与“乾元本体”的关系。在“两现”方面,熊十力强调,本体发用创生道德存有,完成道德践行,其思维方式都是呈现。熊十力这一思想在儒家原有的道德践行主线的基础上,辟出了一条道德存有的辅线,撑开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的总体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看来,封建家庭是封建国家的缩影,君与g的关系,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因此,在家“尽孝”与在国“尽忠”是一致的,而且只有在家“尽孝”,才能在国“尽忠”。正所造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在封建道德教育中,特别强调家庭道德教育。历代统治者及官僚士大夫,写下了一系列这方面的书。《颜氏家训》则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部。本文拟对《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学术论坛》2007,30(6):198-201
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因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不仅仅要让学生知晓和践行道德规范,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和处理复杂的、前所未见的道德困惑问题。而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除要解决他们对道德的根本性准则的理解和认同外,还须解决他们对道德事件中角色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靖 《云梦学刊》2009,30(3):133-134
道德教育理论是涂尔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道德的三要素、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内容.根据涂尔干道德思想提出的背景,对涂尔干道德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时我国道德教育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修身为本”伦理思想在现代德育中的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儒家“修身为本”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宗旨就是要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它围绕“人是主体”这个中心,论证了“修身”的思想基础、价值目标、途径和方法,揭示了道德主体的“自我”、“自觉”、“自德”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特的理论风格和体系。其基本精神对今天学校道德德育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艮的思想学说丰富而又独特,对于“全美”、“中”、“乐学”、“位育”、“大人”等范畴多有独到见解和新颖阐发,其所论大多与美学有关,从而构成其平民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内涵。王艮的“全美”说建基于“格物论”和“尊身论”之上,既肯定了对于道义的遵从,又体现了对于生命存在的尊重,是一种贴近百姓日用、关怀人的基本权益的民间情怀。王艮选择退隐不仕、修身讲学以见于世的道路,顺应自然规律,造福天地万物,营造了一种中正和平、圆融和谐的氛围,因此他追求的“中和位育”理想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又是一种审美理想。王艮关于进退出处、变通趋时的思想确立了一种人格理想,他认为,立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而立身在于修身,只有做到修身立本,才能最终成为“大人”,彰显令人仰慕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9.
杨翔宇 《北方论丛》2006,1(5):96-100
朱次琦作为晚清南海鸿儒,提出“四行五学”说以正修身读书之道并以此为治学思想传诸后世。其修身“四行”以发挥程朱理学的道德论而见长,而读书“五学”则是通过挖掘儒学思想中的“经世”因素,来纠正当时学术之弊病,其中体现着重“贱履”和“致用”的思想。在晚清国势日蹙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一思想对康有为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确切地说,孔子的一生所从事的是伦理政治教育,他的伦理、政治、道德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生的教育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建立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