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现象其实是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一种表现,本文以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的分析,探讨追究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是指公务员未履行自己的职责或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行政不作为、行政违法、行政不当或有悖道德规范时,由特定主体追究其责任,令其承担某种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运行制度。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将有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提高公共行政的运行效率,加快责任政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一、腐败现象的概念及其根源 所谓腐败是指这样的一种行为,它是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以谋取私人利益,使公共权力异化的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作为或不作为.  相似文献   

4.
廉洁风险防控的基本内涵 所谓廉洁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是指领导干部和有业务处置权的人员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的可能性.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单位(部门)和个人都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岗位都存在廉洁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只要有职能,就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是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行政权作为重要的公共权力之一,必然也要依法行使,这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行政法就是规定国家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活动与行政程序的准则,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公共参与制度,对高校管理公共参与之先驱--法国大学公共参与制度做了一些研究,寄希望于通过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对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从而尽量防范行政权力运行失范,以免造成弱化学术权力,损害学生权益,忽视社会公众利益与期望等不为我们所乐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继而论证了行政机关的主动拒绝,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与行政不作为的关系,从而得出行政机关的主动拒绝不是行政不作为,而是否定性的行政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公开道歉"不是根治症结的良药,形成有组织的公共舆论压力和社会道德强制力,监督官员承担政治和道义责任,迫使其克服行政不作为现象才是猛药.  相似文献   

9.
吴涛 《管理科学文摘》2011,(26):131-133
本文就如何利用网络舆论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应从健全网络舆论监督法制和公共领域伦理体系、加强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保持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增加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性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是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行政权作为重要的公共权力之一,必然也要依法行使,这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行政法就是规定国家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活动与行政程序的准则,是用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门部门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陶焘 《领导科学》2023,(3):101-104
算法已嵌入社会各领域,算法与社会的互构过程使其演变为算法权力。算法的初衷在于解决问题,算法权力涉及民众信息、政府行政与新型公共空间多个领域,因此算法权力具有应然层面的公共性价值。但在实然层面,算法权力出现了执行偏差困境,在市场、政府与社会层面上都存在着算法失灵的问题,表现为企业自我利益凌驾、政府权力滥用与公共空间风险。基于算法权力趋于广泛的运用情境,政府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规制,重塑算法权力公共性。在完善算法权力规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保持算法权力的行政工具性,依法强化算法权力市场监管,构建协同算法权力规制网络,真正发挥算法增进公共福祉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宏 《领导之友》2011,(3):21-23
自从人类有了公共权力,如何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引导官员的行政行为,就成为一个永恒的命题。受政治体制、历史条件、价值理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古代行政机构无法真正生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责任意识,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也并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也一再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食品安全事件仍然频频发生。本文从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并在行政不作为理论和检察监督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进行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4.
不是所有的拒绝郝构成行政不作为,重要是看作出拒绝行为的主体是否有为的义务和为的可能。如果拒绝的主体有义务为,也有可能为而拒绝为,此时,拒绝就是不作为,反之,就不构成行政不作为。简言之,拒绝成为不作为的前提是行政主体当为且可能为而不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不作为违法侵权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国立法上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难以找到应有的救济措施,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也说法不一.这样极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尽可能全面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周洁 《管理科学文摘》2008,(16):121-125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不作为违法侵权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国立法上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难以找到应有的救济措施,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也说法不一。这样极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尽可能全面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是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行政权作为重要的公共权力之一,必然也要依法行使,这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行政法就是规定国家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活动与行政程序的准则,是用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门部门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程,要求学员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经济行政管理机关,为维护公共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对与公共经济利益有关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管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对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不一致性和人的理性自利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失范的风险。制度规权作为整个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主要途径,从权力和利益两个方面对公共权力进行着有力的制约。然而,由于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和高交易成本问题,制度规权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外在性局限。通过政府职业伦理建设培养起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和个体伦理自主性是规范公共权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国目前行政不作为防范和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障碍进行简单分析,并阐述一些设想,以更好地消除行政不作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