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而非"礼仪之邦"。礼仪与礼义之间是起点与终点、外在与内在、行动与思想、表现与实质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当前应该从"礼仪"与"礼义"内外两个方面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国人道德文明素质。社会教化中应该注意个体、社会、国家精神的不同。"礼义"仍应为当代社会教化之重点,这是因为其有现代性与民族性。礼的精神实质在于:和而不同、等差有序的文明秩序;恭敬、辞让的尊人利他精神。弘扬礼的当代意义,必须在价值观与道德观上坚持等差伦理与平等伦理的统一。弘扬礼让精神,抑制过分竞争。  相似文献   

2.
试论礼教中女性的地位问题刘弋涛,赵树贵素称“礼义之邦”的中国,自先秦以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礼义体系。这一体系是由儒家奠基的、以牺牲女性为起点的,服务于君主专制的封建思想的主心骨。在它里面,饱含着妇女们悲惨的辛酸血泪。翻开这本血泪史,你就会懂得中...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20,(5)
在先秦儒家中,荀子第一次明确地为政治国家的存在提出了逻辑清晰的辩护,而将"礼义"赋予"国家理由"的形式,使其获得"权力"与"道德"的双重身份,则构成了我们理解荀子伦理学之理论特色的不二途径。在荀子,国家是以"圣王"和"礼义"来表现的,礼义所具有的止争去乱的功能以及规范行为的性质,其实质是以"国家理由"的形式出现的;国家之所以必须并且必然,乃是因为其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性恶的天性之中,而荀子所说的人性的"恶",并不是在特定的伦理或道德意义上的恶,而应当被理解为政治意义上的"偏险悖乱"。如果说以"圣王"和"礼义"为代表的政治国家,其创立之初意原在遏制人之性恶的话,荀子似乎对此一政治国家抱持了过分的道德期许,远未及严肃思考政治国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恶。  相似文献   

4.
"礼"是制度、仪式、规范、品质,是秩序与和谐,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秩序和人之为人的精神和风貌,又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社会风尚。"礼"在治国理政中具有枢纽价值;其内在动力是"乐"。礼的实行要遵循"道"的运行,而"礼"的本质,则是彰显"道"的精神。"礼"是人禽之辨的标志;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创造性地转化儒家礼治的思想价值应该从以下若干方面入手: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儒学礼义(仪)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治国理政、淳化社会风尚提供历史智慧;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根据正义原则超越差等之爱,追求"一体之仁"来变革礼义(仪)文化;要给儒家的"礼"注入主体性,建构法权人格,使人有尊严地生活;儒学"以仁为人之安宅,以义为人之正路"价值和以"敬"和诚信的礼义内蕴可以用来消解西方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构建以"我们为中心"的道德和利益一致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概念,当前学界存在着对这三个概念辨析不清、甚至混淆误用的现象。狭义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广义上的国家形象理论中占据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形成过程、与认知对象和主体传播能力的高度相关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但在依托基础、保证机制和稳定程度上又很不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理论建构的突破点,在进行"执政形象"建设时,党的自身建设是基础和前提,并且需要把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融合在一起,以之带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曾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秀道德传统的民族。厚德载物,以德治人,显示了中国人历来对道德的重视。可是近几年来,道德在人们心中正悄悄地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与价值,道德评价也越来越陷入软弱无力、被人淡漠的境地,公民的道德意识浅薄,轻...  相似文献   

