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家具装饰的角度着手,比较明式家具与帝政式家具在装饰与结构的关系、装饰与肌理的关系、装饰与功能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同时,又在装饰与选材、装饰与雕刻、装饰与镶嵌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探寻明式家具与帝政式家具在装饰风格上异同,希望对于时下研究明式家具及美式家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学科借鉴法,对明式椅类家具的符号形式进行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式椅类家具各种符号形式所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礼教思想和中医思想,揭示出明式椅类家具无处不在的儒道、礼教和中医学的人文思想内涵,研究成果有助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哲学观念在国际舞台上的传递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苏作也称苏式,形成较早,在明式家具中,苏式家具占很大比重。苏式家具是明代家具艺术的代表。苏作红木家具这一文化现象,与明清社会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和各种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具也是一种艺术,如何在传承红木文化的同时突显其品牌的战略管理成了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复古潮流的兴起,以古典的家居风格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和个性逐渐成为时尚,用古典装饰物品装修家居变得新潮。常见的装饰物品有以下几类: 一、古典家具 中国的古典家具,尤其明清以来的家具以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在世界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明式家  相似文献   

5.
李绍雄 《云梦学刊》2004,25(2):81-82
归有光的家庭散文风格独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具有浓郁的世俗人情美;二、具有"舍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含蓄美;三、具有清新质朴的语言朴素美.  相似文献   

6.
李绍雄 《云梦学刊》2004,25(2):81-82,118
归有光的家庭散文风格独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具有浓郁的世俗人情美;二、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含蓄美;三、具有清新质朴的语言朴素美。  相似文献   

7.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9,30(6):71-76
今天重读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发现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朴素的美”和“含蓄的美”。“朴素的美”是指其以朴实清新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既具传统美德、更具时代精神的山村女子金竹的典型形象。“含蓄的美”是指能从其故事、形象可以引申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8.
含蓄生成于深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和语言物质基础之上。言与意的矛盾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含蓄的生成使言与意在矛盾的运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含蓄给人以强烈而持久的美感,含蓄之美与人类的审美心理同态对应;含蓄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密切相关,文艺创作反映社会生活需要讲究含蓄;含蓄通过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来体现,语言的变异特性及语言符号向艺术符号转化的可能性,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含蓄美是电视纪录片追求的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更能打动观众、激发现众的想像并使观众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相似文献   

10.
英语暗喻的美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暗喻辞效有力非凡,与其内在机制中所隐含的美学因素有相当的关系:其新颖美,其简洁美,其生动美,其曲折美,其含蓄美。  相似文献   

11.
毛先舒是清初西泠十子的领袖,清初著名词学家。毛先舒对明代以来词体不尊的现象十分不满,提出尊体的主张。诗词之辨是词学史上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明代词坛上的热门话题,毛先舒对此也颇感兴趣,从多方面论述了诗词之别,以彰显词体的特性。在词体风格上毛先舒反对明人对豪放一体持简单否定态度,也反对明人的尚俗;在词体艺术上,毛氏尤有心得,提出了"离合"说。  相似文献   

12.
自明天启至清康熙前期的半个多世纪里,数量众多的词人跨越明清两代,在同一风会所趋下相继而起,前后呼应,传承有序。他们一方面怀抱末世之心和故国之思,创作了一系列既不同于以往明词、又有异于康熙后期词风的感事性空前凸显、力度美空前张扬的变徵之音;另一方面在词学主张和创作风格上,改变了造成明词衰落的唯《花间》、《草堂》是从的单一化取向,开创了多元化格局,谱写了词的中兴历史。从文学史意义观之,这段历史既不属于明代也不属于清代,它标示了中国词史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具体佐证了文学发展与朝代更替并不同步的事实,也告示了中国文学史以朝代史为框架的叙写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杜贵晨 《河北学刊》2012,32(3):88-92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的传统自唐代发生,至元明间《三国演义》、《水浒传》逐渐被突出起来,但至明中叶《西游记》写"紧箍儿"始,才有了真正作用于人物性格命运的物象设计,至《金瓶梅》写"胡僧药"、《红楼梦》写"冷香丸"而渐次发扬光大。其后先相承,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是人学"方向上的进步,而其为物之来历与作用大都神异怪诞,表明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形象,虽在细节的写实上可能精妙绝伦,但其基本性格命运却多因作者的意图而成,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理念的产物,与西方所谓"现实主义"的风格相去甚远。我们切不可只是套用西方文论来解读中国古代小说,而应从文本出发,适当参照西方理论,独立自主地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点与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明代小说序跋继承了传统序跋文体的特点,又有不少新的突破,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如艺术表达的多元化、语言风貌的千姿百态、主客问答的独特结构等等,很大程度上突破序跋文体实用功能的局限。从而成就了其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构成明代散文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陈昌云 《学术界》2012,(5):152-161,288
朱元璋在明初文坛的地位不高,但凭借帝王身份,他对明初乃至明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其文学思想明显带有回归先秦儒家文艺观倾向,文学观念宽泛博杂,崇尚实用功能,淡化文辞、体制要求。文风由此呈现质朴率真、粗豪雄放之美。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最具代表性,其崇儒尚实文学思想和朴野自然文风又体现开国帝王文学重质轻文、抒情豪迈、不拘格套的一般特征。作为出身寒微开国帝王的文学典范,朱元璋文学成就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6.
陈静宇 《学术界》2012,(2):157-167,287
明代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出现了很多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但这些作品无论所选取的题材、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差别。现实社会是小说根植的土壤,我们从社会文化哲学的角度考察不难发现,明代社会文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由保守、僵化走向新异、活跃。封建王朝的文化政策,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潮,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世俗风情等都直接作用于通俗小说,为作品输送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明清两代杂剧承继元杂剧余绪,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思想上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和特征,在艺术上也呈现出了一些变化。明代杂剧在山东一度消沉,但也不乏闪光点,思想内容上凸现出反封建意识,艺术上更趋完美。清代杂剧在山东又显繁盛,其流变更加多彩。在思想内容上,儒家道统思想鲜明,人文气息浓郁;在艺术上,呈现出抒情色彩鲜明,语言典雅,文体精悍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天下财赋仰给于江南,而江南财赋全资水利,因此水利之于明王朝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明代水利撰述呈现出突出发展的态势.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明代水利撰述具有数量多、注重实用、批判性强等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和明代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付琼 《兰州学刊》2009,(7):168-171
在明清所刊苏文选本的119种版本之中,明刊102种,清刊17种。明刊本高密度生成于嘉靖以后,清刊本则呈低密度平均分布状态。由此可以认为:苏文选本在明代的流行程度大大超过清代;苏文选本在清代的流行始终处于缓滞状态,从来没有出现过晚明那样的兴奋局面。以此而论,所谓明代苏轼研究“中熄”说就显得不尽稳妥。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河北学刊》2012,32(1):85-89
明代末年文人社团为何在"江南"兴盛?学术界归因于江南繁荣昌盛的商品经济。这是经济繁荣促进文学兴盛的普遍规律,我们无意对此进行质疑,但对此也要作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明代万历前期经过张居正的十年改革,社会经济再度呈现辉煌局面,但也未能阻止住明末社会全面衰退的历史命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江南经济是否仍然保持其繁盛的强劲态势?如果江南社会经济在明末社会全面衰退的大背景下也开始衰退,那么,"文社经济繁荣说"就有可能是一个假命题。对此,我们不得不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