7.
传统义利论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在中国社会史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集中表现为,使中国塑造成举世闻名的礼义之邦;哺育了一代代持义不挠的民族精英;凝聚为重德尚义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8.
孙宝国  沈悦 《东岳论丛》2019,40(8):136-149
中国形象自古以来就以极为复杂且多变的话语示人,中国形象的生成与建构并不一帆风顺。国家形象表现出多面呈现的趋势。在中西方诸多领域,不同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各有侧重。"中国威胁"的"污名"从日本肇始,直至西方国家通过其媒介优势实现了"污名"权力话语的跨文化传播,而中国梦话语是规避其负面表征、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法宝。"中国威胁"的"污名"话语生产是基于历史观、政经界、新闻传播媒介、现代性想象的共同建构。在"中国威胁"话语遭遇中国梦后,呈现话语的挪用与重组、转型再建构的过程。以批判性视野审视"西方话语"、兼顾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三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的多维传播是实现"去污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吴中胜 《江海学刊》2014,(2):184-188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义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早期的观念中,礼分三个层面,相应地,中国早期的文学伦理学思想也有三个层面。最大的礼是"天地之别",天尊地卑,理所当然,文学要遵从天地之序;把天地之序推衍到人间,就成了"人伦之序",文学要厚人伦美教化;进入人与自身的层面,要求调节个人情感,文学则要求节制情感抒发。《文心雕龙》秉承中国礼义文化的基本精神,以礼立体,以礼论文,是中国文学伦理学的早期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人格,作为作家在其艺术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总体精神风貌,对于作家来说,如同生命一样宝贵。中国是一个伦理大国,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对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及其品位,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我们较为宏观地透视一下中国古代作家各类艺术人格的建构过程,便会发现它有着如下的一个运动序列: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江河"作为普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不断地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滚滚东去的"江河"意象体现着雄浑劲健的壮美与逝者如斯的哀愁,惊涛骇浪与清澈澄明的"江河"意象分别喻指动荡浑浊的世道与宁静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李跃红 《河北学刊》2005,25(5):159-163
在国势衰微和西方悲剧及其理论传入的情境当中,中国戏剧界和一些重要思想家对悲剧问题至为关注,形成绵延至今的现代"悲剧情结".尽管由于"现实批判"和"学理研究"的不同取向及其代表人物个体背景的差异,使"悲剧情结"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在形式上或总体上却有着共同诉求,即推崇悲剧精神,强调直面人生,展示存在本体和超越现象层面.这些诉求不仅关乎悲剧创作,而且关乎所有艺术生产以及个体心灵净化和民族精神提升."悲剧情结"所蕴涵的诉求不仅对当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发聋振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图像文化史作为新兴的研究方法进入中国,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文化生产与传播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同时,西方图像学研究为各类文学、美术、电影等作品的解读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支持,研究者把图像学理论与文本分析有机结合,展开了艺术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实践。"十七年"时期的图像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美学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有进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的必要。通过对现有的"十七年"时期图像文化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可以展现中国图像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西方图像学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相似文献   

14.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5.
张恒学 《云梦学刊》2004,25(2):65-68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一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6.
“软力量”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本文对其进行语义、语用与语境的分析,并按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话语转换.软力量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与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实际,辩证吸收约瑟夫·奈的合理思想,并在价值观与操作等层面认真研究、精心布置和细心安排.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魏后凯 《江海学刊》2012,(2):78-85,238
以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地域单元,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区域发展综合协调水平经历了先持续下降(1985~2003年)、后逐年提高(2004~2009年)的"U"型演变。不过,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未来区域协调化发展任重道远。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调整优化国家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体系力量的分配、对比以及大国关系的战略态势是一个国家判断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的首要依据,而判定一项外交政策的正确与否只有一个标准,即其所追求的国家利益是否限定在国家力量所及的范围内,是否维护了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长期利益。从二战后的总体形势来看,中国奉行的"一边倒"政策并不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基本确立了以"省管县"取代"市管县"的改革方向,并已付诸实践,但这一个过程所涉众多,进展缓慢。本文基于政策终结的视角,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态,选取关键性影响变量,以修正的多源流框架分析、考察这一政策现象,对其中呈现的政策图景做出描述,从而预见并指出,"省管县"替代"市管县"的过程是在一个集小胜为大胜的期待和实现中,逐步完成的,但这一过程不会过于平顺,其间有曲折、反复甚至是退缩。  相似文献   

20.
“北乡”是由解放前在东北的韩国人知识分子提出的乌托邦幻想,其基础是努力在东北寻求生路的生存意志。“北乡”意识产生于以日本的殖民统治为中心的中国、日本、韩国等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之中,于是韩国人的生存意志在日本的殖民语境中变形为一种乌托邦异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